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师学子三下乡:对话中国教师博物馆讲解团,探究教师文化传播新路径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睡个好觉

中国青年网济宁1月16日电(通讯员 王瑞珉)“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走进中国教师博物馆的展厅,最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大国良师的赞誉之词。为探究教师文化传播路径,助力教师文化发展,2023年1月初,曲阜师范大学“躬耕教坛铸师魂,强师筑基赋新能”实践队队员连线中国教师博物馆讲解团人员,记录中国教师博物馆传播教师文化的实践模式

自中国教师博物馆2018年成立伊始,讲解团便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讲解团成员面向全中国,讲述教师的故事。四年间,从无到有,积少成多,从不专业到专业,曲阜师大见证着这支队伍的不断成熟、壮大。现在,“高标准、高水平、高效率”早已成为他们的代名词。中国教师博物馆讲解团的成员,以学校师范生为主,在讲解过程中形成各专业与教师博物馆的良性互动,是一段互相成长的过程。

实践队员了解到要正式成为中国教师博物馆讲解团的一员,要进行多轮选拔。在这层层选拔之中,最被重视的便是“品行”二字。“最多的时候,我们的讲解员轮流上阵,一天进行了24场讲解。”20级讲解员李一婷回忆道。脚踩高跟鞋,身着西装,讲解员们却没有丝毫懈怠,也没有存在任何抱怨。“大家更多的是在反思自己的讲解是否有能更进一步的地方,而不是因为过程太累选择放弃,我想这就是良好的品行所带来的。”同样,选拔过程中也会穿插关于拓印、茶艺、礼仪等专业内容的培训。就这样,最终脱颖而出的人成为中国教师博物馆讲解团的正式的一员,在历经选拔的过程里,他们也渐渐摆脱青涩,从不成熟走向了成熟。

通过对话交流,19级讲解员杨福成回忆第一次正式承担讲解全馆的任务的场景:2020年9月份刚刚开学,中国教师博物馆将迎来第一批参观者。早上7点30分,他站在更衣室的衣冠镜前,整了整领带,深吸一口气,紧张的心情平静几分,脑海中是记忆了无数遍的讲解词,8点整,教师博物馆的大门准时打开,再次整了整领带,清了清嗓,开始了他的接待讲解工作。“这边为您展示的是四子侍坐雕塑,我们选取的是论语中最长也是最优美的一篇,孔子和自己的四位弟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坐而论道,问他们的人生志向……”进入教师博物馆一楼展厅——溯源问道后,讲解员娓娓道来孔子的生平与故事。

说着来到二楼名师堂展区,19级讲解员杨福成向实践队员讲述到“首先为您介绍的是时代楷模黄大年,他是战略科学家,他研究的领域用四个字概括,就是看透地球,他曾在英国长期担任高级研究员,在2009年响应国家千人计划,成为到东北发展的第一批人,展柜中向您展示的是黄大年生前服用的药品和使用的文具……”黄大年展厅作为中国教师博物馆的特色展馆,在开馆时由黄大年老师的开门大弟子亲手将他的奖杯抱进了馆中,这具有特殊的意义。

移步教师群像馆,接待过程中他发现大家似乎对这个展厅更加偏爱,他回忆到,一位老教师在这个展厅颇有感触,老先生说到自己参加教师工作三四十载,他没想到自己所在的普通教师群体会被人注意到,平凡的他们也可以出现在博物馆,教师博物馆的存是在致敬每一位平凡而又不普通的人民教师,呈现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时代教师群像。

来到教师之器展区,手绘地图让人眼前一亮,与现在的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广泛应用不同,像这样的手工教具还有很多……像戒尺、打手板、试卷筒、小黑板,手摇铃这些教具也会唤起一些老教师的早年记忆。一位古稀老人驻足在展柜前,望着手摇铃出了神。在后来的沟通中,老人讲到手摇铃将他带回了刚刚工作的时候,那时候,他们学校连手摇铃都没有,用锤子敲击三角铁作为上下课的铃声,但是他和同事们依然坚守在教育一线,他们是为乡村教育事业奉献的一批人。

