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一横一竖,织出柳下共富梦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鞠欣洁

“我们要认真回顾走过的路,不能忘记来时的路,继续走好前行的路。”传承是发展的根与茎,发展是传承的花和果,非遗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地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唯有薪火相传,才能生生不息。临沐柳编作为中国传统手工技艺,正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临沐更是被誉为“中国柳编之都”。为深入了解柳编这一非遗文化的形式与内涵,以及临沐如何通过柳编实现乡村振兴,今年寒假,我有幸成为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筑梦乡村熠青春”社会实践队的一员,深入山东临沂市临沐县开展实地调研,探求当地“柳下共富梦”的实现。

“一把锥子一把剪,马扎一坐搞柳编”。在历史的长河中,临沐柳编技艺远近闻名,据史记记载,临沐柳编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在清朝时期就已经有数量可观的编织品销往全国各地,临沐人民用自身的聪明才智,潜心发展技艺,不断创新编制产品,用柳条编织日常生活用品,如筐蓝,簸箕等,柳编技艺逐渐炉火纯青。而到今日,以柳编代表性传承人杨进邦老先生为首,在传统的柳编技艺上开拓创新,不断探索新材料、新编法、新工艺、新造型、新用途,柳编产品不再局限于过去的生活家什,而是拓展出柳编宠物筐、装饰画、摆件等形态精美、款式多样的新品种,打开了新的市场大门,远销海外。

图为当地村民在编织杞柳。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鞠欣洁 摄

漫步于临沐县,杞柳种植基地分布左右,不免想象出春季柳条抽芽,新芽吐翠,夏季白绿相间,斑驳芬芳,亦然一副令人心旷神怡的好景色。而每当大暑来临,正是柳条收获的好时节,田间地头、大街小巷的柳条,不仅成了村边一道斑驳的风景,更是当地村民致富增收的“金条”。在与当地柳编师傅们交流的过程中,提到:“走东北,下江南,不如在家编花篮……”,这首为临沐县当地人民广为流传的民谣,也正是柳编产业在临沐兴旺发展的真实写照。据政府工作人员介绍,在临沐,不论男女,上至八九十岁的老人,下至三四十岁的青年人,大都会干柳编这种“巧活”,正所谓“家家种柳,人人编筐,春夏秋冬,四季不闲”。他们视柳编为大自然的馈赠,深切的希望柳编技艺得以传承创新并发扬光大。

图为当地村民在向队员介绍柳编。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鞠欣洁 摄

柳编作为传统手工技艺,难得的、具有无可替代的唯一性的精品,同时也是脆弱的、易于流失的。柳编产品制作时间长,技艺要求高,效益较低,因此在走访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当地年轻人回乡从事这一技艺的比重与意愿并不高,绝大多数从业人员以中老年人为主。而临沐县政府则抓住了“中国柳编之都”这一抓手,将柳编技艺与互联网紧密结合,建成特色产业化集群,形成了一二三产融合、全产业链共同发展的柳编新产业生态圈,深化柳编企业的自主品牌,同时推进宣传展览馆,落实柳编文化产业交易会等,与文旅融合,与新锐接轨,与数字共舞,奋力开启柳编产业兴旺繁荣的新篇章。

小柳条发展成大企业,临沂柳编从田野巷陌中“走出来”,在数字世界“活起来”,传承与发展的生命力就蕴藏在人们的看见、了解与热爱中。小小柳条,一横一竖,一编一织,也能挑起乡村振兴的“大梁”,实现“柳下共富梦”。

图为实践队全体队员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鞠欣洁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85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理解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系列活动。2022年1月21日,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 聽说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会

为进一步引导广大民众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坚定政治立场、坚守理想信念,山东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组成宣讲队,积极开展系列宣讲活动。1月27日,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 聽说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查看全文 >>

研支团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团 高萁

为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彰显山大精神,展现山大担当,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组成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队,于2022年1月27日下午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活动精神宣讲,高萁作为…… 聽说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查看全文 >>

凝聚思想共识,激发奋进力量

为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彰显山大力量,展现山大担当,山东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暨普法宣传宣讲会于1月24日在线上召开,本次宣讲会由山东大学第24届研究生…… 李芸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查看全文 >>

为新时代赋能,为中国梦续航

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理解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山东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于1月26日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本次宣讲由山东大学第24届研…… 代李蓉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开展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

为加强中小学生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认识,山东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于1月27日展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活动,山东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叶清源担任本次宣讲的主讲…… 叶清源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第二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普法宣讲活动顺利开展

