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寻石刻秘密,挖掘文化价值 ——桂南石刻栖枝队参加社会实践调研

来源:广西师范大学 作者:王勉 李柱梅

探寻石刻秘密,挖掘文化价值

——桂南石刻栖枝队参加社会实践调研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赓续文化血脉,增强文化自信,加强桂南地区石刻文化保护,继往开来,推陈出新,让文化自信深深根植于每一个青年人心中。2024年1月11至12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桂南石刻调研栖枝队赴钦州市灵山县进行社会实践调研,考察石刻保护情况,推动石刻文化传承,实事求是,多方求访,力求真实还原桂南石刻保护状况,探寻未来发展前景。

1月11日,调研团队前往灵山中学和六峰山两地进行实地考察。来到灵山中学后,致力于三海岩石刻保护的钟金燕老师和赵菁如老师热情接待了调研团队。首先,由钟老师向调研团队简单介绍了三海岩摩崖石刻的相关保护情况。三海岩地处灵山中学内部,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但由于有关部门前些年缺乏保护意识,石刻保护措施做得并不到位,甚至为追求经济效益,允许剧组于三海岩内拍摄电视剧,其中包含焚烧、打孔、架设物品等不规范做法,给石刻造成了较大破坏。近些年来,随着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三海岩摩崖石刻的价值,逐步开展石刻保护抢救工作,钟老师便是其中之一。在她的带领下,灵山中学语文组老师将三海岩摩崖石刻之中的诗词整理成书本,并将之运用于本校教学之中。这样,不仅增长了学生的诗词赏析能力,而且传播了本土文化,给学生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家乡文化印记。“最起码要让学生们知道三海岩里面有什么,了解它的文化,而不是单纯把它当做一个风景。”这位有着深刻文化传承意识的优秀教师强调。尽管她对此已经做出了许多工作,但她依然表示,自己工作太忙,做得还不够,在未来,她希望能够更加充分地运用这份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

接着,对三海岩摩崖石刻有过相关研究的赵老师从内容、保护、发展等多方面为团队成员进行了详细介绍。三海岩最初由宋人陶弼发现并为之命名作序,后明人翁璞将此序写成书法刻于洞穴入口。自此,这一山清水秀之地便成文人圣所,每有贬谪失意文人来此游山玩水,散心解郁,写下诗篇刻于墙上以纾解心中苦闷,展露自身抱负。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岳飞第三子岳霖所作诗刻《过灵山叙怀》,此诗展现了诗人对自身身世不幸的沧桑之情,又抒发了他壮志未酬,自愧于民的感慨。赵老师表示,三海岩摩崖石刻不仅展现了深厚的文化价值,亦有丰富的历史内涵等待后人挖掘。

随后,赵老师向调研团队介绍了三海岩摩崖石刻保护方面的措施和不足。由于三海岩地处学校内部,位置特殊,客流量较少,来访者多为学生,故保护工作主要由学校开展。学校通过集会宣传、班级教育,让学生知晓三海岩摩崖石刻价值,生发敬仰之心,以此来减少学生乱涂乱画行为。与此同时,各个教研组也在积极寻找三海岩石刻与课堂内容之间的可结合之处,取得了一定成效,例如,语文教学组将诗刻运用于教学之中,书法教学组将三海岩石刻之中的书法文化与课程内容相结合。但赵老师亦表达了她对石刻保护的担忧,她表示,由于政府财政力度的不足,不能够对三海岩石刻进行充分地保护。后人打印拓片时在原石刻上留下了黑色的墨痕,对之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一些石刻裸露在外为自然所风化,字迹已有些许模糊。“风化、植物生长……这些自然破坏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能做的只是让它们尽可能保存地更久一点”赵老师指出了三海岩摩崖石刻的保护困境,“但有些地区已开发3D技术将石刻进行永久保留,希望未来也能够将此技术运用到三海岩石刻上。”

1月11日下午,在结束了灵山中学的考察后,调研团队来到了六峰山。相较于三海岩摩崖石刻,六峰山石刻较少,分布较为零散。六峰山作为当地文化旅游胜地,尽管时处工作日,来往游客依然络绎不绝,巨大的人流量使得石刻保护工作难以开展,石刻本身也遭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调研团队注意到,一些石刻上的字迹不仅难以辨认,且有着游客随意涂刻的痕迹。然而,后人也对六峰山石刻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复,其中“南天一最”“人寰胜地”等石刻曾在文革时期为水泥所封存,但后人对之进行了修刻,使其得以重见天日。

1月12日上午,调研团队赴灵川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进行调研。在询问到关于文旅部门在灵山石刻保护方面的有关措施时,江静股长表示,三海岩作为一个区级保护单位,文旅部门据此设立了保护牌、管理单位。但由于三海岩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主要由灵山中学和博物馆共同管理。除此之外,江静股长向调研团队展示了《文物安全信息员协议书》,该协议表明,文旅部门特别设立文物安全信息员一职,负责每两周对负责巡查的文物保护单位巡查一次,并将巡查情况报备所属辖区文化部门。

接着,江静股长基于文旅部门的保护工作,对石刻保护研究提出相关建议。首先是寻找专业人士发掘其中的文化并对之进行整理,同时要对所整理内容进行宣传,让大众了解石刻,提升民众石刻保护意识。其次,近年来逐渐兴起研学热,可以把它作为一个研学基地推广出去,邀请专业运营团队来进行设计、策划和宣传,增加该地知名度,学习该地文化。另外,向有该方面成功经验的县市学习也是必不可少的。