“面向不同的受众,展品会自己说话,与参观者进行精神沟通,情感共鸣,我们在讲解与倾听中,做好接待工作,这也是教师博物馆讲解员的不同之处”,19级讲解员杨福成说道。

实践队员询问教师博物博物馆在教师文化传播发展过程中关注的目标以及做出的努力,20级讲解员李一婷讲述到:“这是中国教师博物馆的魅力:不只是讲解员讲述展品的历史与故事,而是展品与参观者的对话,中国教师博物馆是一个引起参观者共鸣,得到心灵慰藉的地方,打造的是教师共同的精神家园。”讲解团不局限于讲解,更是组织举办了“师德微话剧”等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走上台,她们变成支月英老师,在十几分钟的话剧内感受角色的跨越,多角色的切换。从“支姐姐”到“支妈妈”,再到“支奶奶”,挑战地不仅是化妆的同学,更是讲解员自身。角色的转变、年龄的跨度不断考验着他们,几分钟的间隙他们学会了快速适应角色。一次又一次的演出中,他们感受着教师的精神,也将这份精神传递给台下的观众。同样,师德微话剧《大地之子黄大年》也在每一届讲解员的创新下从零到一,再到无数。“从一部话剧到两部,四部,八部,从一场演出,两场演出,再到数十场,我们也从不专业实现了到专业的跨越,观众的共情更是让我们激动,短时间的组建、高标准的训练、坚持的付出让我们觉得一切没有白费”20级李一婷如是说。

每一台话剧虽然时间不长,但每一台话剧都聚焦人物的“动情点”,生动演绎了黄大年、朱敏才、孙丽娜、支月英、张桂梅等教师奉献自己、甘为人梯的故事。讲解员们生动的演绎,层层推进的剧情,让在座的每个人都沉浸于他们的报国梦想、教育理念及人文情怀之中,感受着优秀教师们立志高远,对祖国、对事业、对师生、对家人深沉而隽永的爱。一台话剧,一次对话,转化了身份,用立体、生动的舞台表现形式展现名师风范、讴歌师道精神。

在采访的最后,讲解员继续分享了团队成长经验。作为讲解员,讲解能力是重中之重。讲解团内部选择“老带新、传帮带”的传承模式,一代代讲解员接棒而行,形成独特的梯形结构。“我们以师道传承人的身份,在中国教师博物馆,赓续民族文化记忆,保护教育历史遗产,涵养教师精神家园;我们以当代师范生的名义,在国家师德教育基地,弘扬尊师重教传统,讲好名师大家故事,传播优良师德师风。”是誓言,也是每一位讲解团成员始终铭记在心的奋斗目标。

不断增厚的讲解员词、更加细致的换届选拔方式,不断改进的培训方式,从17级、18级的同学见证了教师博物馆团队从无到有,到19级的讲解员将讲解团从小做到了大,在20级、21级的讲解员手中仍不断发展,形成现在的“高标准”、“高水平”、“高效率”的讲解员团队。讲解团成员共同努力,代际相传,不断提高讲解能力和水平,以讲解为根基,提升讲解团水平。与此同时,讲解员个人也实现了从受众到参与者再到传播者身份转换。

从古至今、中外皆有,从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宗旨等方面徐徐道来教师鼻祖孔子的伟大事迹,详细讲述教师称谓、教师职责的演进、现代教材的萌芽、产生、统一、变革以及发展史等,依次讲述中外史上著名的教育学家以及群像馆中的优秀教师典范。全体讲解员秉承“讲好教师故事,传播教师文化”的宗旨,热情地为来访观众提供讲解服务,努力展现孔子家乡大学学子的风采。讲解员团队从最初的懵懵懂懂,到参与讲解工作,扩展六艺活动,再到现在的“向外发声”,来自不同的学院的讲解员共商共建共享中国教师博物馆,努力让教师文化走进民众、走向世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813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保险责任行 实践致青春:江西师大学子下乡进行保险宣传及调研

为响应十九大号召,坚持“大扶贫”的格局,深入了解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农村发展状况,传递保险惠民好声音,8月12日,江西师范大学“致青春”文化艺术服务团的队员们走进海会……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艺”路坎坷 青春不忘:江西师范大学“致青春”文化艺术团抵达海会镇

为提高留守儿童的艺术修养,丰富其暑期生活,推进乡镇基础艺术教育的发展,8月11日上午9点,江西师范大学“致青春”文化艺术团全体师生出发前往庐山市海会镇开展艺术支教、文化调研……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服务提升自我,实践筑起希望

7月9日至7月15日,江西师范大学三院联合“七彩假期”教育关爱服务团在南昌市湾里区太平镇狮峰学校开展了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并在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形式多样……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助力乡村振兴,共建美丽中国

7月14日至20日,江西师范大学城市建设学院2018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18名大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以“助力乡村振兴,共建美丽中国”为主题,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三下乡:驻守灵秀车盘,携引稚童晤自然

