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感悟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吕康威

调研主题: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调研日期:2023年7月15日—2023年7月30号

调研地点:南京市建邺区水西门大街418号

为了践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增添社会经验,我决定进行个人类的社会调研,带领大家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深入了解那个年代的人民所遭受的灾难与痛苦。

南京大屠杀背景:

南京大屠杀,是指1931至1945年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中华民国在南京保卫战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学术界认为开始于12月5日)沦陷后,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指挥下,侵华日军于南京及附近地区进行长达6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在南京大屠杀中,大量平民及战俘被日军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人数超过30万。南京大屠杀是侵华日军公然违反国际条约和人类基本道德准则,是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无数暴行中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一例。

南京大屠杀纪念博物馆背景深厚,融合了红色文化、自然风光和城市发展的多重特点。这里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对过去英勇斗争的缅怀之地,同时也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现代化城市。无论是深入了解历史,还是感受城市魅力,南京大屠杀纪念博物馆都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南京大屠杀纪念博物馆红色经典介绍:

南京大屠杀纪念博物馆是位于南京的一个具有红色经典意义的地方下面是对南京大屠杀的介绍。

南京大屠杀是抗日战争中发生最早、规模最大的一次日军屠杀无辜平民和被俘士兵事件,其残暴程度更甚于“嘉定十日”、“扬州屠城”,较之纳粹德军在奥斯威辛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也有过之而无不及。它充分暴露出日军法西斯暴戾和残忍,激起全世界人民的愤慨。

频繁地制造血腥的恐怖政策是日本侵华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代以来,日军在侵华过程中已经多次制造残杀无辜平民的事件,较大的即有甲午之战旅顺屠城暴行和干涉中国统一的“济南惨案”。他们自诩高贵,视华人如草芥,总是企图以屠杀、掳掠、焚烧、奸淫等血腥的手段,摧残人民的抵抗意志,达到灭亡中国的目的。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又故伎重演,在中国(包括对首都南京)进行了成百上千次惨绝人寰的杀戮,对中国人民犯下累累罪行。

南京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也是当时中国的首都,经过民初二十余年的开发,至抗战前夕已经成为近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沪战爆发后,南京受到波及,大批人口迁徙外地,同时也有大量华北和华东的难民涌来。对于这样一座城市和被丢弃的衣食无着的难民,按照国际公法应当提供救济和保护。但是,日本侵略军将其视为“逞威”的处所和屠杀的试验场。攻陷南京前夕,日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命令谷寿夫、牛岛、中岛、末松四个师团长说:“南京是中国的首都,占领南京是一个国际事件,所以必须作周详的研究,以便发扬日本的武威,而使中国畏服。”所谓“发扬日本的武威”,就是增加屠杀中国军民的力度,以展示侵略者的强大与淫威。故此,日军占领南京后施行“放假三日”,在南京四处烧杀抢掠,三天后仍继续放纵官兵各种暴行,使南京大屠杀持续了一个半月之久,残杀解除武装的俘虏和无辜平民三十余万人,其暴戾程度简直令人发指。

大屠杀是随着南京城的陷落开始的。1937年12月13日上午,日军谷寿夫第六师团由光华门、雨花门入城,立即将马路上的难民当作战斗目标,施以各种火器射击。接着,中岛、牛岛、末松等部队相继进入南北市区,血洗聚集在中华路、中山东路、中央路、中山北路等地难民,马路街巷之内顿时血肉狼藉,尸体纵横。日军见到中国男人便杀,见到中国女人便先奸后杀,见到房屋店铺便烧,见到金钱财物便抢,使六代豪华的文明古都顿时变成了人间地狱。据远东国际法庭判决书称:“当日军进入市内时,完全没有遭到抵抗”,“日本兵完全像一群被放纵的野蛮人似地来污辱这个城市”,日军以机枪、步枪和手枪猛烈射击南京街头成千上万的难民和从前方溃散下来的散兵、伤兵。成群的老年人、妇女、孩子和混杂在人群中的伤病兵,随着枪声纷纷倒下去,“大街小巷都遍地横陈被害者的尸体”。在一个多月内,中国军民被集中杀害和活埋者约19万人,零星被杀后收埋的尸体就有15万具。

