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一颗糖万麻芝,半捏捂满口痴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作者:祈光子

为响应习总书记的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2024年2月25日,曲阜师范大学“古韵悠扬蕴文明,薪火相传续雅弦”社会实践队员前往菏泽市曹县韩集镇探寻麻糖制作技艺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与魅力。

“一颗糖万麻芝,半捏捂满口痴。拍衣襟跺跺脚,摆下手甜丝丝。”这首诗中所描绘的就是曹县传统美食——芝麻糖。芝麻糖制作技艺为曹县独有的一种传统食品制作技艺。2011年被评为菏泽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据县志记载,曹县芝麻糖制作起源于明朝正德年间(公元1516年),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在清朝顺治年间也一度成为皇室贡品。

在曹县本地,民间有吃芝麻糖祭灶王爷的习俗。群众在腊月二十三日祭灶,把又粘又甜的糖(当地俗称“祭灶糖”)献给灶王,粘住灶王爷的嘴,让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制作芝麻糖售卖养家,是韩集镇大刘庄村的历史传统,八成以上成年村民都会做芝麻糖。每年中秋节过后,他们挑一副担子,辗转于安徽、河南、湖北等地,春节前几天才能回到家。这种农闲时走街串巷的芝麻糖生意在大刘庄延续了近五百年。现在,大刘庄村的芝麻糖加工厂和作坊就有六七十家,说是芝麻糖专业村,一点也不为过。

来到了一家制作芝麻糖的小作坊,在得只我们的来意后,作坊的主人刘师傅高兴的将我们迎了进去,并告诉了我们许多有关芝麻糖制作的知识。在芝麻糖制作中,掌案师傅(也称“按糖师傅”)和拿头师傅(也称“把糖师傅”)最为关键,掌案师傅可以靠自己的经验,把芝麻糖拽得粗细均匀,也根据买家需要把每斤糖拽出不同的根数,1斤糖掌案师傅可以精确拽出条形糖30根、麻花形20根,把每根麻酥糖中间都拽拔出129个小孔,其他地方的麻酥糖均为实心的。这是曹县芝麻糖香酥脆甜的绝招。拿头师傅要把近300度的糖拿在手中快速抻拔,掌握不好技巧,手就要被烫伤。另外队员们得知芝麻糖制作有季节限制,一般在寒露后开始做,到来年清明后就不能做了,这也是为什么只有在冬春季芝麻糖能在市场上流通了。

恰好当天赶上刘师傅制作芝麻糖,在刘师傅的介绍和队员们的观察记录下,大概了解到了芝麻糖的制作技艺流程。前期准备工作主要有泡大麦芽、制作麦芽浆、煮米等,刘师傅说芝麻糖用的糖均是他们自己制作。首先第一步为糖化,即把蒸好的米饭起到暖炕大缸中,加入清水,并把事先准备好的麦芽浆加入缸中,加入麦芽浆以后开始保温糖化。糖化时间约需6至8小时,糖化结果,缸上部出现澄清液,用手捏料液无粘性,即认为糖化结束。然后开始炒糖,把过滤后的糖浆放入干净的大锅中,开始熬糖。熬制过程中应用木铲子不停抽底搅动,以防糊锅。加热浓缩到用棍挑起一点遇风变脆,这时把盆子里边刷一遍植物油(防粘盆),用铲子把熬好的糖铲在盆子里,铲净后锅内加入少量清水,烧开,让其大冒热气,充满房间,可起保温作用,糖盆架在锅上,开始拔糖。一般由掌案师傅和拿头师傅二人操作,用抹了油的刀切下一块重约2至3公斤的软糖,两人趁势快速抻拔,折叠、再拔。可提前在灶台上树一光滑木桩作辅助工具绕在上面拔,此物为搭子。通过反复抻拔,糖块变成长条,并且越拔越白。等拔到直径约30毫米粗细时,其中掌案师傅快速把拔好的糖放在案台上,另一人接糖,用刀截成200毫米长的小段,码好。因糖遇冷即变脆,所以动作应快捷,万一太脆不好切时,可把刀加热再切。最后一步就是粘芝麻了,所需的芝麻应事先浸泡几个小时,控干水份,放在筐子里用木杵脱皮,之后放锅里炒,火不能太大,保持芝麻炒熟且颜色洁白。用簸箕扬去皮就可以使用了。粘芝麻时,需用一个锅烧热水冒热气,把切好的糖棒摆在铁笊篱上,放在热气中哈一下。糖棒外表发粘时,立即倒入装芝麻的锅里,使麻酥糖粘上一层脱皮熟芝麻,之后稍加清理,色香味俱全的芝麻糖就做成了。

芝麻糖看起来虽远不如其他美食那样华丽,但它有其独特的魅力,它不仅仅是流传数百年的技艺,更是一代代鲁西南儿女的最美好最纯真的回忆。“古韵悠扬蕴文明,薪火相传续雅弦”社会实践队的此次实践让队员们更近距离的感悟到非遗的独特魅力,感悟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悟到中华文化的生生不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09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考研大满贯宿舍413——夜灯长明照题海 青春共赴研梦来

以知识为舟以互助为桨在漫漫长夜里砥砺前行于浩瀚学海中并肩奋进用坚持书写青春答卷以协作铸就上岸奇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考研大满贯宿舍聆听她们的考研经验一、宿舍成员及上岸院校2…… 荆煜轩 张雅淇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五四薪火 聊传新篇-传媒技术学院主题朗诵献礼表彰盛典

