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巾帼不让须眉,三晋大地上的女中豪杰—哈工大威海2105201班学子暑假实践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语言文学学院 作者:2105201班

巾帼不让须眉,三晋大地上的女中豪杰

巍巍太行,莽莽吕梁,矗立着山西抗战历史伟业的丰碑。在这场决定中华民族生死存亡和前途命运的战争中,广大妇女以特有的坚韧和勇气,为挽救民族危亡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成为全民族抗战的坚强后盾,擎起了山西抗日救国的“半边天”,展现了不怕牺牲、艰苦奋斗、胸怀大局、无私奉献的太行精神和吕梁精神。

“假如中国没有半数的妇女的觉醒,中国抗战是不会胜利的”抗战的爆发,一方面给包括妇女在内的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另一方面也激起了广大妇女民族解放意识和自我解放意识的双重觉醒。抗战伊始,何香凝、史良等妇女领袖大声疾呼:“现在是我们民族争生存的最后关头,一切不愿做亡国奴的姊妹们,请都快起来。我们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能上战场的去上战场,能救护慰劳的就出来做救护慰劳工作。”在民族大义面前,许多知识女性奔赴抗战前线,山西作为华北敌后抗战的中心和重要的抗日根据地,迎来了许多城市知识女性。“红日照遍了东方,自由之神在纵情歌唱!……听吧!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我们在太行山上》的歌声反映了那个弥漫着烽火硝烟的年代,广大妇女以无私的奉献和牺牲精神亲送儿子、丈夫、兄弟奔赴疆场杀敌保国,使山西成为“八路军的故乡,子弟兵的摇篮”。拥军模范裴乃秀和“子弟兵母亲”陈改改的故事永远流传在太行山深处。母送子、妻送郎的扩军热潮和反对开小差的归队运动,有力地保障了抗日军队的不竭兵源。比“母亲叫儿打东洋,妻子送郎上战场”更壮烈的是女性亲自参战。1937年1月山西女兵连的成立震动了太原,这支由190多位女性组成的战斗队伍,是中共领导下的山西特殊形式的抗日统一战线组织,“她对于落后的旧中国、旧世界起着突破性的作用;对于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起着先锋的作用;对于山西,甚至对于更大范围的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反对旧社会压迫的妇女革命运动史上更起着创举性的作用。”这些女兵们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始终战斗在抗日第一线,有的甚至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民政部“第一批著名抗战英烈名录”中八位女英烈之一的南洋归侨李林,在女兵连军政训练班期间,立下了“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的誓言。在1941年日寇对晋绥边区根据地的围攻中浴血奋战,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被周恩来誉为“我们的民族英雄”;梁淑媛为革命事业丢下襁褓中的婴儿,在同反动派进行斗争时牺牲;身怀六甲的李仲英,在威逼利诱前毫不动摇,被敌人残忍地挂在树上将腹中胎儿挑出,壮烈牺牲。她们与广大士兵同甘共苦,经受了战地生活的千难万险,充分显示了女性高昂的爱国热情,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将士的士气。

在国破家亡的危急关头,广大女性将个人追求与民族抗战相统一,以忧国忧民、舍小家为大家的民族气节和舍我其谁、铁肩担道义的家国情怀,将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连接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把抗战的要求和愿望付诸实际行动,成为生产建设的主力军和后勤服务的骨干力量。

