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村里来了年轻人,行者解衣下农田

来源: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 作者:石新圆

寒假期间,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生态助农,拎稳菜篮子”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返回家乡进行实践,成员分别走进家乡番茄农田大棚开展了番茄潜叶蛾样本采集、动态调查分析、发放调查问卷活动。团队成员调研范围包括西安、青岛、聊城、日照、德州、泰安、菏泽等地。

农业生产是农民主要收入来源,番茄既是日常蔬菜也是新型水果还是科研模式作物。我国番茄生产近10年来在栽培面积和产量上一直处于稳中有升态势,但据农业科技报报道,截至2023年10月,起源于南美洲秘鲁的番茄潜叶蛾已扩散至19个省390多个县,其危害面积已达200多万亩,番茄潜叶蛾目前呈扩展蔓延态势,严重威胁“菜篮子”保供安全。番茄潜叶蛾寄主范围广泛,严重威胁我国生态。为深入贯彻调查该入侵物种,团队成员通过走访村庄展开了调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像是王世伦教授告诫我们的一同,要坚持实践出真知,作为农学生的我们,更要坚持知行合一,注重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88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深受触动。虽然当时我并未下定决心报考安工大,但我从心底认为……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从砀山中学毕业的学子回访了高中,在高一11班开展了‘心怀母校……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缅怀与启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社会实践之旅

南京,2024年7月4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记忆不容忘却。为了深化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理解,提升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于今日走进侵……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红色千里行

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的“红色千里行”实践团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了一次深入的社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认知程……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触历史之殇,探访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

以缅怀之心,铭记历史之痛,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暑期实践队共同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团队成员访问前来参观的游客,了…… 孙富贵 王家鑫 姜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2024年07月04日,由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成的暑期实践队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在那里,…… 孙富贵 胡天姣 柴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最新发布

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每一个爱国者和热爱文化的人心中的财富。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文化不仅是国家的精神支柱和民族凝聚…
河南工业大学古韵流光志愿服务团队为小朋友们讲解河博文物
【正式报道】河南工业大学古韵流光志愿服务团队为小朋友们讲解河博文物近日,河南工业大学的古韵流光志愿服务团队前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锦绣城社区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物见面会。此次活动由古…
社区用水调查 ————“青春颂振兴, 区志愿行”实践队
社区用水调查——“青春颂振兴,社区志愿行”实践队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尽,其实就目前人类的使用情况来看,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资源而且只有淡水中的一小部分能被人们使用。淡水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资源,其…
寒假社会实践团队剪影||寻红色记忆,筑青春之梦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引领青年学子重温红色经典,弘扬家乡文化,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定团员信…
用青春之热血,续写时代之荣光
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中提笔写道:“历史所孕育的真理是时间的对手,事件的储存,过去的见证,现在的榜样和警诫。”仰望历史的星空,红色记忆熠熠生辉。跨越时间的长河,红色记忆连绵不断。红色大江蜿蜒而…
青年故事|一名特岗教师的成长经历
郑祖槐,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23级博士研究生在读,中学二级教师。2019年8月,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放弃留在城市工作的机会,通过招聘考试,成为偏远山区的一名特岗教师,一待就是几年。他始终以一名优秀教师…
踏访红色足迹,深情传承革命精神
在历史的长河中,红色经典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革命的光辉,承载着共产党人的信仰与追求。2024年寒假,“寻脉经典”小队再次踏上寻脉红色经典的征程,穿越时空的隧道,聆听那些峥嵘岁月中的英雄赞歌…
爱老扶老,承优良传统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尊老爱幼一直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近期,“青鸟有爱,银巢无碍”实践队开展了许多爱老,扶老的活动,我从一次次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了关于这个话题的深入感悟。针对老人的健康问题,我…
送法进万家,普法零距离——湖南大学生返家乡普法宣讲,推动法治社会建设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推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法治强国建设的重点要求,经共青团湖南省…
赴中学之约,感教育家精神
中国教师在中国已有2500年的历史,为追寻教育家精神,体悟教育家精神在现实中的表现,曲阜师范大学学工处“循夫子之行,悟教育之道”社会实践队前往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进行调研,与优秀名师围绕教育家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