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绵竹年画:回归大众生活的非遗艺术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 作者:周元景砚

为了全面学习了解非遗文化,让更多非遗走进大众视野。7月6日,启为创新团队前往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县年画博物馆,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绵竹年画展开调研。

绵竹年画的历史渊源

“真是洋洋大观,仿佛回到四川。门神皮影真好看,回忆幼时过年。无怪产生扬马,后来又有子瞻。工人手艺不平凡,千载百花烂漫。”这是郭沫若先生在观赏完绵竹年画之后发表的感慨。绵竹年画与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苏州桃花坞的年画齐名,是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绵竹年画其实是中国画的一种,它是比较特殊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中国画的一类分支,同时又是民间大家能够用到的非遗的产品,所以说他从自古以来一直是在发展的,他是适应老百姓生活的一种东西,在清代鼎盛时期,我们把画的门神贴在门上或者是灶房,厨房,卧室等等。随着我们居住方式的改变,年画也就慢慢减少了很多。现在在使用方面、内容方面都已经产生了变化,新中国时期,年画大多是反映新面貌或者是宣传新思想。到了现代,就是廉政年画等与时政相关的创作。技术方面,以前是用木板印,再进行手工上色。以前使用矿物质颜料比较多,后来因为化工颜料的出现,为了控制颜料成本,现在的年画里除了会用到矿物质颜料,同时也会用到化工原料,包括现在的国画颜料,水粉颜料等等。以前的纸张,使用绵竹自己手工制作的纸张,纸张比较粗糙,但现在为了让颜色更加艳丽,保持得更久,生产出一种粉铅纸。在纸面上涂上一层薄薄的粉质的东西,它起到了让纸张的颜色更白净,让年画的色彩更艳丽的作用,固色比较久。因为以前年画放在外面,太阳晒得久了就会掉色。现在因为宣纸发展的很成熟了,而且各种品类的纸都有,这是纸张方面的变化,在做新年画的时候,尽量的保持它的传统工艺,然后从它的内容和形式上进行一些创新。

画中有戏的奥秘

在没有电影、电视的旧时代,戏剧年画是广大群众最为喜爱的绘画作品。年画艺人常说,“画中有戏,百看不腻”“世上有,戏里有;戏里有,画上有”。《迎春图》是清代著名年画画师黄瑞鹄精心创作的一幅现实主义绘画作品,可算是绵竹年画的代表作。该作品以绵竹县城为背景,生动地再现了不同年龄、性别、身份、不同穿着打扮的四百六十多个人物形象,表现了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舞蹈、戏曲、杂耍等四川清代的传统民俗活动。根据刻版不同,绵竹年画分为阳刻和阴刻。阳刻是基本刻法,画白多于黑,以白色为主调,印出线版后手绘上色,称为“红货”。阴刻版的线条凹陷入木,画面黑多于白,以烟墨或朱砂拓印,称为“黑货”。绘制年画首先是有一个板,由画师先起稿再由雕版师雕版,勾勒出线条后手工彩绘完成。绵竹年画的特色是以手绘为主。板只起到线条的作用,其他色彩是由画师手绘完成。以前年画是一个产品,家家户户都会用,它的产量是非常大的,所以画师下面就会有很多画工去进行流水线作业,才能够达到一定的效率和产量。绵竹年画是手绘的,所以每一幅它都会有细微的差别,跟套印的年画是有一定差别的。因为他是手绘的,所以他画面的精细程度是比较细腻的。比如说填完色之后再勾线描金等等。一幅比较完整的年画,往往需要十几道工序来完成。

绵竹年画将走向何方

日益消失的民俗文化——绵竹年画,其传承过程无比艰辛。如今,老一代的传承人都在慢慢老去,却鲜有新鲜血液补入。长此以往,绵竹年画必将面临后继无人,消失于历史长河的命运。同时,由于现代化生活方式的不断发展,年画面临着失去应用场景的难题,一个日常产品,一旦失去了它的消费市场,仅仅是停留在博物馆中,就会导致它的发展停滞,甚至是倒退。对此,李悦老师也提出:“现在的年轻人接触传统文化的机会是非常多的,比我们那个时候要好得多,所以这个大环境是很好的,然后我们在发展博物馆保护的同时,希望年轻人有更多的机会来了解,因为关注的人多了,他就必定会往前走,而且我认为现在年轻人的思维是很不一样的,他就可能会在保护好的传统文化的同时,做出现代人更喜欢的年画。”同时,李悦老师也提出:“我觉得大学生来了解传统文化就挺好的,你们在了解之后呢,可以大胆的去做一些尝试和创新,深入的去挖掘他的一些内涵,再从一个点或者一个面从整体的去了解和挖掘,我觉得很重要的就是尽量的发挥你们的创意和创作能力,因为年画他不可能只留在博物馆里面,我们最终还是要让他回归我们的生活,这样他才不会真正的消失。”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非遗文化更是精华荟萃。民俗艺术绵竹年画的背后,是驱邪避鬼、迎祥纳福、加官进禄等等进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亦能反映中华民族世世代代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年画表达出百姓心中的美好祈愿。如今,国家提倡文化自信,走文化强国之路。绵竹年画这样的优秀非遗文化应当在历史长河中继续熠熠生辉。愿年画常在,愿带着人民美好祈愿的年画重回百姓生活,愿年画艺术后继有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77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探秘制药前沿,实践书写青春