“妇女的伟大作用第一在经济方面,没有她们,生产就不能进行。”随着抗日战争的持久进行,“壮丁们上了前线”,外加日寇封锁和自然灾害的威胁,根据地的妇女们便自觉地担负起后方的生产重担。妇女们不仅从事纺织、养猪养鸡、养蜂养蚕等家庭副业,而且冲破旧的世俗观念,毅然担负起过去主要由男子承担的开荒种田、植树造林、送粪施肥、锄草收割等繁重的劳动。她们瘦弱的身体迸发着无穷的力量,使“分散的农村成为有组织的工厂”,“家家户户成为军队的后勤供给加工厂”。在春耕运动中努力完成“妇女每人养一只鸡,每三个人养一头猪”的目标。在大生产运动中,女性响应号召制订生产计划,随处可见“到地里去,到场里去,抢收、抢耕。保卫我们的粮食,保卫我们的土地”的火热而紧张的场面。1941年武乡县1万余名妇女参加了“百日纺织运动”,纺花,织布,做军鞋,缝制军衣、军裤上万件,有力地保障了八路军的后勤需要。纺织英雄韩国林、生产旗帜张秋林以及左权的赵春花、石壁村的武拉弟、临南县的刘能林等劳动英雄,成为家喻户晓的名人,她们用勤劳的双手为根据地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后方与前方、出钱与出力同等重要”的号召下,妇女不但投身生产建设、慷慨捐资,为抗战创造物质条件,而且还以女性特有的细致与温柔承担起募捐、优抗、慰劳、救护等各项战时后勤服务的工作。在根据地开展的捐银运动中,许多妇女把攒了一辈子的金银首饰捐献出来用作抗日军费;妇女们还踊跃购买救国公债支援抗战,如五台县的杨星如老太太拿出多年的积蓄,带头买了一百元的公债。妇女在苦难中还不忘接济抗属,如保德县的“三八”一碗米运动,就以实际行动书写了广大妇女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无论环境怎样残酷,敌人怎样“扫荡”,根据地妇女们都不屈不挠,化苦难为激情,一边唱着《做军鞋》,一边紧张地缝制衣服、鞋袜和被褥;不仅“所有战士的鞋袜及伤员的血衣绷带完全要经过妇女的手”而且她们还承担起救护伤员的任务。平鲁县革命老妈妈林龙背着重伤员,冒着生命危险想方设法加以掩护;子弟兵的好母亲杨秀英在“山柴下藏肉”慰劳八路军伤员;东山沟里的“沙奶奶”姚存鱼在家中精心护理伤病员。在根据地涌现出多少个“子弟兵的母亲”和“伤兵之母”,背后也就有多少个动人的事迹。战火纷飞、缺吃少穿的年代,太行奶娘的事迹更是感天动地。她们用甘甜的乳汁、无私的母爱,甚至是生命呵护着八路军将士的后代。平凡的她们用不平凡的壮举,印证了革命军队与人民血肉相连的鱼水之情,书写了军民万众一心筑起铜墙铁壁、挺起民族脊梁的历史画卷。从个体到群像,从前线到后方,山西女性在战争岁月的忍辱负重和坚强抗争,既是彪炳史册的光辉业绩,也是穿越时空的精神财富,是中华儿女自强不息、建功立业的重要精神动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03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山长黛,绿水长流 ——记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河小青”志愿服务

为保护涪江生态环境,提升同学们的环保意识,激发大家热爱河流、保护环境的意识,共建一个绿色家园,,并引导更多志愿者投身生态环保事业,2024年5月8日12:30,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乐道拾遗,童心筑遗 —记梦想课堂志愿服务专项支队第255期

童心筑梦,非遗传承。为了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2024年4月27日14:00,重庆移通学院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梦想课堂”志愿服务支队怀着激动、热情的心情前……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乐道拾遗,童心筑遗 ——记梦想课堂志愿服务专项支队第255期

童心筑梦,非遗传承。为了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2024年4月27日14:00,重庆移通学院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梦想课堂”志愿服务支队怀着激动、热情的心情前……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去除硝烟,清新校园 ——记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四月“禁烟控烟”专

为给同学们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校园学习环境,保证八教师生的身心健康,树立吸烟有害身体健康的意识。2024年4月,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禁烟控烟”专项服务支队以招募班团的形式在第……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争当河小青,护河我先行 ——记“河小青”志愿服务专项支队第2期

为引导广大青少年争做保护生态环境的倡导者、维护者、践行者,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促进涪江生态健康。2024年4月15日13:00,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河小青”志愿服务专项支队在长江……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健康身心,快乐常伴 ——记“暖夕阳”敬老爱老志愿服务专项支队第十一期活

