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武大学子实践心得(二):殡葬的情感细节

来源:武汉大学法学院 作者:韦江睿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对殡葬服务的需求也不断扩大。长期殡葬实践已经证明农村地区进行的土葬活动存在诸多弊端,亟需进行改革。作为一项国家政策,在农村推行殡葬改革,其核心要义为禁止乱埋乱葬,节约土地和林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节俭办丧事,改革愚昧落后的办丧习俗,推进乡村振兴建设。2023年暑期,来武汉大学法学院、文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等多个单位的13位同学组成实践队,旨在深入全国全多地,考察乡村殡葬改革实施现状,探求乡村殡葬改革在乡村社会与村民心理中的真实面貌,探寻合理有效的基层乡村殡葬改革路径,实践过程使同学们收获颇丰,其中,多位成员以文字形式分享了其内心感受,在此以多个主题进行总结与整理,以更直观地展示实践成果。

实践心得之一:殡葬风俗何以存续

此次社会实践我来到外公的家乡——位于四川北部的一个小山村,并在这里进行了为期五天的实地调研和访谈。在这期间我见到了当地的村主任,也与他的家人进行了一些简单的交流,这短短几个问题却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农村某些不容忽视的事实。

首先我就当地传统的殡葬风俗提出了疑问,村民们侃侃而谈,看的出来他们对于传统丧葬习俗的重视。紧接着我询问了殡葬改革的相关信息,包括具体的改革政策、实施程度以及村民们的知情状况,但大家都面露难色,似乎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关于对殡葬改革的态度,村民们都认为不应该完全取缔传统习俗,村干部也觉得在当地推行火葬是没有必要的,一方面是经济上难以承担,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民众对土葬的认可和对古老传统的信仰。

过去在一些影视剧里,我也曾看到过关于殡葬改革的情节。就我个人而言,我所在的城市属于五线城市,人口少,几乎就是一个小城镇,但城市里基本上采取的都是火葬。此次来到远离城市的山村,令我意想不到的是群众对于殡葬改革的认知竟如此匮乏,甚至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知道改革的存在。不过许多现实原因也引人深思,例如村民对于保留完整遗体的坚持,到底是封建迷信的残余,还是对传统文化和先祖的敬仰?

心得之二:村民的真实声音

在访谈的过程中,李主任带我去参观了他们曾办过丧事的堂屋,墙壁因积水被侵蚀,水泥地板也积满灰尘,但从屋内的陈设可以看出以往在这里举办白事的隆重。

在采访他的过程中,我获得了一些从未有过的感触。曾经我狭隘地认为,文化程度或者说受教育程度能决定很多东西,包括一个人的谈吐举止、思想和处事观念,但当我听到李主任的一些回答时,我不由得肃然起敬。李主任虽然是清松村的干部,却也只是一个没读过大学的农民工,在当地,能有高中文凭的村民少之又少,教育极度匮乏,文盲也不在少数。李主任不仅说明了家乡丧葬习俗存在合理的原因,还谈到了对我们国家传统文化的取舍。本以为那个年代的长辈不支持火葬仅仅是因为不愿改变,如今才知道原来他们也有那么多自己的考量。

李主任谈及的问题里有很多都是我没有考虑到的,我们作为大学生,尽管文化程度稍有优势,但阅历还是太少,比不得老一辈人在某些事件上的洞察力。因此,要想做到学以致用,仍旧需要静下心来,倾听民众的声音。

心得之三:立体化的殡葬改革

在做实践访谈的时候,通过前期的资料翻阅以及与村民和村干部的交流,我逐渐意识到殡葬改革的推进是有必要的。考虑到耕地问题、环境问题以及节约问题,还有传统的殡葬仪式确实过于耗费人力和物力,殡葬改革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除此之外,通过与不同年纪以及不同生活背景的访谈者的交流,我发现人们对殡葬改革的态度存在代际和区域的差异。很多年轻人或者是在城镇居住时间比较久的家庭由于经济和文化接受状况的不同,观念比较开放,会认为火葬方便简单,更偏向于火葬,基本是交给殡仪馆处理;但是像年纪比较大的,在农村居住时间比较久的,基本会更偏向于土葬,在自家门口就地举行传统葬礼。

在资料查找的过程中,我发现殡葬改革并不是书面化、平面化的,这是一个很具有实践难度、多维的事情,它需要考虑地方发展状况,人们观念状况和传统风俗文化的留存,以及地方传统管理方式的不同。改革的复杂性以及区域的差异化就意味着一刀切的改革方式是行不通的,殡葬改革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考量。

