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一支来自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的“传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远赴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廊桥镇——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涌溪火青”的原产地,了解并学习涌溪火青的制作流程,宣传这项流传千古的制作工艺。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孕育着一个国家的繁荣,民族的红色血脉也在其中流动。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历史的见证者。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国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也对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积极影响。习近平总书记近年来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曾发表重要讲话“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正因如此,这支三下乡团队计划以实践感悟党的二十大为宗旨,紧扣“传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主题,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主线,扎根于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这片知名的非遗文化之乡结合乡村振兴,文化体验等方向进行实地调研、访谈、学习、宣传及科技赋能等一系列活动,切实体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丽,并且为非遗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
今年的夏季热浪滚滚,高温持续,却也无法阻拦“传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的工大学子的脚步,工大学子们饱含对非物质文化的热爱,怀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深的崇敬之情,从合肥校区出发,经过数小时的高铁车程以及公路车程,抵达了涌溪火青实践基地。
同学们参观了纪念馆中的一件件用于烘焙、酿造、晒干的用具,一个个工具不仅仅是简单的工具,更承载了一代代非遗手艺人的匠心精神。
“不知泾邑山之崖,春风茁此香灵芽”,透过工具与传承人对话,感受心与心的跨越。团队成员凝望着最初的凝望,感到另一颗心跨越时空,望见生命的力量之和。五百年,仿佛刹那间,茶叶成了国,工具成了诗,呼唤成了歌。
在涌溪火青加工厂最醒目的位置上,摆放了陈述涌溪火青发展历史的记忆牌匾,火青制造技术精华在于柴火干。古有诗云:“摘来岭上白云赊,夜风前处士家,三月报残春末头,东园谗说锻梅花”。而涌溪火青的采摘,每年清明后3-5天开采,季节性较强。每隔1-2天采一批,共采10天左右。采摘标准鲜叶要求“两叶一心,身长八分,枝枝齐整,朵朵匀净”。一芽二叶,总长为3厘米左右,匀净整齐。鲜叶经拣剔、杀青、揉捻、炒干、做形、筛选等工序制成,全过程需要24小时。
涌溪火青久负盛名。清代“扬州八怪”之一汪士慎,品尝了涌溪火青后,顿觉六腑芬芳,诗兴大发,挥毫抒情曰:“宣州诸茶此绝伦,芳馨那逊龙山春”、“长空霭霭西林晚,疏雨湿烟客忘返。”调研团成员来到涌溪火青非遗传承人后代进行深入访谈,传承人表示自己是目前最年轻的涌溪火青传承人,他表示现在手工艺很辛苦很难做。且表示涌溪火青采摘季节性很强,种植地区在山上,路途遥远交通不方便,只能请采茶员步行上山采摘,而采摘过后晚上做茶叶时的持续工作时间较长,机器信息运转一直需要人工看守,工资待遇却并没有跟上采茶员所付出的劳动。种种因素导致做茶叶的人越来越少了,传承人在访谈的最后表达了自己对于涌溪火青文化断代的担忧。
随后,实践团队的同学们前往涌溪火青的主要产地黄田乡,在黄田乡采访当地村民。了解到目前涌溪火青在黄田乡一般是村中的长辈在种植和采摘,年轻人并不愿意留在村中。这导致了涌溪火青在黄田乡多是以多是自产自销的销售方式,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宣传和产业化。
至此,暑期实践告一段落,它让盛夏中平凡的一天充实而动人心弦。涌溪火青用五百年光阴,酿成一壶春色,让团队成员得以在户外的课堂中体会涌溪火青流动中的魅力,在亲身实践调研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到相关的茶叶知识与历史渊源,也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感悟,百闻不如一见,这涌溪火青的一见,也让团队成员见识到了涌溪火青两叶一心、朵朵匀净的翠绿,成全了干茶落杯的沁人心脾,给予炎炎夏日一抹难以忘怀的清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72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