7月23日下午4时许,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第四届江西省大学生环教营(下文简称“四环”)抵达上饶市武夷山镇车盘村,开展为期十五天的环境教育系列……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放飞青春梦想 追寻历史文化

盛夏的八月,刺蛰的阳光照射在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脸上。8月11日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暑期实践队队员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海会镇,用青春与热情展开暑期三下乡社……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长城悬臂护家国,嘉峪城关连丝路

忠诚守护着中华民族的万里长城,传播着中华文明的丝绸之路,在华夏版图上蜿蜒向西,终在河西走廊山脉之间的甘肃嘉峪关上交汇。7月14日,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普及丝路文化,助推美丽陇……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东方艺术明珠的呐喊:倾听壁画的声音

丝绸之路,这一跨越千万里、连接东西文化的长廊,展示着数千年人类文明交融的历程。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不断深入,位于古丝绸之路黄金地段的敦煌更是受益良多,而敦煌莫高窟,则……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心语为墨,筑梦成歌

在心灵的幽深处,有一片梦幻的净土,那里的话语如星子般闪烁,等待着被描绘成璀璨的画卷。“心语汇梦”志愿服务活动,恰如一…

树达学院开展“保护母亲河,我是河小青”志愿活动

学院青工部、青发部开展“保护母亲河,我是河小青”志愿活动(通讯员黄颖曦彭湘)11月23日上午,我院文法系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政青春,惠社区”:公管院学子深耕养老志愿服务

随着“政青春,惠社区”养老志愿活动的持续推进,公管院的学子们再次深入社区,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对老年人的关怀与服务。本周…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公管院学子社区服务成效显著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项目实施以来,社区居民的满意度显著提升,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得到了大幅改善。公管院学子们的专…

公管院学子社区助理服务显成效,居民满意度攀升

在推动社区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征途上,公管院的学子们正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他们以社区助理志愿者的身份,将…

最新发布

集思广益再出发,曲师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团队召开第一次线上会议
中国青年网济宁1月15日电(通讯员朱全森)为充分发挥师范生、学科专业等优势,将理论所学付诸教学实践,2024年1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寒假社会实践队伍“躬耕教坛铸师魂,强师筑基赋新能”团队召开…
绵绵机杼声,浓浓鲁锦情
绵绵机杼声,浓浓鲁锦情大学生网1月17日电(通讯员:汤庆菲)鲁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山东妇女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契合鲁西南地区人民淳朴实在、热情率真品格的文化产物。鲁锦制作历史悠久,工艺复…
犁牛之子耕雅韵,教院学子拓新程
为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溯鲁韵儒风,育青衿雅志”实践调研团于1月12日踏入儒源文化集团,开启了一场以诗为媒的拓印实践之旅。在这场别开生面的体验中,学子们亲身感受了拓印技…
一抹靛蓝印花布,包裹浓浓沂蒙情
一抹靛蓝印花布,包裹浓浓沂蒙情大学生网临沂市1月16日电(通讯员:马敏)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手工纺织技艺中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始创于明代万历年间,已历经600余年的…
巧夺天工,绣出文化瑰宝
巧夺天工,绣出文化瑰宝大学生网即墨区1月16日电(通讯员:尹嘉伊)在1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实践队寻文曦光队前往青岛市即墨区即墨花边博物馆,参观品种繁多、用途广泛、绚丽多姿的“即墨花边”。即墨花边博物…
簪百色鲜花,传非遗风采
簪百色鲜花,传非遗风采1月16日,集美大学“拾遗臻艺匠造芳华”实践队为了追寻福建泉州的非遗足迹,探索浔埔女的传统习俗,来到了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和泉州西街,亲身体验簪花围技艺,切实感受浔埔女的传统…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一朝沐杏雨,一生念师恩
春晖指路,镌刻光阴;方圆之间,皓月千里。此程一去无归期,师恩杏雨须谨记。人民教师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未来,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他们躬耕不辍,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守教育报国初心,担筑梦…
青衿习儒学,笃行育未来
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溯鲁韵儒风,育青衿雅志”实践调研团于1月13日齐聚曲阜师范大学教师博物馆,共同探寻教育的深厚历史与文化内涵。作为全国唯一的教师文化主题、师德教育特色的博物馆,曲阜师范大学教师…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生态文明宣讲进社区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贯彻落实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思想,提高公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和…
曲园学子寒假行:墨香润心行,荟萃启初探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和学习儒家文化,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溯鲁韵儒风,育青衿雅志”实践调研团于2024年1月13日前往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孔子博物馆进行参观,实践调研团成员到第二展厅,该展厅以时间为轴,将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