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法治使文物焕彩,法治使文明璀璨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郑锦扬

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基石,法治为文物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我国有一系列关于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等,这些法律法规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规定了文物保护的范围、标准、措施和责任等,确保了文物保护工作的有序进行。同时,法治也保障了文物保护工作的实施,对于违反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进行处罚和追究责任,有效地保护了文物的安全和完整。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文物是历史最好的见证者,是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赓续文明根脉,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深厚根基。为探索文旅融合背景下运城市古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情况,2024年1月30日,在指导老师陈鑫、李梅的指引下,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追风拾野”社会实践队在淄博市博物馆开展了实践活动。

在博物馆讲解员的讲解下,实践队成员对馆内文物进行了更深入的了解。淄博作为齐文化的发源地,历史底蕴深厚。五千年前,人们在这里烧制黑陶,巨石文明于此眺望远方。春秋时,曾参于此从师孔子,有宗圣之名流传。诸葛亮在此耕读,后来避乱南下去了荆州。兰陵萧氏、琅琊颜氏、东海郯徐氏、蒙阴公氏,人物更迭,不胜枚举,时光流转间,文字也褪色,所幸总有文明的痕迹横渡岁月,为我们带来古早的气息。

文物传承历史文化,承载灿烂文明,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淄博是文物大市,近年来,淄博市文化和旅游局针对本市实际,守护文物遗存,逐步构建起了依法保护、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文物保护利用体系,推动文物焕发时代光彩。

文物保护是法治精神的体现。文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载体,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通过保护文物,我认识到我们不仅保护了历史和文化的遗产,也传承了法治精神,弘扬了社会主义价值观。法治精神强调法律的权威和尊严,强调法律对所有人的约束力和保护力,这与文物保护的目标是一致的。通过对文物的保护,我们传递了尊重历史、尊重法律、尊重文化的价值观念,促进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

近年来,淄博市严格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坚持依法依规保护利用,扎实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工作,逐步构建起了依法保护、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文物保护利用体系。

通过本次实践,我了解到淄博对文物保护的具体工作,如淄博市制定了一系列文物保护的规章制度,《淄博市文物保护管理办法》等,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为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市直15个部门单位印发实施了《淄博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实施方案》;淄博市设立了专门的文物保护机构,如淄博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院,负责全市的文物调查、保护和研究工作;此外,还建立了由157人组成的巡护员队伍,加强文物的日常巡查和保护。淄博市积极推动文物的考古发掘工作,如对稷下学宫遗址、赵家徐姚遗址等的重要考古发掘,加深了对淄博地区历史文化的了解。淄博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了智慧文物管理系统,对2156处不可移动文物建立数字档案,实现文物的信息化管理和保护。

法治为文物保护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和执法力度,同时文物保护也为法治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推动力。因此,在我看来,我们应该加强法治建设,提高文物保护的法律地位和执行力,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法治意识和文物保护意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推动法治社会的建设。

图为“追风拾野”社会实践队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郑锦扬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58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急救知识进万家,悦享生活好保障
为使劳动教育实践研学活动内容更加新颖丰富,形式更加生动多样,从而使参与研学活动的同学在更好的掌握应急救援知识与技能,提高学生应急救护能力,树立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思想的同时,有更多获得感、成就…
走进制陶工艺,传承深厚文化
中国青年网泰安2月3日电(通讯员宋博文)陶器的发明,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开始,是人类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而陶器的产生与发展,更是经过了漫长时间的磨砺,沉淀了厚重的历史与文化。因此,为探寻陶器背后隐…
深入园区内部,了解模式特点
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注意到走廊两端被摆放了许多工艺品,通过园区负责人的讲解,实践队员了解到,这些工艺品是近几年莒县电商模式蓬勃发展之后,当地为了让当地文化走出莒县而设计制作的相关文创产品,包括…
电商模式焕光彩 农村发展焕新篇
在参观过程中实践队员注意到走廊两端被摆放了许多工艺品,通过园区负责人的讲解,实践队员了解到,这些工艺品是近几年莒县电商模式蓬勃发展之后,当地为了让当地文化走出莒县而设计制作的相关文创产品,包括…
“劳”以润心,“动”以赋能 ——“追风拾野”社会实践队
中国青年网青岛2月3日电(通讯员王艺)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劳动教育要提倡生活化,让劳动立足于学生的生活情境之中,加强劳动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深入生活,进而走出生活。2…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青岛黄氏烙画,葫芦上的非遗】
中国青年网青岛1月25日电(通讯员刘佳辉)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人类的生命记忆”。为响应党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助力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实地访谈出真知,聆听劳动教育音
中国青年网聊城1月25日电(通讯员尹新颖)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重视和学校对劳动教育的重视,劳动教育和研学在当今市场上正逐渐成为一个热点话题。但目前劳动教育和研学市场发展并不完善,尚处于萌芽阶段,存…
放眼故土,助力家乡
中国青年网济南1月20日电(通讯员国旭)为探索改革开放下小县城的劳动教育与研学市场的发展情况,着力提高小县城文化教育水平,2024年1月19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追风拾野”社会实践队在山东省的11个…
墨韵中华,流连千年——山东大学“墨韵中华”宣讲团走进广西南宁宾阳大桥镇大程村
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深层所在。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国际交流,让更多人了解到中国绘画的魅力,真正走进学生群体,2024年2月3…
山东大学(威海)黄河水清调研团前往山东省东营市开展线下调研
2024年2月7日,山东大学(威海)黄河水清调研团成员李承泽前往黄河河口管理局利津黄河河务局,就黄河流域微塑料污染治理等议题,特别是团队提出的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模式进行了深入调研。在调研过程中,调研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