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青岛1月20日电(通讯员 张琳)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长期的、必然的社会问题,其在我国经济社会结构中处于“弱势”地位。2023年8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是1550.56万。这冰冷地数字背后是1550万个16岁以下、连续三个月以上由农民父母托留在户籍地家乡,通过父、母单方或其他亲属监护的少年儿童。而他们普遍学习环境差,学习成绩偏低;心理方面普遍欠良好;自我约束能力较弱等等。同时,有关养老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社会将面临家庭功能弱化、养老服务支付渠道不足、医疗照护需求攀升、农村养老服务少供给供短缺给、城市养老服务结构失衡等问题。为深入探究留守儿童与养老的现状,建设人文关怀服务体系,传递爱与温暖,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携手同行”实践团前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通济街道进行实践。
本次实践活动采用调查问卷+线下走访的形式开展,走进周边社区深入了解留守儿童与老人的生活现状与困难,并通过实践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反映,提出建议与解决方案。
制作调查问卷,了解具体现状
要传递爱与温暖,建设留守儿童与养老人文关怀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健康发展,知晓群众对其现状的了解性颇为重要。1月17日,社会实践队员围绕留守儿童与养老问题精心制作并发放了调查问卷,问题包括留守儿童与养老问题产生的原因、对其自身造成的影响以及需要采取的措施等等。
进行实地走访,传递爱与温暖
综合调查问卷及网上搜集资料所反映的现状与问题,他们积极协商、制定计划、安排分工进行实践。1月19日,时间队成员前往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通济街道宝龙坊子街小区西区进行实地走访。在走访过程中,各队员感受颇深。在周边的环境中,有着不下少数的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同时存在着日益凸显的养老问题。在与留守儿童交流的过程中,他们意识到,留守儿童与空巢老人中的大多数有着性格柔弱内向、自卑心理障碍、孤独无靠等心理问题。而且由于长期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在走访老人的时间里,实践队成员深切感受到了他们对外出打工子女的想念。大多数的空巢老人没有智能手机,靠一台电视了解外界的消息。他们期盼收到子女的电话,他们盼望子女的归家。长期与子女分离也造成了养老问题。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靠子女养老这条路也越走越窄。生活观念不同、婆媳矛盾、教育理念差异、生活习俗迥异等问题让亲情甚至成为包袱。养老成为一大难题。
图为走访老人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琳 供图
动员社会力量,构建有效人文关怀服务体系
对于此,仍需政府与社会的大力帮扶,决不可置身事外、袖手旁观。对于情况日益改善的留守儿童,首先需要全社会充分认识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其次,要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如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加大教育部门和学校关爱保护力度,推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等等;再者,要从源头上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如为农民工家庭提供更多帮扶支持、引导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等等;对于日趋严重的养老问题,首先,政府要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养老金水平,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其次,需要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积极参与到养老服务中,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疏导、社区活动等多种服务。
一个健康的社会首先是儿童能够健康发展的社会。这里的儿童,不仅包括城市的孩子,还包括更广袤的乡村那些与父母分离、孤独而倔强成长的留守儿童。安享幸福美满的晚年生活,是每位老年人的期盼,也是每个家庭的关切。
图为社会实践队员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琳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05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