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寒假社会实践团队剪影||寻红色记忆,筑青春之梦

来源: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作者:杨毓彦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学校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引领青年学子重温红色经典,弘扬家乡文化,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定团员信念,2024年2月13日,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苏州理工学院党史学习实践团“红色奥秘探寻队”来到常熟沙家浜红色景区开展以“践行党的十二大,心怀热忱青春”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共同瞻仰红色遗迹,追忆荣光历史,重温红色经典。

红色奥秘探寻队队员与烈士遗物合影 通讯员杨毓彦 供图

常熟市沙家浜风景区由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为基础逐步发展而成,以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具有丰富的革命历史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的示范基地。

走进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支队成员们充满敬仰之情,亲眼看到“小米加步枪”闹革命的史实,亲耳听到浸染鲜血、拼搏奋斗的故事,不管是百姓勇救伤员的鱼水情深,还是阿庆嫂与日伪的机智周旋,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件件破旧的革命武器,都诉说着当年那段艰苦的岁月,无不令人动容。在讲解员绘声绘色的介绍下,团内各成员驻足于各个时期的历史资料前,认真参观“芦苇火种”“鱼水情深”“痛歼敌寇”等主题革命历史图片及革命文物,重温了沙家浜地区新四军的抗战历史,再一次缅怀了战争时期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献身精神。

红色奥秘探寻队队员参观纪念馆 通讯员杨毓彦 供图

在令小组成员瞻仰的纪念馆外的广场上,是以“郭建光”“阿庆嫂”等形象为主题创作的大型雕塑,他们屹立于广场中央,生动形象,大气恢弘。

红色奥秘探寻队队员与战役事迹合影 通讯员杨毓彦 供图

芦荡摇船上,团内成员游荡在蜿蜒曲折的芦苇荡里,通过沉浸式体验真切感受当时新四军辗转芦苇荡歼敌的场景,再现了当年沙家浜抗日军民鱼水情深,共同抗敌的感人事迹。

红色奥秘探寻队队员在体验芦苇荡 通讯员杨毓彦 供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不仅使队员们回味了沙家浜不朽的抗日革命史,同时也将红色革命精神与“践行十二大”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更坚定了队员们的理想信念,也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扎实的基础。

红色奥秘探寻队队员与烈士雕像合影 通讯员杨毓彦 供图

以学铸魂赓续革命情怀,以学增智凝聚前行力量。此次红色教育之行,既是一堂生动鲜活的革命教育课,更是一场思想的洗礼。通过现场观摩学习、耳濡目染感受战火岁月及催人奋进的事迹,不仅进一步增强了队员的爱国情怀,激发了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让每位成员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担当作为、锐意进取,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自觉意识,将切身感受身体力行地融入国家发展之中,用实际行动诠释责任担当,矢志不渝、顽强奋斗,共同谱写国家发展新篇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88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老旧小区焕新颜,灯火辉映千万家 ————“青春颂振兴,社区志愿行”实践队
老旧小区焕新颜,灯火辉映千万家——“青春颂振兴,社区志愿行”实践队“青春颂振兴,社区志愿行”实践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此次活动中我们走进社区,为社区居民解决真正的生活问题,带来实实在在的生活…
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秀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也是每一个爱国者和热爱文化的人心中的财富。文化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文化不仅是国家的精神支柱和民族凝聚…
河南工业大学古韵流光志愿服务团队为小朋友们讲解河博文物
【正式报道】河南工业大学古韵流光志愿服务团队为小朋友们讲解河博文物近日,河南工业大学的古韵流光志愿服务团队前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锦绣城社区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物见面会。此次活动由古…
社区用水调查 ————“青春颂振兴, 区志愿行”实践队
社区用水调查——“青春颂振兴,社区志愿行”实践队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尽,其实就目前人类的使用情况来看,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资源而且只有淡水中的一小部分能被人们使用。淡水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资源,其…
村里来了年轻人,行者解衣下农田
寒假期间,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生态助农,拎稳菜篮子”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返回家乡进行实践,成员分别走进家乡番茄农田大棚开展了番茄潜叶蛾样本采集、动态调查分析、发放调查问卷活动。团队成员调研…
用青春之热血,续写时代之荣光
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中提笔写道:“历史所孕育的真理是时间的对手,事件的储存,过去的见证,现在的榜样和警诫。”仰望历史的星空,红色记忆熠熠生辉。跨越时间的长河,红色记忆连绵不断。红色大江蜿蜒而…
青年故事|一名特岗教师的成长经历
郑祖槐,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23级博士研究生在读,中学二级教师。2019年8月,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放弃留在城市工作的机会,通过招聘考试,成为偏远山区的一名特岗教师,一待就是几年。他始终以一名优秀教师…
踏访红色足迹,深情传承革命精神
在历史的长河中,红色经典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革命的光辉,承载着共产党人的信仰与追求。2024年寒假,“寻脉经典”小队再次踏上寻脉红色经典的征程,穿越时空的隧道,聆听那些峥嵘岁月中的英雄赞歌…
爱老扶老,承优良传统
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尊老爱幼一直是我们的传统美德。近期,“青鸟有爱,银巢无碍”实践队开展了许多爱老,扶老的活动,我从一次次的实践活动中获得了关于这个话题的深入感悟。针对老人的健康问题,我…
送法进万家,普法零距离——湖南大学生返家乡普法宣讲,推动法治社会建设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团中央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宗旨,推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法治强国建设的重点要求,经共青团湖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