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梁子黑陶文化,揭示千年艺术底蕴
中国黑陶承载着千年文明的历史沉淀。其起源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已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最初,黑陶器主要用于日常生活,如储存粮食、盛水器皿等。随着时间的推移,黑陶逐渐演变为一门高度艺术化的工艺,融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审美风格。2024年1月24日,“激活时代春水,焕发非遗新生”社会实践队踏上了一场富有意义的实践之旅。他们来到了山东省德州市德城区,深入探访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探寻着这片土地丰富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魅力。这次实践活动旨在唤醒时代的春水,让非遗文化在新的生命中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
图1 实践队员在标识牌旁
图2 实践队员在入口处
经过这次博物馆的参观,队员们充分了解到黑陶的作用。首先,黑陶具有实用功能,初始阶段,黑陶器主要被用于实际生活需求,如储存食物、盛水、烹饪等,其坚固耐用的特性使其成为古代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器具。随着文明的演进,黑陶逐渐超越了实用层面,融入了文化领域,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之一,通过黑陶,人们传承着古老的艺术技艺,延续着文化的脉络,使其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此外,黑陶还是一种独特的审美艺术,其精美的雕刻和独特的黑色调赋予陶器以艺术品的氛围,使其成为古代陶艺的杰出代表,黑陶的美不仅体现在其实用价值上,更体现在它所蕴含的文化和艺术价值上。
实践队员们深入了解了黑陶的制作过程,从原料准备、制胎、雕刻装饰、干燥和修整、烧制,每个步骤都展现了陶艺师的精湛技艺,以及这项传统工艺的深厚文化底蕴。黑陶选用的泥土来自于黄河下游冲积平原,是黄河在其流经的过程中所携带的大颗粒泥沙沉入河底,经过不断冲刷,流至其下游,因此它的深层泥土土质特别细腻、无沙、且粘性大,而且富含多种矿物元素,在烧制中能产生纯黑均匀质感,适合于黑陶制作。泥土取出后经晾干,后用纱布过滤制成泥坯,经过手工拉坯造型后,用贝壳反复压光,直到陶坯表面密度增加,光滑如镜。再以特制的雕刻工具运用线雕、浅雕、深雕、镂空等技法,手工雕刻出绚丽神秘的图案。然后给黑陶作品安装耳、环、鼻、腿等配件。
黑陶表面所呈现纯净的黑色,是以独特的无釉无彩碳化窑变的古老工艺烧制而成的。出窑后就是浑然天成,不再做任何处理,其外观效果黑如漆、亮如镜。在器物烧成的最后一个阶段,加入大量柴草,封闭窑门与烟囱,产生大量碳素。有意让烟熏黑,而形成的黑色陶器。它是继彩陶之后,中国新石器时代制陶业出现的又一个高峰。
图3 实践队员在馆内
通过深入实践,队员们亲身体验了黑陶制作的方方面面,促使了对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刻理解。他们的参与不仅是对传统手工艺的尊重,更是对文化传承的赞同,有助于弘扬这项古老而宝贵的工艺。通过走访博物馆、了解历史、体验制作过程,队员们深刻感受到非遗文化对社会的重要性,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责任心。通过参与实践,年轻一代与古老的黑陶传统形成了跨时代的连接。这种连接不仅在技艺传承上有所体现,更在心灵层面建立了起承传承的纽带,使古老的文化得以在当代焕发新的生机。
撰稿人:崔杰
实践队:“激活时代春水,焕发非遗新生”队
审核老师:纪玉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598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