为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月25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大礼堂举办了聊城大学2025年五四表彰暨“青春榜样”宣讲会。传媒技术学院…… 荆煜轩 张雅淇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解读恋爱信号 打造健康恋曲”阳光心理大讲堂活

为引导学生树立“平等、尊重、包容”的恋爱价值观,助力学生进一步提升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4月23日,传媒技术学院于11#C607开展了“解读恋爱信号,打造健康恋曲”阳光心理大讲堂活动。…… 荆煜轩 张雅淇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传媒技术学院参加聊城大学2025年广播体操比赛

为进一步深化校园文化内涵,切实提升学生的体质水平,彰显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精神风貌,4月19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南田径场举办了2025年广播体操比赛,传媒技术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此次…… 荆煜轩 王雯萱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西部计划线上培训活动

为增进学生对西部计划政策的了解,提升西部计划笔面试通过率,4月7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于线上开展西部计划培训活动。此次活动由传媒技术学院专职辅导员张戈瑜主持,邀请到优秀志愿者…… 荆煜轩 张雅淇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西部计划宣讲活动

为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们“到西部去,到基层去”的热情,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3月23日,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于11#C410开展了西部计划宣讲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到传媒技术学院202…… 荆煜轩 张雅淇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青春筑爱 颐养同行”志愿服务活动

为弘扬尊老、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进一步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月22日,传媒技术学院于颐乐家园养老院开展了“青春筑爱,颐养同行”志愿服务活动。传媒技术学院第七届青…… 荆煜轩 刘玺诺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传媒】积极参与“‘就选山东’起航齐鲁”聊城大学2025届毕业生春季就业双

为搭建校企交流平台,强化产教协同育人机制,贯通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通道,3月20日,聊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于东校区原世纪大道承办“‘就选山东’起航齐鲁”聊城大学2025届毕业生春季就业双…… 荆煜轩 张雅淇 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考研大满贯宿舍413——夜灯长明照题海 青春共赴研梦来

以知识为舟以互助为桨在漫漫长夜里砥砺前行于浩瀚学海中并肩奋进用坚持书写青春答卷以协作铸就上岸奇迹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

五四薪火 聊传新篇-传媒技术学院主题朗诵献礼表彰盛典

为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月25日,聊城大学于西校区大礼堂举办…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成功举办仲英学者助益计划系列讲座

为拓宽我校学子学术视野,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于4月22日在中心校区董明珠楼213d成功举办“仲英学者助…

湖南科技学院走进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本网讯(记者丁紫涵)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4月13日下午,湖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2025年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宣讲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扎实推进国家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引导青年学子以青春之力服务社会、扎根…

最新发布

山东大学(威海)污泄壳击调研团赴四川省剑阁县水利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调研访谈
山东大学(威海)污泄壳击调研团赴四川省剑阁县水利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调研访谈本着“以废治废,资源再用,改善环境”的理念,2月22日上午,山东大学(威海)污泄壳击调研团成员祁菲前往四川省剑阁县水利发…
“一起云阅读”:点燃阅读激情,共建文化家园
“一起云阅读”:点燃阅读激情,共建文化家园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阅读逐渐成为了一种奢侈。为了推广阅读文化,提高公众的阅读兴趣和素养,我们发起了“一起云阅读”公益活动。这项活动旨在通过组织各类阅…
曲园学子三下乡: 走进古莲花池
又一年莲花摇曳的盛夏,伴随着一缕荷花的暗香,坐落于保定古城中心的古莲花池一改往日北方姑娘般的明媚热情,多添了几分江南佳人的婉约。这缕荷香在这四四方方的保定府绵延了近八百年,如今再次与时光相连,…
“吉”聚青优
2024年吉州区寒假返乡大学生社会实践已开展一段时日,来听听返家乡大学生在春运“暖冬行动”中的实践心得吧。“这次,我在高铁站做志愿者,我希望通过我的服务,能够为旅客带来一些便利和温暖。服务过程中,…
返家乡有我在
在吉州区团委的号召下,来自江西农业大学的汪沛同学参加了2024年寒假“返家乡”志愿服务队。于1月26日与1月27日参加连续两日的团区委联合吉州公安宣传科“进网格下社区”宣传活动,对居民宣传防诈、普法宣传,…
曲阜师范大学“寻竹非遗”社会实践队——白族非遗霸王鞭
曲阜师范大学“寻竹非遗”社会实践队——白族非遗霸王鞭民间舞蹈是民族性格、精神气概的形象体现,它的形成是由一个民族特定的社会历史、地理环境、生活形态、劳动方式、风土人情诸多原因决定的。曲阜师范大…
冬日暖心,价值引领
青年强则国强。习总书记强调,“党和国家事业的希望寄托在青年身上”为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对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度自信,1月17日-2月22日期间,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凝魂聚力,赓续创新”社…
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共享美好未来
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共享美好未来——基于蓝野社会实践服务团的线上社会实践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
曲阜师范大学“寻竹非遗”社会实践队——传承鲁锦技艺
2024年2月23日,曲阜师范大学“寻竹非遗”社会实践队有幸前往滨州市沾化区的鲁锦(老粗布制作技艺)进行参观学习。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让我们能够近距离了解并体验传统的老粗布制作技艺。早上,我们一起…
对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思考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到现在,流行音乐历经了30多年的发展。七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由于改革开放的影响,流行音乐受到海外的影响香港和台湾的流行音乐成为当时年轻人的主要选择,这个时期的音乐被称为“港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