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时空——在实践学习传承古琴文化
中国青年网青岛1月25日电(通讯员 乔希研)为更加深入了解古琴文化,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承古琴风雅,奏海月清辉”实践队于2024年1月10日—2024年1月20日开展实践活动。在这次实践活动中,实践队决定深入挖掘古琴的文化内涵,探寻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表现。
为了更好地了解古琴,我们首先参观了含有古琴的博物馆,通过实物展览和多媒体展示,对古琴的起源、发展历程和制作工艺有了初步的认识。实践队的队员来到了长沙市,参观了湖南省博物馆。在博物馆中,我们了解到了古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就已出现。古琴伴随着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经历了多个朝代的演变,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体系和演奏技巧。古琴,作为中国古老的乐器,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之一。在各个历史时期,琴的制作工艺、演奏技巧和音乐作品都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发展。从春秋战国时期的《高山流水》、《广陵散》等著名琴曲,到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琴曲创新,琴一直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琴也是文人墨客抒发情感、陶冶情操的重要工具。
湖南省博物馆收藏了几大名琴,更是琴中的珍品,代表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高峰。第一个是七弦琴,它出土于上世纪 70 年代发掘的马王堆三号墓中,该墓葬的下葬时间为公元前 168 年,七弦琴属于西汉初期的文物,也是湖南省博物馆馆藏年代最早的琴。七弦琴从侧面验证了中国古琴文化的悠久历史。对我们研究古琴文化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有重要的作用。
图为湖南省博物馆陈列的古琴。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乔希研 摄
第二个琴是独幽琴,这把琴来自唐文宗元年,公元827年。琴面为桐木,琴底为梓木,冠角、岳山、承露由硬木所制。琴体色泽典雅,通体髹栗壳色间朱红漆,断纹较多。琴背龙池上方刻草书“独幽”二字,龙池下方刻有方印“玉振”,龙池内刻腹款“太和丁未”四字,琴尾有李静题款及名家题诗,被近代琴学大家杨宗稷称之为“鸿宝”。此琴曾经与“鹤鸣秋月”琴一同送往北京进行展览,为目前全国十余床唐琴之一, 也当之无愧地成为湖南省博物馆馆藏古琴中的镇馆之宝。
湖南省博物馆的几大名琴各有特色,但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这些古琴在形制、材质、工艺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反映了不同时期和地区的音乐文化特点。同时,这些古琴也是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史、乐器制作工艺和音乐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对我们了解并传承中国古琴文化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参观湖南省博物馆,实践队对古琴文化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其次为了更深入地感受古琴的魅力,实践队决定尝试亲自演奏。我们来到了日照市六艺教育中心,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基本的指法和演奏技巧,并尝试弹奏简单的曲目。虽然初学者的技巧有限,但我们体会到了古琴演奏的奥妙和乐趣,对古琴的音乐表现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通过亲身体验,我们感受到了古琴独特的音乐之美。古琴的音色深沉、悠扬,能够表现出丰富的情感和意境。我们被古琴的音乐魅力所吸引,深感其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瑰宝。
通过这次对古琴文化的实践体验,我们不仅了解了古琴的历史渊源和制作工艺,还亲身体验了演奏的乐趣和技巧。这次实践活动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了我们的审美素养和文化修养。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继续关注和学习古琴文化,对古琴文化进行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使古琴与当今社会相适应,使古琴文化能够更加源远流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697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