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情深重,技艺精湛世间珍。习近平总书记在地方考察调研时,多次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点赞。随着中国非遗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和传承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一系列生动的非遗保护实践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新动力。为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做到“非遗”助力乡村振兴, 7月11日,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寻脉文化,筑梦乡旅”实践调研团前往白土镇马超营村与康山村展开调研。
寻·大山里的最美音符
文化兴则民族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禀赋。戏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之一,剧中繁多有趣,表演形式载歌载舞,有说有唱,有文有武,集“唱、做、念、打”于一体,在世界戏剧史上独树一帜。河南被人们成为“戏曲之乡”,明清以来就在河南有据可查的曾经流行的剧种有45种之多。如今大多数剧种濒临灭绝,亟需保护,已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靠山簧”就是其中之一。靠山簧也叫豫西梆子,当地人称它为靠调、山梆子,是流行在豫西的一种地方戏,其唱法苍凉悲壮、激越高亢,被誉为豫剧的“活化石”。在马超营村,当地村民代代传承这一珍惜剧种,唱腔风格依旧保持着古朴的风貌,上世纪80年代以来,村民们自愿集资创办了马超营靠山簧剧团,致力于抢救和保护靠山簧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忆·靠山簧传承之路
团队成员在靠山簧第四代传承人曾文科的带领下,分别参观了靠山簧办公室、排练厅、舞台后台。办公室里展示有靠山簧剧团的表演剧照及说明、历代传承人及演员照片,上面分别列出了第一代到第五代的传承人及演员,团队成员看到演员名字下面写着花旦、武生、青衣、白脸、三花等,便向曾文科请教了起来,曾文科很热情的向团队成员解释,经过激烈的讨论,团队成员对戏曲中的生、旦、净、丑已经了解颇多。在排练厅里,团队成员在曾文科的带领下,参观了50年代-70年代的表演道具,道具栩栩如生,具备着每个年代独有的特色;团队成员还翻阅了靠山簧部分戏剧的剧本,经了解得知,自2013年开始排练,靠山簧剧团至今上演的剧目有:《穆兰英征西》1、2部、《八大公篡朝》上下部、《铡赵王》《七坪山》《李刚打朝》《菊花盏》《王富元游春》《金匾记》《化心丸》《白玉杯》《收秦鹏》等剧目。马超营村靠山簧剧团从解放前戏班子发展成为现代的靠山簧剧团,走过了七十多年的历程,剧团在各级政府与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从弱到强,从有到无,从困境种走出,在发展中壮大。
探·非遗传承破局之路
经团队成员了解,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靠山簧传承人和演员选择外出打工挣钱,不再像老一辈传承人一样,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曾文科说:“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戏曲不感兴趣,来观看演出的主要还是老一辈人。”且靠山簧的演出主要是靠资助,资金来源少,上级资助的以部门远远达不到演出的需求,且现在很多年轻演员功夫不到位,演出效果没有之前的好。当地政府也在积极寻找破局方式。他们开展了“戏曲进校园”传承活动,主要针对1-3年级的学生,希望他们可以了解、热爱并传承靠山簧;他们还准备通过新媒体宣传靠山簧,希望让外地的人了解靠山簧,来到这里学习靠山簧。最后,曾文科提到,靠山簧可以持续的发展下去,最主要的还是要政府多加重视、媒体积极宣传、传承人不懈坚持。
传承文化如同传授母语,传承人把文化深植在群众记忆中,这是不自觉的本能,这些种子一旦生根、发芽,即使走的再远,熟悉的感觉也会提醒群众,家的方向。非遗文化传承乡村风味,引导农民致富路。一系列生动的非遗保护实践为推进乡村振动提供了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30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