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惓惓思古韵,汲汲焕新语”实践团济宁分队围绕运河文化,于7月2日至7月9日赴济宁市博物馆开展实地调研,深入研究大运河对济宁城市发展的深远影响。
7月9日恰逢济宁市博物馆开展“运河水脊”文化大课堂主题教育活动,实践队成员跟随讲解员重点了解了京杭大运河中的南旺分水枢纽。作为运河的水脊,济宁南旺分水枢纽是整个大运河上最具科技含量的工程,为千里运河南北分水之咽喉。《明史·宋礼传》载:“北自临清置闸十七;南至沽头置闸二十有一。”在水源工程、蓄水工程、节制工程的协同配合下,根据南北水量特点,南旺分水枢纽实现了“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的合理分流,构建了完善的分水枢纽工程,确保了漕运船队顺利翻山越岭。活动中,社教老师借助展厅内的数字媒体技术与沙盘模型,采用直观、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向实践队成员和学生们讲解了运河文化的发展历史以及南旺分水枢纽的重要作用。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济宁成为了运河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极大地推动了济宁工商业的繁荣。同时,也因运河的存在,让济宁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的交汇点,为济宁注入了深厚的历史底蕴,持续影响着济宁的文化与发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498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