为弘扬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提升老年人对健康生活的认知。2024年4月14日14﹕00,重庆移通学院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前往汇泽养老院开展了以“健康身心,快乐常伴”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指尖魔法,折纸悦动生命 ——记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春蕾课堂

为了让小朋友们感受折纸的魅力,体会蕴含在折纸文化中的中国智慧,传承优秀文化。2024年4月13日14:00,重庆移通学院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春蕾课堂”志愿服务专项支队怀着奉献、友爱……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赋能志愿者,携手向前行 ——记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花果培训第十二

为推进干事们对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各个部门工作内容的具体了解,了解新学期的志愿服务,落实本学期的工作任务。2024年3月27日12:00,艺术传媒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别都书院四维空间…… 杨绽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最新发布

牢记殷殷嘱托,实干践行使命 ——我院政治2102团支部召开主题团日活动
为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共青团和青年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效果,我院政治2102团支部于2023年9月16日在弘毅楼108室开展了“牢记殷殷嘱托,实干践行使命——学…
聊城大学教科院“向阳花”服务队开展“普及家庭教育知识”社会实践活动
为普及家庭教育促进法,传播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理念和方法,营造重视家庭教育的浓厚氛围,教育科学学院“向阳花”服务队于6月28日至7月2日在聊城市东昌府区柳园街道水韵社区开展“普及家庭教育知识”社会实…
聊城大学教科院满天星服务队”开展“学思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的精神,我院“满天星服务队”于7月2日至8月15日在各自家乡开展了“学思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前期,负责人带领志愿者们认真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领悟党…
广东工业大学学子三下乡:传统美食非遗的味道
暑期,广东工业大学的学子们踏上了一段令人难忘的旅程,前往佛山顺德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实地调研,目标是深入了解和传承该地区的非遗制作技艺。在这次的三下乡调研中,我们探访了双皮奶、陈村粉、伦教糕、…
烽火巾帼,女性力量——哈工大(威海)2105201班开展暑假专题实践活动
纵观中国历朝战争,烽火硝烟的战场上总能看到众多巾帼英雄的身影。回顾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对中国女性影响最深的便是国家的命运。国家的沉沦和民族的危机,给广大妇女带来深重灾难的同时,也促使她们一步一…
广东工业大学学子:暑期走进顺德,传承非遗制作技艺
近日,广东工业大学的一支实践队伍踏上了前往佛山顺德的征程,旨在探寻和传承这一地区宝贵的非遗文化遗产。实践队员们在三下乡调研过程中,深入了解了双皮奶、陈村粉、伦教糕、嫁女饼以及牛乳制作技艺非遗传…
聊城大学教科院“阳光使者”服务队开展“相逢七月 向‘阳’而生”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为了解特质焦虑者的多媒体学习表现及影响因素,教育科学学院“阳光使者”志愿服务队于7月5日至15日在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开展“相逢七月向‘阳’而生”社会…
情系母校 共话未来——迎西农90周年校庆系列之采访西农机电学院朱琳老师
为更好迎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90周年校庆,展现我校的悠久校史和良好校情,机电学院“迎校庆展风采凝共识献智慧”——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九十周年校庆校情校史学习暨校友回访实践项目团队在队长的带领下,对不…
广东工业大学顺德学子返家乡:探索非遗味道,体会文旅发展
顺德学子返家乡:探索非遗味道,体会文旅发展2023年7月20日,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赴顺德暑期三下乡实践调研团队前往顺德,了解在后疫情时代,政府是如何通过城市交通基础建设和餐饮文化建设带动非…
顺德学子返家乡:探索非遗味道,体会文旅发展
2023年7月20日,广东工业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赴顺德暑期三下乡实践调研团队前往顺德,了解在后疫情时代,政府是如何通过城市交通基础建设和餐饮文化建设带动非遗文化以及文旅产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