殡葬改革的具体推进考验着基层政府的能力。在改革的过程中肯定会存在多方面的阻力,这就很考验基层政府的决策与执行能力,人民期待着文明的殡葬改革,相关的教育和宣传与鼓励政策的设计还需要基层政府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总结:现代化理应顾及每个个体的尊严与呼吸。殡葬改革的实貌或许并不仅存于论文、报纸、网站等学术话语、政治话语之中,在乡土社会之中,依旧存在着许许多多有关殡葬的个体叙事。在访谈与问卷中,我们不仅要思考,在浩浩荡荡的现代化浪潮之下,有多少声音被淹没在激荡之中,有多少情感被排除在历史之外。倾听来自基层的肺腑之音,能让我们更加立体、全面地认识殡葬改革,或许只有这样,才能让现代化之风以浸润人心的方式,走进乡土与村民之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026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开展“绿色循环,‘换’享派对”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3月29日至3月30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汇金天虹购物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绿色循环,‘换’享派对”志愿活动。活动前期,各班青志协小组长在班级进行宣传该活…… 陈泳君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商学院】开展“绿色循环,‘换’享派对”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3月29日至3月30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汇金天虹购物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绿色循环,‘换’享派对”志愿活动。活动前期,各班青志协小组长在班级进行宣传该活…… 陈泳君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商学院开展“情暖雨花斋,义心绘长爱”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李佳宸)12月7日至12月8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雨花斋开展为期两天的“情暖雨花斋,义心绘长爱”志愿活动。活动前期,各班青志协小组长在班级进行宣传该活动,…… 陈泳君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志愿献礼祖国”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李佳宸)11月30日至12月1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湖南烈士公园开展为期两天的“传承红色基因,志愿献礼祖国”志愿活动。11月28日,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各班内招募志愿者…… 陈泳君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商学院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志愿献礼祖国”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李佳宸)11月23日至11月24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湖南烈士公园开展为期两天的“传承红色基因,志愿献礼祖国”志愿活动。11月22日,志愿者与工作人员通过微博、朋友圈…… 陈泳君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开展“暖心明信片,爱满留守路”志愿者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张紫菡)10月13日至10月20日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线上展开为期一周的“暖心明信片,爱满留守路”志愿活动。10月11日至10月13日,志愿者与工作人员通过微博…… 陈泳君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

为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井冈山精神,外国语学院3月下旬成功举办“井冈烽火映天红,革命豪情壮志雄”主题话剧汇演。活动分初赛…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

为进一步提高专业办学质量,规范教育教学活动,4月1日下午,英语专业教研室召开教学大纲修订研讨会。此次会议采用线上与线下…

新乡工程学院语韵飞扬,筑梦新程——外国语学院开展招生宣传活动

近日,在新乡工程学院校党委副书记张永福的带领下,我院领导班子一行先后赴新乡工程学院附属学校、延津县城北学校、新乡县龙…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开展“绿色循环,‘换’享派对”志愿活动

(通讯员陈泳君)3月29日至3月30日商学院团委青年志愿者工作部在长沙汇金天虹购物中心开展为期两天的“绿色循环,‘换’享派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最新发布

论汉语危机
近来,中央电视台一档《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吸引了观众。从今年八月这档节目在每周五“黄金时段”推出以来,观众关注度持续攀高,掀起一场听写汉字的热潮。据央视统计:“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后同时段…
传承红色记忆,践悟信仰力量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党史学习教育要求,通过实践性、沉浸式的党史学习教育强化理想信念,7月26日下午,望道实践队走进《共产党宣言》纪念馆,寻访百年党史,践悟真理力量。《共产党宣言》纪念馆位于山东省…
青春三下乡,助力乡村普法运动
大家在认真观看普法宣传片,积极学习法学基础知识图片摄/王睿大家在认真听江西财经大学下乡小分队成员讲解法学知识,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常用法律,方便保护自身利益图片摄/王睿普法活动结束后,小分队成员与普…
沐校史正气风学,扬石大真理力量
7月27日上午,望道实践队走进校史馆,共同回顾学校发展历程与成就,了解石大与《共产党宣言》的深厚渊源,深刻体味石大的优良传统文化与光荣革命精神。2023年3月29日,中共党史、石油高等教育史和中国石油大学…
武大学子实践心得(一):慎终追远的现代化进路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对殡葬服务的需求也不断扩大。长期殡葬实践已经证明农村地区进行的土葬活动存在诸多弊端,亟需进行改革。作为一项国家政策,在农村推行殡葬改革,其核心要义为禁止乱埋乱葬…
迈入山水桥城:探寻水资源监测的奥秘
7月4日,黔程归来•源来如此实践队来到了山水桥城——都匀,都匀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首府,系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球绿色城市。其省州市各级管控河流断面水质优良率比例保持100%,被评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
望道实践队赴刘集后村等地开展系列党史学习教育活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党史学习教育要求,在学习党史中坚定理想信念,7月26日至27日,望道实践队先后赴中共刘集支部旧址、《共产党宣言》纪念馆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校史馆开展系列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寻访…
武大学子实践总结:乡村殡葬改革实貌一探
殡葬风俗具有地域性与多样性特征,全国殡葬改革的进度也不尽相同,武汉大学我国乡村殡葬改革现状考察实践队选取多个地区、单位开展活动,尤其是深入新疆、四川、广东等十余个省份的农村地区,对村干部、基层…
我们为了什么活着
《活着》是余华的一部深刻而令人震撼的文学作品。这本小说通过主人公福贵的命运,深刻地探讨了生死、家庭、坚韧和希望的主题。在小说中,福贵的一生经历了无尽的苦难,他失去了亲人,经历了战争、饥荒和痛苦…
以术业之专攻,让外语共“童”成长
6月27日,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外绽青春,语你童行”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在章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常州市金坛区华城实验小学,以培养校学生的外语兴趣为目的,分别在一年级和五年级开展了一次外语宣讲。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