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让土地相拥,心心相映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任树森

2024年1月19日,曲阜师范大学“星光不负守田人”实践队潍坊小组成员为了解乡村土地流转情况及影响,前往潍坊市寒亭区仓上村开展社会实践,通过发放问卷和农户访谈了解到仓上村“空心”村问题突出,即村内居住的人越来越少,土地流转比例逐年上升,地上栽种的小麦等被替代为桃树、苹果树等果树。队员们收集了仓上村部分农户耕地使用情况与家庭结构数据,深入了解农户耕地流转的整治意愿。

实践成员们以“耕地流转与乡村人口流失”为出发点,发现在新时代背景下,经济多元化带给人们更多的选择,因此农村劳动力普遍向外流动,造成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缺乏,农资价格上升、农户耕地面积较少、土地流转较多、土地条件不一、产量不稳定进而导致村民对把耕种作为主要收入的积极性不高、村里外出打工人数占比较大。再加上种植粮食作物耕地投入高,收入少以及地形条件的影响,种植经济作物带来的收益远大于粮食作物,进一步导致耕地非粮化,土地流转比例上升。

图为成员走进乡村振兴教学实践基地.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田洋洋 供图

虽然国家在2016年提出了“鼓励和引导农民自愿互换承包地块实现连片耕种”的政策引导,给地方政府和基层集体组织提供了充足的制度创新空间。但由于我国各地情况千差万别,仓上村并没有达到农户调整耕地权属连片耕作的效果,也没有实现规模化农业经营模式,反而由于寒亭市区经济迅猛发展,仓上村劳动力大量流失,仓上村的耕地也变成了附近城市居民的“菜篮子”、“果篮子”等,引发一系列耕地不合理利用等问题。众所周知,耕作层一般在30cm左右,而果树根系发育庞大破坏原有耕作条件,即耕地转果园容易,果园再转为耕地却比较困难。

长久以来,仓上村农户的生计模式大体上都是“农工相辅”的。传统是“以工补农”,农业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农闲时从事手工业补充收入。改革开放以来,则逐渐演变为“以农补工”,这种模式大体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年轻人常年外出打工构成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老年人在家从事农业补充收入;二是农闲时外出打工构成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农忙时回家收种补充收入。这种“半耕半工”的生产模式,使得农户类型发生变化,由原本传统的纯农户逐渐过渡为兼业农户最后转为非农户。“半耕半工”意味着务农人口普遍处于土地过少而引起的“不充分就业”或“隐性失业”,迫使许多农户同时依赖低收入农业和低收入临时工。这种趋势越来越明显,兼业农户比例逐年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选择外出打工的“半工半耕”方式来维持生活。

“在今后10到25年中完全可以改善长时期以来的农业劳动力过剩和低收入问题,使农业本身能够为务农人员提供充分就业的机会和小康的生活水平”。黄宗智等预测的美好前景可能尚未实现,但目前的确也发生了一些积极变化,即小农户“以农补工”的生计模式没有变化,变化的是打工的地点,就是从离家外出打工的“半工半耕”模式变为居家县域内打工的非农就业与在家农业就业结合模式。

图为实践队成员实地采访当地农户.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田洋洋 供图

在关于耕地非粮化及土地流转情况的调查中,实践队队员们了解到目前耕地非粮化现象严重并且相关禁止耕地非粮化相关政策宣传力度不够以及耕地细碎化都是导致非粮化及土地流转的重要原因。总体而言,耕地非粮化倾向于发生在交通便利、取水便捷、耕作成本较低的地方。在山区为主的研究区,非粮化初期易发生在海拔较高、土壤相对贫瘠的地块,且其空间分布对农村居民点等定居网络有较大依赖。而随着非粮化的发展,逐渐向土壤肥沃的平原耕地扩张。坡度等因素对非粮化扩张的影响因类型而异,例如坑塘水产养殖易发生在平原地区,而茶叶、竹林等倾向于种植在海拔高的陡坡耕地。现在不难发现,一部分农民在城乡之间频繁流动,在城市购房并养育下一代,农村愈发成为附着于城市的“后花园”,也越来越难以构成一个完备的村庄社会。

图为社会实践队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田洋洋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03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经管学院开展新生破冰活动

为增进大一新生之间的了解,加强新同学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加深对彼此的认识,强化团体意识,淮阴师范学院交通路校区经管学院于2020年10月12日至10月17日,开展了新生破冰行动。经管学院全体…… 王怡惠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以心迎新—经管学院首日迎新工作顺利完成

2020年9月12日,天朗气清。为了2020届迎接新生的准备工作,淮阴师范学院遍结条幅,张贴标识,志愿者与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充盈校园。出于疫情期间的学生安全考虑,家长并不能像往年一样和新生相…… 张志豪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以心迎新——经管学院首日迎新工作顺利完成

2020年9月12日,天朗气清。为了2020届迎接新生的准备工作,淮阴师范学院遍结条幅,张贴标识,志愿者与老师们忙碌的身影充盈校园。出于疫情期间的学生安全考虑,家长并不能像往年一样和新生相…… 张志豪 淮阴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书香沁人心,服务你我他
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践行时代信仰,传承精神火炬”实践队队员前往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图书馆进行实践活动,旨在进一步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和志愿服务新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青年大…
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2303班“青春志愿行”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反馈
寒假青春志愿行:挑战、成长与感悟寒假,对于大学生来说,是一段独特而珍贵的时间。它既是休息和放松的机会,也是一个充实自我、探索社会的重要阶段。在过去的一个寒假里,我们团队成员积极参与了青春志愿行…
深耕三农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中国青年网菏泽1月18日电(通讯员程文阳)2024年1月18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星光不负守田人”实践队为了解耕地林果化现实状况以及耕地林果化对广大农民带来的影响,以期助力乡村振兴、解决三农问题…
“倾身行科普,情系万家食”-化工学子有话说
“倾身行科普,情系万家食——化工学子有话说”——武汉理工大学食品安全科普活动顺利进行武汉理工大学12月22日电(通讯员任逸君)扬青春之力,绘科普之帆。为响应将专业与生活结合的号召,助力食品安全知识…
探寻芯魅力 沪航新发展
集成电路是工业的“粮食”,其技术水平和发展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1月28日至2月1日,由清华大学电子系十三名本科生组成的“E路沪港”实践支队踏上了一场关于上海集成电…
曲园学子三下乡:特色樱桃种植旺,农旅融合助振兴
中国青年网济宁1月18日电(通讯员仲如鑫)为了解如何平衡种植业和林果业之间的关系,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发展,探究农村新产业的发展状况,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星光不负守田人实践队与202…
曲师大学子三下乡:保护黄河社会实践报告
一、实践背景及意义:1.1实践背景:众所周知,水是生命的起源,水是世间万物生存的希望。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总以为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事实上,地球上的水是非常有限的,地球上的每一条江河都是我…
曲园学子三下乡:立足土地本体,深入探查民情
中国青年网泰安1月18日电(通讯员董旭)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耕地作为乡村的基本发展…
大学生志愿者清新高新:用爱心与汗水,共建宜居社区
“大学生志愿者清新高新:用爱心与汗水,共建宜居社区”郑州市高新区,2023年2月2日,胡梦泽、刘一祎、卢阳颖洁、李思齐、费佳琳等五名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者打扫街道的活动,为社区环境卫生贡献一份爱心。这次…
禁毒当下,利在千秋
为遏制毒品传播,减少毒品传播引发的社会问题,营造安全健康的社会环境,维护公共秩序与公共安全。2024年2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以法之力,筑无毒社会”社会实践团队积极响应国家禁毒号召,开展了以禁毒为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