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南财学子三下乡: 深耕一粒果,富民促振兴

来源: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 作者:“源于心,下乡情

为探究PPP项目在现代农业产业中所发挥的作用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源于心,下乡情”暑期社会实践小队于7月28日下午来到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上塘镇垫湖村碧根果育苗基地进行实地调研。

在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碧根果种植面积超10万亩,碧根果年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2.5%。该县被列为中国碧根果大会永久会址,被中国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会等6 家单位联合授予金农奖“中国碧根果之乡”荣誉称号。泗洪县之所以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国碧根果之乡”,还要归功于PPP模式。

借助PPP模式,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乡村振兴,推动农村地区的发展和改善。通过PPP项目带动,泗洪县万亩以上碧根果基地达到4个。

为了解更多详细信息,小队成员采访了垫湖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周磊。

据悉,为完善产业链,解决苗木供应问题,周磊于2014年筹集资金,承包20亩土地实验培育碧根果苗。结合江苏省农科院指导和全国各地的考察学习,摸索出一套适合当地气候、土壤的育苗模式。在大规模种植的过程中,周磊和村民们群策群力,克服了部分土地水分不足、树洞土块偏大等棘手问题。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垫湖村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碧根果育苗基地,种植面积1050亩,成片林5000余亩,带动200余低收入户增收,每户年增收1.8万元以上。

周磊介绍说:“垫湖村之前主要通过稻麦轮种取得收益,但是存在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的问题。泗洪县倡导农业结构调整之后,村民们纷纷转向种植碧根果,不仅产量更高,而且利润可观。我们碧根果产业坚持使用人工种植,在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时,也有助于解决村民就业问题。除此之外,碧根果主要通过本地销售,也有利于拉动地方经济增长。”

然而泗洪县的振兴并不是唾手可得,现代化技术的应用使当地碧根果产业发展突飞猛进。无人化农机作业技术在垫湖村农事作业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助推了碧根果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同时,团队成员了解到,当地碧根果产业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一是土地种植面积受限的问题,国家18亿亩耕地红线的政策,碧根果种植面积的扩大受阻。二是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的问题,目前产业信息化管理缺位,碧根果种植的全程机械化尚未实现。”

未来,PPP模式下的碧根果产业仍大有可为。周磊书记表示:“目前垫湖村育苗基地正在试验碧根果全加工的路径,加强与其他地区相关产业的对接合作,通过提升碧根果的质量和口感,实现碧根果产业做大做强的目标。”

经过本次调研,团队成员表示,深刻了解到碧根果产业对于泗洪县经济振兴的重要意义。垫湖村在周磊书记的带领下,创新发展思路,勇于实践探索,老百姓的钱袋子日益鼓了起来。

泗洪县的成功,不仅是PPP模式的运用在乡村振兴中“大显神通”的结果,也是党和人民守望相助,因地制宜发展碧根果产业走出的康庄大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376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萤萤之火,照亮心灵,点燃生活
大学生网报上海7月26日(通讯员陆书佳)自7月1日起,在这个充满温馨与爱心的暑假里,江苏省泰州市海陵区城东街道的各个社区积极联合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的“萤萤之火,灼灼凤华”团队开展了为期…
红色足迹探访——走进乡村振兴中的红色实践基地
导语: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有关乡村振兴战略的指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保险党支部组织成员踏足西安各红色实践基地,通过深入探访,广泛普及红色文化知识与推动景区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积极能量。…
参观历史遗迹,再寻红色经典
为追忆艰苦的抗战岁月,体会蕴含着历史沉淀下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红色文化内涵,深刻理解中共党员与人民群众在时间长河中共同创造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深…
湖北学子三下乡:调查乡村农业,助力乡村振兴
大学生网报武汉6月10号电(通讯员周启铭)农业是乡村衡量发展的重要指标,为了解疫情后乡村居民的农业回复水平,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志远社会调研队于6月3日前往孝感市云梦县长塘村对其中的居民开…
乡村振兴为民兴,农业PPP模式前景广阔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七月末,南京财经大学“源于心,下乡情”暑期社会实践小队前往江苏省泗洪县采访财政局杨学平局长,了解PPP模式…
乡村振兴为民兴,乡村建设为民建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为了更全面深刻地认识PPP模式的实施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和作用,我院学子“源于心,下乡情”暑期社会实践小队于7月30日来到了山东省潍坊市昌邑市青阜村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南财学子三下乡:反哺三农情,筑梦泗水行
为探究PPP项目在现代农业产业中所发挥的作用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南京财经大学财政与税务学院“源于心,下乡情”暑期社会实践小队于7月28日下午来到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上塘镇垫湖村碧根果育苗基地进行实地调研。…
艺绘青春实践团社会实践
笔下艺绘美丽,青春共创文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发挥共青团作为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
南京财经大学三下乡:“以科技蓝传递中国红,区块链赋能革命老区新发展”实践团实践活动调
学校:南京财经大学实践团队:国际经贸学院“以科技蓝传递中国红,区块链赋能革命老区新发展”——“链”上井冈实践团实践团成员:彭月(队长)、陈晓婷、李博渊、曹隽茹、宋天宇、陈昕、赖嘉彝摘要:目前,…
忆百年征程,品胜利华章
为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征程”实践队第三分队于8月8日赴甘肃会宁红军会师纪念馆、长征红军纪念馆,开展党史学习实践活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