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要认真回顾走过的路,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继续走好前行的路。”传承是发展的根与茎,发展是传承的花和果,非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地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唯有薪火相传,才能生生不息。临沐柳编作为中国传统手工技艺,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临沐更是被誉为“中国柳编之都”。为深入了解柳编这一非遗文化的形式与内涵,以及临沐如何通过柳编实现乡村振兴,今年寒假,我有幸成为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筑梦乡村熠青春”社会实践队的一员,深入山东临沂市临沐县开展实地调研,探求当地“柳下共富梦”的实现。
“一把锥子一把剪,马扎一坐搞柳编”。在历史的长河中,临沐柳编技艺远近闻名,据史记记载,临沐柳编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在清朝时期就已经有数量可观的编织品销往全国各地,临沐人民用自身的聪明才智,潜心发展技艺,不断创新编制产品,用柳条编织日常生活用品,如筐蓝,簸箕等,柳编技艺逐渐炉火纯青。而到今日,以柳编代表性传承人杨进邦老先生为首,在传统的柳编技艺上开拓创新,不断探索新材料、新编法、新工艺、新造型、新用途,柳编产品不再局限于过去的生活家什,而是拓展出柳编宠物筐、装饰画、摆件等形态精美、款式多样的新品种,打开了新的市场大门,远销海外。
图为当地村民在编织杞柳。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鞠欣洁 摄
漫步于临沐县,杞柳种植基地分布左右,不免想象出春季柳条抽芽,新芽吐翠,夏季白绿相间,斑驳芬芳,亦然一副令人心旷神怡的好景色。而每当大暑来临,正是柳条收获的好时节,田间地头、大街小巷的柳条,不仅成了村边一道斑驳的风景,更是当地村民致富增收的“金条”。在与当地柳编师傅们交流的过程中,提到:“走东北,下江南,不如在家编花篮……”,这首为临沐县当地人民广为流传的民谣,也正是柳编产业在临沐兴旺发展的真实写照。据政府工作人员介绍,在临沐,不论男女,上至八九十岁的老人,下至三四十岁的青年人,大都会干柳编这种“巧活”,正所谓“家家种柳,人人编筐,春夏秋冬,四季不闲”。他们视柳编为大自然的馈赠,深切的希望柳编技艺得以传承创新并发扬光大。
图为当地村民在向队员介绍柳编。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鞠欣洁 摄
柳编作为传统手工技艺,难得的、具有无可替代的唯一性的精品,同时也是脆弱的、易于流失的。柳编产品制作时间长,技艺要求高,效益较低,因此在走访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地年轻人回乡从事这一技艺的比重与意愿并不高,绝大多数从业人员以中老年人为主。而临沐县政府则抓住了“中国柳编之都”这一抓手,将柳编技艺与互联网紧密结合,建成特色产业化集群,形成了一二三产融合、全产业链共同发展的柳编新产业生态圈,深化柳编企业的自主品牌,同时推进宣传展览馆,落实柳编文化产业交易会等,与文旅融合,与新锐接轨,与数字共舞,奋力开启柳编产业兴旺繁荣的新篇章。
小柳条发展成大企业,临沂柳编从田野巷陌中“走出来”,在数字世界“活起来”,传承与发展的生命力就蕴藏在人们的看见、了解与热爱中。小小柳条,一横一竖,一编一织,也能挑起乡村振兴的“大梁”,实现“柳下共富梦”。
图为实践队全体队员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鞠欣洁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85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