为了纪念受难的30万同胞,在南京建立了纪念博物馆。还原了侵华日军当年的残忍行为,展示着无数不忍直视的暴行,让前来参观的游客在瞠目结舌的同时,又不禁时刻提醒自己要牢记这段历史。馆内气氛庄严肃穆。

个人感悟:

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博物馆时,天还是阴的,云层压得很低很低,也为我们的爱国教育参观活动增添了一丝庄严的气氛。“要记住历史,不要记住仇恨!”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李秀英这句话体现了受害者的善良、高尚和宽容,也让人们感悟到我们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悼念遇难同胞,不是为了渲染仇恨,更不是为了报仇雪恨,而是要以史为鉴,更好地开创未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拉贝先生说“宽恕,但是不要忘记!”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要有忧患意识和自强精神。同时作为当代大学生和高校教师,我觉得我们更有责任自觉加强爱国情操和道德修养,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努力学习、努力工作,为我们伟大祖国更加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借用馆内墙壁上一段话作为结尾——“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46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在提升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共同守护美好家园。此次实践活动…… 邱飞扬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最新发布

卫生知识记心中,助力快乐假期
烟台大学“情系润泽”支教队在7月21日为山东省菏泽市江海小学的学生们展开了特色的医疗卫生主题教育。支教队员们为同学们介绍了几种夏季少年儿童常见的疾病:手足口病,皮疹,腹泻,空调病等。着重为同学们介…
近十年黄山市在党的领导下的进步与发展
黄山市人们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十年的奋斗和努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以下是关于这段历程的文章:第一章:引言十年来,在中共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黄山市人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指引,团结奋斗,开创…
烟台大学“情系润泽”支教队逐梦江海
为响应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的号召,从7月8日起,烟台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情系润泽“支教队伍来到菏泽市江海小学进行为期三周的特色支教活动,用编程的魅力唤醒学生们求知的灵魂,用真心为孩子们…
山东省威海市近年生态环境状况调查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立市、环境优先、绿色发展,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按照“工作落实攻坚年”部署…
点点萤火,汇为赤旗
大学生网报昆山8月30日电(通讯员张易宁)夏日烈日炎炎,暑假如约而至。为了顺应国家“双减”政策,缓解家长焦虑问题,给予孩子们一个查漏补缺、兴趣多样发展的场所。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建立“…
“鱼你有约”浙工院学子深入长潭进行社会实践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乡村振兴,城乡相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应约而来,都是为同一个目标而奋斗,同学们用自己专业知识、特长来设计独有特色的建筑风格。2023年6月8日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乡见未来…
汗水浇灌希望之花——情系润泽支教队
为贯彻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中小学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重点任务工作方案》,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头脑,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烟台大学情系润泽暑期支教队队员们与山东省菏泽…
以支教微芒,照亮光明喜乐的星
团队简介美育云教室是由集美大学四位2019级学生创办的大学生团队,该团队怀揣着一颗热忱的心,致力于为乡村小学带来改变,以缓解我国乡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这一问题,并与童年一课助学发展中心建立了合作关系…
党史教育,红色铭心
为了激励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不断加强党的建设,孩子们需要更加深刻地了解党的付出与任务。“抗日战争小朋友们都知道,但是并不知晓具体的内容和在这段时期奋力拼搏、热血奋战的英雄们,在这节…
烟台大学情系润泽暑期支教队进行爱国主题教育
为庆祝即将到来的第96个8.1建军节,在7月20日,烟台大学情系润泽暑期支教队带领山东省菏泽市江海小学的学生们进行了以热爱中华为主题的历史爱国教育课程。小学生涯是一个孩子义务学习的初始阶段,是个人塑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