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高,沂水长,我为亲人熬鸡汤。续一把蒙山柴炉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意长……”巍巍蒙山、滔滔沂水间,一草一木都在诉说着这片红色土地上军民同心、鱼水情深的故事。为贯彻落实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的要求,2024年1月27日,我作为曲阜师范大学星火照青春队实践团的队员,来到了沂蒙革命纪念馆,进行社会实践活动。
踏入沂蒙革命纪念馆,仿佛穿越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这次的参观学习,使我深刻感受到了红色基因的传承和革命精神的力量。
沂蒙革命纪念馆主要是围绕着从抗日战争至今发生在临沂的一些战争,故事以及沂蒙精神的传播进行展示。入口处是一座浮雕,看着这座浮雕中战士脸上视死如归的表情,我仿佛想象到当时沂蒙人民对抗外来侵略的坚定决心,碑上背景的大面积窟窿凿痕,是当时战场上连天的炮火,横飞的子弹。这一切仿佛历历在目,也如同如今保卫我们国家的士兵们,每一天每一刻,他们都在为我国的每一寸土地不受侵犯而时刻准备战斗!回望党的百年艰辛奋斗,正是依靠这股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精神,才实现了我们民族的独立。
纪念馆内陈列丰富,战争时期的枪支、生活用具和革命烈火中传送的情报书,无一不展现了沂蒙人民艰苦奋战的过往和英勇事迹。这刻画的仅仅只是无垠战场的局部,我们的烈士在望不见尽头的战场上又会是怎样的勇气和感受呢?我们没有人能体会到。面对敌人的洋枪洋炮,战士们靠着小米加步枪,在一场又一场的战役中与敌人厮杀,不怕牺牲,只为了中国和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民。先烈们以生命为代价换来五星红旗升起,换来和风细雨,花团锦簇,换来如今我们的幸福生活,看到石壁上密密麻麻的烈士们的名字,看到陵园里没有尽头的墓碑,再想想我们时常抱怨课程太多,作业压身,可比起烈士们子弹钻进血肉的疼痛,我们的这些又算得了什么?
在二楼展厅在拐角处有专门一块地方是留给沂蒙红嫂的。沂蒙地区一直有关于沂蒙六姐妹的民间美谈,可是我从来没有仔细了解过,通过这些展物,我认识到在硝烟弥漫的岁月里,她们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推小车,舍生忘死救伤员,不遗余力抚养革命后代,沂蒙妇女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全力支持着前线作战的战士,做他们坚实的后盾,诠释了沂蒙女性爱憎分明、至善至美的淳朴心灵。特别令我感动的是,沂蒙红嫂用乳汁救活了八路军伤员的故事,这不仅体现了军民鱼水情深的沂蒙精神,更展现了沂蒙人民的无私奉献精神。她们虽然无法跟随男子一起上战场打仗,但是用自己的力量哺育了战争的胜利,正如石碑上所刻的《百年老屋赋》所颂:“沂蒙母亲,至仁至义,至慈至善。百年老屋,谁言低陋,谁言狭窄?”此刻我为女性的光辉伟大感到震撼,深刻体会到了女性的力量。
在参观过程中,我深刻领悟到了沂蒙精神的形成是共同信念、共同目标和共同愿景的交融,更是每一名沂蒙儿女团结一致、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的结果。这种精神财富是我们这一代人必须继承和发扬的。
同时,这次参观也使我更加明白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回顾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党和军队之所以能够在极其艰难的环境中取得胜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临沂人,《沂蒙山小调》的旋律早已深深的刻在我心中,沂蒙精神作为红色革命精神之一,其特质被习近平总书记高度概括为“水乳交融,生死与共”,也一直贯穿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我无时无刻不在为自己是一个临沂人而骄傲着。
这次的纪念馆参观之行使我收获颇丰,一个个历史故事,一幕幕栩栩如生的场景,一件件历史文物,都洗涤着我的身心,我也真正的体会到了沂蒙精神的内涵。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必须要牢记历史,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和锻炼,增长才干,振兴中华,不负先辈,不负国家,这次的社会实践也必定成为我学习生活中一次难忘的经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01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