最后,江静股长提到了三海岩摩崖石刻保护上的困难。她强调了三海岩位置上的特殊性,因其处于学校内部,若过度开发会影响其正常教学秩序,文旅部门难以过度干涉。在三海岩保护和修复方面,目前灵山县并不具备修复能力,需要通过招标专门的机构来进行修复,资金也是其中一个重大问题。

1月12日下午,调研团队来到灵山县博物馆,考察灵山石刻在博物馆之中的留存情况。调研团队注意到,博物馆整体分为三海岩摩崖石刻和县境内石刻、碑刻两部分,虽只节选其中部分石刻,但每副石刻拓印清晰,其下皆有作者、地点、内容的详细介绍,叙述详实,清晰明了,来者可据此感受灵山石刻整体面貌。调研团队认为,灵山博物馆是保存石刻内容,宣传石刻文化,提升民众石刻保护意识的一个重要渠道。

走出知识之塔,感受生活万千,扣响时空之门,揭开千年面纱。本次赴灵山县进行实地调研,调研团队切身体会到了桂南石刻保护现状,认识到了学校、政府、博物馆等多方所作出的努力,及其现有的保护困境和不足之处。弘扬传统,继往开来,三海岩石刻是一座巨大的文化宝库,还有着无数优秀内容亟待后人发掘,以三海岩为例,加强桂南石刻保护研究,寻找桂南石刻发展前景,通过多渠道、多维度的方式提升石刻知名度,让桂南石刻优秀文化得以代代相传,熠熠生辉。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桂南石刻调研栖枝团队 文/王勉 李柱梅 摄/檀周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31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在香榧苗圃中学习

为探究崂山村高质量发展转型之路并发掘其特色香榧产业的示范作用,2020年7月5日,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在玲珑街道的…… 沈晓帆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访崂山文化,感淳朴乡风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中“乡风文明”的深刻内涵,助力乡村振兴,7月6日,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玲珑街道…… 钱思源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探小山村村貌之变

为响应乡村振兴发展和精品村建设等新的时代热点,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团按计划,于2020年7月5日,兴致勃勃地走进崂山村,打算对它的“村…… 郦千喜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希望的山村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七月,浙江农林大学“探崂山蝶变,索乡村振兴之路”社会实践团赴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开展暑期调研实践。车子在村里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行驶,纵目望去,两旁齐列的桃……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小山村蝶变的背后,是这样一群人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从崂山蝶变中探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背景下,曾经经济基础薄弱、脏乱差典型、几乎是街道最落后的村,经过短短几年,就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的崂山村,是如何实现的?浙……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发挥专业优势助乡村振兴,浙农林学子在实践中成长

宁静田园,悠然崂山。浙江省临安区玲珑街道崂山村,经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了一个小山村的蝶变,成为了街道先进样板村、跻身精品村建设行列。早期村里开始的特色香榧产业,这些年发展形势…… 沈欣雨 浙江农林大学林生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怀古追今,重走革命足迹——河海大学学子探访苏州新四军太湖游击支队纪念馆
2024年1月18日,苏中苏南红色之旅实践团以成员李雪实地前往苏州,其他成员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参观的方式,深入探访了新四军太湖游击支队纪念馆——一座寄托着革命先烈丰功伟绩的历史圣地。这座纪念馆向我们展示…
曲阜师范大学——“筑梦沂乡”实践队召开第一次线上会议
2024年1月21日,曲阜师范大学“筑梦沂乡”实践队召开第一次线上会议。本次会议由实践队队长石宇涵主持,实践队全体队员积极参会。本次会议以线上方式举行,旨在向团队成员明确“筑梦沂乡”实践队的实践主题、…
乐善之本、 助人为快、会聚爱心、共创未来
中国青年网临沂1月31日电(通讯员曹子薇柴常红)作为一名师范生,我觉得我绝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书本,学习理论知识。同时,更要注意实践能力的培养。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实践能力强的,能迅速完美的解决问题的人才…
传中华优秀文化,扬尊师重教之风
为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教师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以及他们对学生们成长的重要影响。通过组织此次实践活动,希望能够表达对老师们的感激之情,并向他们传递心意和关怀。曲阜师范大学“春风化雨恩,启航…
曲园学子三下乡:一户一田促发展,乡村振兴勤致富
为深入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状况,山东省当地农户对“一户一田”政策了解情况,在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的指导下,探求农村致富新道路,减小“一户一田”政策未来在山东省内推行实施所遇到的阻碍,曲阜师范大学…
理论学习怎么学?
作者:郭曼婷编者按:第22期《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文章强调,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培植我们的精神家园…
大学生国家资助政策宣传
本人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2023级机工233学生。在进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因家庭经济情况不太好,我递交了贫困生认定的申请书,因为确实想为家庭减轻一些负担。为了递交这份申请书我也是鼓起很大的勇气,做了…
守护碧水蓝天,共绘社区美好画卷
守护碧水蓝天,共绘社区美好画卷环境对社区至关重要,它是居民生活的基础,影响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优美的环境能促进居民身心健康,增强社区凝聚力。环境也是社区文化的重要载体,彰显社区的独特魅力。随着…
走进山东博物馆,览文物的一封家书
山东博物馆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现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山东省博物馆拥有丰富的馆藏,包括文物、艺术品、历史文献等,涵盖了山东地区的历史、文化和艺术。博物馆的展览分为…
回归乡村,共建未来
寒假即将到来,作为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返乡的时刻,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支持家乡的振兴发展。乡村振兴是国家的重要战略,也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为此,我们发起了寒假“返家乡”乡村振兴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