【导语】初春三月,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制药zy2302团支部“创新绿动未来”社会实践队走进武汉多家知名药企,开展为期一周的参观实习活动。通过实地探访生产车间、研发中心及生物产业基地……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制药zy2302团支部施洋烈士陵园志愿清扫活动顺利开展

2024年12月5日,满怀敬意的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制药zy2302班志愿者队伍走进施洋烈士陵园,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打扫卫生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志愿者们……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青年志愿助力四年级学生探索植物细胞奥秘

2024年11月1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志愿活动在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实验教室举行。来自武汉理工大学制药zy2302班的志愿者们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植物细胞知识讲座,并带领他们亲手进行……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化学实验点燃科学梦想

2024年11月26日下午,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制药zy2302团支部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了一场有趣的“趣味化学实验课堂”志愿活动。通过生动讲解与趣味实验,志愿者们带领六年级学生探索……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开展实验教学活动

近日,制药zy2302团支部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热气球实验课。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科学实验,激发小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和……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执科学薪火 传仁爱师道

当燃烧的火焰遇上水气球,当倒置的水杯挑战重力法则,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的课堂里爆发出阵阵惊叹。近日,武汉理工大学制药工程zy2302班的10名大学生走进附属小学三年级课堂,以“生活中的……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以物易爱,助童筑梦”雷锋市场义卖活动 ——以专

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外院青志协”)于2月25日下午在维智广场成功举…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

2025年3月26日下午,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由学院党务服务中心与校友服务中…

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开展“蜕变时”主题班会

(通讯员代闹周台欣吴曼妮)3月31日上午,马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的四位实习老师在不同班级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题班…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最新发布

共创食安新纪元,我们在路上
贡献青春力量,书写青年担当。为响应二十大号召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生聚“精思国计,细量民生”校训,同时为提升老年人幸福感,弘扬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老有颐养——食品快检助老实…
青年大手拉小手,童心筑梦话成长
暑期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件有着非同寻常意义的大事。大学生应该深入社会、了解国情、体验社情,积累对社会认识的阅历和对增进社会工作的理解。通过暑期实践接触到一些大学里所接触不到的事物、学到…
“三下乡”进行时|徜徉翠云 承古蜀志
“三下乡”进行时|徜徉翠云承古蜀志在出席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四川省考察调研,深入了解翠云廊古蜀道和三星堆博物馆的建设情况,并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要求。2023年8…
湖北学子三下乡:“化“出甜甜的笑颜
大学生网报成都7月27日电(通讯员肖思伟)糖浆融化成画墨,糖化艺术展神奇。糖画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经过千年的历史沉淀,至今仍然存在,并且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为深入探明成都糖画的历史源流,…
研究徐州香包非遗文化的发展现状和创新传承 ——以江苏徐州马庄村为例调研报告
摘要:作为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文明中的瑰宝。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改变,非遗传承呈现出严重的危机与困境。目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
暑期实践,了解社会
芜湖市新能源充电桩调查中国青年网芜湖7月5号电(通讯员李春梅)。安徽师范大学生科院本科生实践团队队长鲍阳光带领全队在6月28到7月5号赴芜湖市镜湖区充电桩普及及使用率社会调研。近年来,随着全球对环保和…
行引“青”还巢,助乡村振兴
闽南理工学院教育学院“院长妈妈有约”引青还巢调研实践队:行引“青”还巢,助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是对“三农”工作作出的一个新的战略部署、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意义十分重大。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闽…
湖北学子三下乡:雕刻时光之美
大学生网报成都7月29日电(通讯员肖思伟)廖家木雕是中国四川省成都市的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湛的工艺技艺而享誉盛名。它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瑰宝,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廖家木雕的…
守护老年食品健康,我们在路上!
2023年9月1日,老有颐养——食品快检助老实践团前往浙江省宁波市、温州市各个社区开展线下实践,进社区开展老年饮食健康宣讲,我们用这种方式守护老年人的健康安全。…
沐川草编:传统工艺绽放新生命
在7月6日下午启为创新团队去到了四川省自贡市沐川县,实地调研沐川草编,在中国传统非遗文化的世界中,沐川草编作为一门独特的手工艺术,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美感吸引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关注。为了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