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巧夺天工,绣出文化瑰宝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作者:尹嘉伊

巧夺天工,绣出文化瑰宝

大学生网即墨区1月16日电(通讯员:尹嘉伊)在1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实践队寻文曦光队前往青岛市即墨区即墨花边博物馆,参观品种繁多、用途广泛、绚丽多姿的“即墨花边”。

即墨花边博物馆位于孔雀河二路22号,里面不仅有“抽纱瑰珍”的现场制作,也有台布、餐套、床单、被单、靠垫等成品展示。当实践队踏入博物馆的那一刻,仿佛穿越了时光,被陈列在其中的花边文物所深深震撼。即墨花边,是一种有着几百年历史的手工艺品。清末,即墨民间就广泛流传着“小扣锁”(又称捏绣)、刺绣等手工工艺,许多民间艺人在加工制作过程中,不断吸收“小扣锁”、刺绣等工艺特点和针法,逐渐形成一套独特的具有民族传统特色和地方艺术风格的工艺针法。由于这种工艺针法演变形成于即墨民间,人们就把以这种针法制成的花边称为“即墨手拿花边”。此后,手工艺人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创新,逐渐发展形成了品种繁多、用途广泛、绚丽多姿的“即墨花边”。

图为实践队员参观即墨花边博物馆。大学生网通讯员 尹嘉伊 摄

当讲解员细述着即墨花边的历史故事时,仿佛时间倒流,使我置身于那个时代。即墨花边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时期,当时即墨地区的农村妇女开始制作这种手工艺品,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品。新中国成立后,即墨花边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成立了专门的生产合作社和工厂,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即墨花边也走出了国门,成为了中国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之一。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现代科技的广泛应用和人们审美的变化,人们对传统手工艺品的需求逐渐减少。同时,由于即墨花边制作工艺复杂,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传承这一技艺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少。

图为讲解员向实践队成员进行讲解。大学生网通讯员 尹嘉伊 摄

花边编织需要极高的耐心和技艺,每一针一线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各种图案和造型的呈现,既展现了匠人的艺术天赋,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观念和文化传统。即墨花边,作为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一直以来在农村妇女中有着广泛的传播和传承。这种手工艺品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美学风格,成为了农村妇女们展现自己手工技能和文化价值的重要载体。在即墨地区的农村,许多妇女从小就开始学习花边的编织技巧。她们通过观察和模仿,逐渐掌握了各种针法和图案,成为了熟练的花边编织者。

即墨花边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家庭传承和邻里之间的交流学习。在农村地区,家庭是传统工艺传承的重要场所。母亲传给女儿,婆婆传给媳妇,这种世袭的传承方式使得花边编织技艺得以延续。此外,农村妇女之间也经常相互交流学习,分享编织心得和技巧,促进了花边技艺的共同进步。

图为实践队员走访村民家中时所见。大学生网通讯员 尹嘉伊 摄

通过参观和交流,实践队队员不仅对即墨花边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和价值。队员们亲眼目睹了各种珍贵的花边藏品和历史资料,充分了解了即墨花边的起源、发展和现状。通过专业讲解员的介绍,实践队队员对即墨花边的制作工艺、图案设计和文化内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被即墨花边的精湛技艺和独特美学所吸引。同时,实践小队也意识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许多传统手工艺逐渐被边缘化甚至消失。即墨花边作为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能够传承至今实属不易。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和重视这些文化遗产,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和传承,让它们在现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此外,参观完即墨花边博物馆也让实践小队对传统手工艺的创新发展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如何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审美观念的变化,是摆在传统手工艺面前的重要课题。只有不断创新和发展,才能让传统手工艺在新的时代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图为实践队员合影留念。 大学生网通讯员 尹嘉伊 摄

这次亲身体验和学习让实践队队员深入了解了集锁、编、织、缠、拉、露、镶等20多种工艺和80多种针法为一体的“即墨花边”,是花边编织与手工绣花两种传统手工技艺的完美结合,代表了中国传统编织技术的最高水平;感受到了即墨花边这一传统工艺品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的瑰宝之一。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81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怀梆艺韵,薪火相传——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深入冯丈村探寻非遗文化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4月17日,文法学院教师李婉鑫、马智慧、任多芳、朱雪珂带领学生代表,前往焦作市武陟县乔庙镇冯…… 王玥忻 郝晓琳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学生会召开2024-2025学年第十一次例会

文法学院学生会于4月22日中午在北校区启智楼229教室召开2024-2025学年第十一次例会。本次例会由文法学院学生会主席彭金龙主持,学生会主席团、各部部长及各部干事参加此次会议会议伊始,文法…… 冯云会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召开学生座谈会

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精准回应学生诉求,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文法学院于4月22至23日分别在南校区学院楼B-103和北校区树人楼101召开学生座谈会。会议由文法学院教学助理兼办公室主任徐梓滢、教…… 刘雨欣 郑娅 王玥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校企携手启新程 产教融合谱新篇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与河南省标新立义