为进一步加强对乡村群众的普法教育,加深广大群众对《民法典》的认识和理解,在普法教育中彰显山大力量,1月20日,山东大学第二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张琪悦以线上的形式,向吉林省磐石…… 聽说 山东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经纬班“经疫寻英”社会实践宣讲团实践调研活动顺利完成

8月25日,山东大学经纬班“经疫寻英”社会实践宣讲团顺利完成采访调研活动。从线上开会讨论、明确分工任务,到成员积极寻找优秀抗疫工作者,进行线上、线下采访,再到编汇采访素材,形成…… 聽说 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天佑关注 | 自动化学院承办 “青韶织锦 绘艺境 青春华彩绽校园” 第六期大学

暮春四月,暖风裹挟着花香漫过八教回音壁的檐角,一场汇聚青春活力与艺术魅力的盛宴在此绚丽启幕。4月26日,由自动化与电气工…

兰州交通大学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圆满落幕

4月26日晚,兰州交通大学时代广场流光溢彩,热闹非凡,第三十三届“校园十佳歌手”总决赛在万众期待中盛大开启。本届比赛以“…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英教逐梦,实习砺行|外国语学院师范生实习纪实(

一、观摩悟教:于细节处见真章初入实习校园,走进优秀教师的英语课堂,方知“纸上得来终觉浅”。授课教师以流利的英文创设沉…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研途领航・筑梦同行”考研经验交流座谈会成功举

为有效帮助我院学子全方位提升考研备考效率,新乡工程学院“言·智行”学风建设工作室于4月25日下午南北校区同步组织了“研途…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举办学习经验交流会——助力学生成长

4月2日下午,在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菲华楼A203教室闽南科技学院学海社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经验交流会。此次活动以“学海…

最新发布

博物馆的未来:发展前景与挑战
曲阜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博物寻根调研队在2024年1月10日抵达日照博物馆及莒州博物馆进行调研活动。团队成员在藏品中体悟古人智慧,了解作为“礼仪之邦”的深厚的礼仪文化,根据藏品附带的解释,最开始古人制作的…
描绘发展蓝图,吹响振兴号角
2024年1月22日,大学生团队的寒假调研项目«乡村振兴»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潘塘街,他们带着线下问卷,旨在了解当地居民对乡村振兴的认知程度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对当地发展的影响。据了解,曾经的潘塘街,是一个…
循法守法,笃行不怠
中国青年网潍坊1月16日电(通讯员李子硕)为更好了解市民对法律了解情况,加强法律宣传,让更多人因法受益,学会拿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循法笃行”实践队队员返回家乡进行法律知晓情况调研并进行普法宣…
支点希望,边拓视野
为展现师范学生专业充分发挥师范生、学科专业等优势将理论所学付诸教学实践,在就近、方便的原则下开展师德涵养、教学实践、实习见习等教育实践活动。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某实践团队的实践队员开展实践教育…
非遗破茧,柳编蝶变
中国青年网潍坊1月17日电(通讯员鞠欣洁)寒假,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筑梦乡村熠青春”社会实践队以“柳编”为实践对象在山东临沂市临沭县展开实地调研活动,实地考察临沂的柳编工艺,了解在新时代背…
曲园学子三下乡:览黄河涤文魂,习乡贤承文脉
黄河文化是中国黄河流域的文化遗产,代表中华文明的发展和繁荣。乡贤文化则是中国传统社会中广泛传承的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强调乡土情怀、家国情怀、亲民情怀和奉献精神,注重乡风文明传承和社会公益事…
曲园学子三下乡:山楂红乡野,乡贤促振兴
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乡村振兴不仅关乎农村的经济发展,更涉及乡村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全面提升。在这个过程中,乡贤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挖掘乡贤文化对乡村振兴战略发…
与法同法,社会和谐
中国青年网潍坊1月19日电(通讯员李子硕)法律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和保障。为进一步加强居民的法律意识,引导居民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循法笃行”实践队队员在社区开展了普法宣传活动,以问卷调查及…
网络发展,惠泽你我
为调研社区信息化水平,普及宣传计算机网络知识,帮助社区居民跟紧信息化时代的步伐。2024年1月18日,计算机学院“数字巡逻,青年先锋”社会实践队进行会议探讨,最终来到潍坊市恒盛社区,多措并举,广泛引导…
修复乡村生态:下元一村
下元一村发展生态农业,采用有机耕作、轮作休耕、绿色种植等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模式,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采取友好的耕作方式,提高土壤质量和农产品的品质安全。制定水资源管理规划,禁止在水源地内进行砍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