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成都7月27日电(通讯员肖思伟)糖浆融化成画墨,糖化艺术展神奇。糖画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经过千年的历史沉淀,至今仍然存在,并且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底蕴。为深入探明成都糖画的历史源流,了解当代成都糖画的制糖工艺、感受传承人守艺、授艺的一脉相承。“拾遗薪继”启为创新团队前往成都市、对国家级非遗项目成都糖画进行宣传调研。
一脉相承的糖画故事
樊均富从小,就听着其父樊德然讲述他的糖画故事:樊德然11岁开始学习糖画,拜师三年,在老师傅家里当学徒。这段时间,他不仅学会了糖画的技巧,更是对戏曲人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决定将自己喜欢的戏曲人物用糖画的方式表现出来。经过多年的努力和研究,樊德然终于独创了一种叫做“用糖来画川剧人物”的技艺。他擅长绘制西厢记、三国演艺、水漫金山、西游记等题材的糖画,每一幅作品都栩栩如生,根据戏曲人物的特点和表情,他能够将他们的形象完美地展现在糖画上。樊德然一生都在坚持着自己的糖画事业。即使到了90到91岁的时候,他依然热衷于宣传糖画,甚至在去世前一天还出去搞糖画宣传。他说,除了看看中国戏曲,他一辈子最喜欢的就是糖画。在那个年代,文化生活并不丰富,唯有传承师傅教下的东西能够给他带来无尽的乐趣。而作为樊德然的儿子,樊均富退伍后毅然决定继承其父的糖画事业。樊均富心中所想,通过糖画,不仅可以怀念父亲,也可以将他的糖画技艺传承下去。并希望能够继续创作出精美的糖画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这门独特的艺术形式。
一往无前的糖画本性
众所周知,糖画是一门古老而独特的艺术,然而,这种艺术却有着一种令人惋惜的特点——难以保存。糖画的材料是糖,而糖本身是易溶于水的,它在潮湿的环境下很容易融化。这就意味着,一幅精心绘制的糖画,只要遇到潮湿的天气或者湿度较高的环境,就会面临着被毁的风险。这让人不禁感到惋惜,因为每一幅糖画都是艺术家用心创作的结晶,它们蕴含着无尽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然而,对于糖画来说,大多的传承只存在于照片之中。因为糖画的脆弱性,它无法像其他艺术形式那样被永久地保存下来。即使是最小心翼翼地保护,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力量也会逐渐侵蚀它们。或许,正是因为糖画的脆弱性和难以保存,才让中国的大人小孩们更加珍惜、喜爱它。又或许,这本就是糖画又一种“一往无前”的本性呢。
一诺千金的糖画守望
相信未来的世界需要更多这些怀揣使命感的传承者,用他们的努力和汗水,让糖画在世界的舞台上闪耀光芒。为了传承糖画,也需要更多大众的包容理解,让更多人去了解和喜爱糖画。因为只有将这份使命感融入到行动中,才能让糖画在未来继续一往无前,为世界“化”出更多甜甜的笑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77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