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助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4月24日下午,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与河南省标新立义科技有限公司举行校企合作签约暨授牌仪式。河南省标新立义…… 户煜阳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第二党支部开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会议

为进一步严明纪律规矩,持续深化作风建设,2025年4月24日下午,文法学院第二党支部在学院楼B207召开“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警示”专题会议,通过政策解读、案例剖析等形式,推动…… 马智慧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青春跃动,文法飞扬——2025年春季运动会圆满落幕

4月16日,新乡工程学院南校区体育场热闹非凡,2025年春季运动会盛大开幕。这不仅是一场体能和技巧的较量,更展现了学子们的青春风采与团队精神。开幕式上,国旗护卫队护送五星红旗庄严入场……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召开毕业生诚信感恩教育会议

为深入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强化毕业生的诚信意识与感恩情怀,助力他们更好融入社会,成长为兼具责任感与道德感的合格公民,文法学院于4月22日在学院楼报告厅召开毕业生诚信感恩教育会…… 冯冰雨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新乡工程学院文法学院召开毕业生诚信还贷教育大会

为帮助毕业生明晰助学贷款还款流程,保障个人征信安全,4月22日,文法学院于南校区学院楼报告厅开展了毕业生诚信还贷教育大会。本次会议由李嘉欣老师主持,25级毕业生到场聆听。会议中,李…… 李紫煊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从遵义出发,筑梦青春——红色精神的传承

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地弘扬遵义会议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5年4月…

红色基因永传承 青春接力长征行 ——遵义会议精神宣讲团赴大金山国防园学习

2025年3月5日,金陵科技学院“红色遵义·筑梦前行”大学生志愿宣讲团的10余名青年志愿者走进南京市溧水区大金山国防园,以“重…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

传承红色基因,不负历史使命——“澄园先锋”红色志愿宣讲团举办系列宣讲活动为传承红色基因,深化党史学习教育,4月23日,南…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考研大满贯宿舍413——夜灯长明照题海 青春共赴研梦来

以知识为舟以互助为桨在漫漫长夜里砥砺前行于浩瀚学海中并肩奋进用坚持书写青春答卷以协作铸就上岸奇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

五四薪火 聊传新篇-传媒技术学院主题朗诵献礼表彰盛典

为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月25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大礼堂举办…

最新发布

绵绵机杼声,浓浓鲁锦情
绵绵机杼声,浓浓鲁锦情大学生网1月17日电(通讯员:汤庆菲)鲁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山东妇女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契合鲁西南地区人民淳朴实在、热情率真品格的文化产物。鲁锦制作历史悠久,工艺复…
犁牛之子耕雅韵,教院学子拓新程
为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溯鲁韵儒风,育青衿雅志”实践调研团于1月12日踏入儒源文化集团,开启了一场以诗为媒的拓印实践之旅。在这场别开生面的体验中,学子们亲身感受了拓印技…
一抹靛蓝印花布,包裹浓浓沂蒙情
一抹靛蓝印花布,包裹浓浓沂蒙情大学生网临沂市1月16日电(通讯员:马敏)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手工纺织技艺中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始创于明代万历年间,已历经600余年的…
曲师学子三下乡:对话中国教师博物馆讲解团,探究教师文化传播新路径
中国青年网济宁1月16日电(通讯员王瑞珉)“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走进中国教师博物馆的展厅,最先映入…
簪百色鲜花,传非遗风采
簪百色鲜花,传非遗风采1月16日,集美大学“拾遗臻艺匠造芳华”实践队为了追寻福建泉州的非遗足迹,探索浔埔女的传统习俗,来到了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和泉州西街,亲身体验簪花围技艺,切实感受浔埔女的传统…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师恩
春晖指路,镌刻光阴;方圆之间,皓月千里。此程一去无归期,师恩杏雨须谨记。人民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他们躬耕不辍,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守教育报国初心,担筑梦…
青衿习儒学,笃行育未来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溯鲁韵儒风,育青衿雅志”实践调研团于1月13日齐聚曲阜师范大学教师博物馆,共同探寻教育的深厚历史与文化内涵。作为全国唯一的教师文化主题、师德教育特色的博物馆,曲阜师范大学教师…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生态文明宣讲进社区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贯彻落实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思想,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
曲园学子寒假行:墨香润心行,荟萃启初探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和学习儒家文化,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溯鲁韵儒风,育青衿雅志”实践调研团于2024年1月13日前往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孔子博物馆进行参观,实践调研团成员到第二展厅,该展厅以时间为轴,将孔…
曲园学子寒假行:教航启初探,儒风育新才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和学习儒家文化,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溯鲁韵儒风,育青衿雅志”实践调研团于2024年1月13日前往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孔子博物馆探寻孔子思想,了解儒家文化。实践调研团成员仿佛穿越到了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