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习总书记的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2024年2月25日,曲阜师范大学“古韵悠扬蕴文明,薪火相传续雅弦”社会实践队员前往菏泽市曹县韩集镇探寻麻糖制作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魅力。
“一颗糖万麻芝,半捏捂满口痴。拍衣襟跺跺脚,摆下手甜丝丝。”这首诗中所描绘的就是曹县传统美食——芝麻糖。芝麻糖制作技艺为曹县独有的一种传统食品制作技艺。2011年被评为菏泽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县志记载,曹县芝麻糖制作起源于明朝正德年间(公元1516年),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在清朝顺治年间也一度成为皇室贡品。
在曹县本地,民间有吃芝麻糖祭灶王爷的习俗。群众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灶,把又粘又甜的糖(当地俗称“祭灶糖”)献给灶王,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制作芝麻糖售卖养家,是韩集镇大刘庄村的历史传统,八成以上成年村民都会做芝麻糖。每年中秋节过后,他们挑一副担子,辗转于安徽、河南、湖北等地,春节前几天才能回到家。这种农闲时走街串巷的芝麻糖生意在大刘庄延续了近五百年。现在,大刘庄村的芝麻糖加工厂和作坊就有六七十家,说是芝麻糖专业村,一点也不为过。
来到了一家制作芝麻糖的小作坊,在得只我们的来意后,作坊的主人刘师傅高兴的将我们迎了进去,并告诉了我们许多有关芝麻糖制作的知识。在芝麻糖制作中,掌案师傅(也称“按糖师傅”)和拿头师傅(也称“把糖师傅”)最为关键,掌案师傅可以靠自己的经验,把芝麻糖拽得粗细均匀,也根据买家需要把每斤糖拽出不同的根数,1斤糖掌案师傅可以精确拽出条形糖30根、麻花形20根,把每根麻酥糖中间都拽拔出129个小孔,其他地方的麻酥糖均为实心的。这是曹县芝麻糖香酥脆甜的绝招。拿头师傅要把近300度的糖拿在手中快速抻拔,掌握不好技巧,手就要被烫伤。另外队员们得知芝麻糖制作有季节限制,一般在寒露后开始做,到来年清明后就不能做了,这也是为什么只有在冬春季芝麻糖能在市场上流通了。
恰好当天赶上刘师傅制作芝麻糖,在刘师傅的介绍和队员们的观察记录下,大概了解到了芝麻糖的制作技艺流程。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有泡大麦芽、制作麦芽浆、煮米等,刘师傅说芝麻糖用的糖均是他们自己制作。首先第一步为糖化,即把蒸好的米饭起到暖炕大缸中,加入清水,并把事先准备好的麦芽浆加入缸中,加入麦芽浆以后开始保温糖化。糖化时间约需6至8小时,糖化结果,缸上部出现澄清液,用手捏料液无粘性,即认为糖化结束。然后开始炒糖,把过滤后的糖浆放入干净的大锅中,开始熬糖。熬制过程中应用木铲子不停抽底搅动,以防糊锅。加热浓缩到用棍挑起一点遇风变脆,这时把盆子里边刷一遍植物油(防粘盆),用铲子把熬好的糖铲在盆子里,铲净后锅内加入少量清水,烧开,让其大冒热气,充满房间,可起保温作用,糖盆架在锅上,开始拔糖。一般由掌案师傅和拿头师傅二人操作,用抹了油的刀切下一块重约2至3公斤的软糖,两人趁势快速抻拔,折叠、再拔。可提前在灶台上树一光滑木桩作辅助工具绕在上面拔,此物为搭子。通过反复抻拔,糖块变成长条,并且越拔越白。等拔到直径约30毫米粗细时,其中掌案师傅快速把拔好的糖放在案台上,另一人接糖,用刀截成200毫米长的小段,码好。因糖遇冷即变脆,所以动作应快捷,万一太脆不好切时,可把刀加热再切。最后一步就是粘芝麻了,所需的芝麻应事先浸泡几个小时,控干水份,放在筐子里用木杵脱皮,之后放锅里炒,火不能太大,保持芝麻炒熟且颜色洁白。用簸箕扬去皮就可以使用了。粘芝麻时,需用一个锅烧热水冒热气,把切好的糖棒摆在铁笊篱上,放在热气中哈一下。糖棒外表发粘时,立即倒入装芝麻的锅里,使麻酥糖粘上一层脱皮熟芝麻,之后稍加清理,色香味俱全的芝麻糖就做成了。
芝麻糖看起来虽远不如其他美食那样华丽,但它有其独特的魅力,它不仅仅是流传数百年的技艺,更是一代代鲁西南儿女的最美好最纯真的回忆。“古韵悠扬蕴文明,薪火相传续雅弦”社会实践队的此次实践让队员们更近距离的感悟到非遗的独特魅力,感悟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到中华文化的生生不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09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