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聂家泥塑壮大乡村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作者:橘子味小呆毛

高密系千年古邑,自古有“三绝”:扑灰年画、剪纸和聂家庄泥塑。据记载,聂家庄泥塑起源于明代万历初年,主要用于民俗活动、家庭观赏和儿童玩耍,当地更有民谣:“聂家庄,朝南门,家家户户捏泥人儿。”2008年,聂家庄泥塑被确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聂家庄泥塑形、色、声、动四者俱全,在各地泥塑中独一无二。泥塑的原料,来自聂家庄地下一米多的黄黏土,加上细黄土,按比例和好泥,放进石膏制成的模具里按压成型,自然晾到半干后修坯。取土、和泥、制模、制坯、脱模、修坯、制哨、装哨、彩绘……经过10多道工序,制作完成的艺术成品,造型大胆夸张、稚拙憨朴,着色浓艳,能动会叫,表情生动。

工作室内,架子上摆满了小老虎,竖眉瞪眼,威风凛凛,胸挂桃红大花,额涂朱笔大“王”。“这是‘泥叫虎’,是聂家庄泥塑最经典的形象,腰部断开,用牛皮相连。”说着,聂鹏拿起一只老虎,拉送首尾,发出“呜呜”的响声,趣味横生。

聂家庄泥塑也曾“叫不响”。以前,泥塑加工各做各的,存在小、散、乱问题,效益很低,加上有手艺的人纷纷外出打工,这一工艺一度陷入传承发展困境。“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必须做好活态传承,留得住乡愁,为乡村振兴赋能。”高密市文旅局局长于义说。

为此,聂家庄村及周边3个村成立高密市昌盛泥塑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非遗工坊,采用“党组织+合作社+工坊”模式,以18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为引领,吸纳了120多名从业者,形成产、供、销一体链条。如今,周边群众只要愿意学习泥塑技艺、从事泥塑生产,均可就近到工坊参加培训和务工。非遗工坊带动周边5000多名群众从事工艺品制作,实现泥塑产业化发展,村民人均年增收8000多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25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余杭非遗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内核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滚灯文化不断传承 感受非遗人文艺术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重拾非遗璀璨文化 余杭滚灯生生不息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对余杭区的非遗文化进行实地考察,重……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地域特色滚灯

为了响应国家、学校的积极号召,为了寻访传统文化继承者,以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入挖掘探讨传统文化的历史成就,以及在当代社会中所遇到的问题,向社会倡导保护传统……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实践在路上,探寻非遗文化之根

文化和艺术气息洋溢在余杭区里的每一个角落,这里有丰富的传统艺术资源,通过资源整合,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得到充分展现。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理工……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传承人文精神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文化积淀厚腆,民间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璀璨非遗文化……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探寻非遗文化,传承人文精神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余杭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宝贵文物代代相传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非遗文化传承,泥塑首当其冲
高密聂家庄的泥塑造型憨朴,着色浓艳,在全国泥塑中别具一格。所塑事物,有静有动,并多能斗趣、发声。不少作品动静结合,形声俱备,雅拙中透精巧,憨朴中显灵秀,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其中“叫虎”,竖眉瞪…
非遗保护,泥塑带头
聂家庄泥塑是中国民间泥塑园囿中的奇葩,形、色、声、动俱佳,深受世人喜爱。聂家庄泥塑历史久远,艺人众多,代代相传至今,过去农闲时聂家庄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捏这种泥玩艺贴补家用,曾有民谣广为流传:聂家…
观泥塑,思发展
山东半岛,红高粱之乡,潍坊高密姜庄镇聂家庄泥塑非遗工坊内,大大小小的泥塑颜色鲜亮,憨态可掬。走进一间工作室,高密市级泥塑代表性传承人聂鹏正手捧一团泥土,不一会儿工夫,小老虎的形象呼之欲出,染上…
青春无悔,实践永行——江苏科技大学深蓝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圆满落幕
青春无悔,实践永行——江苏科技大学深蓝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圆满落幕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投身强国伟业,江苏科技大学于2024年寒假期间组织开展了以“青…
聂家庄泥塑传递新能量
曲阜师范大学寄道非遗,泥韵乡采实践队前往聂家庄探寻泥塑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明万历初年,聂家庄开始有人靠制作“锅子花”(又称“泥墩子”,外壳用泥做,内装火药,可点放烟花)谋生,并把装火药的泥坯塑…
天佑关注 | 兰州交通大学青年学子热学热议两会精神
春到华夏,时盛岁新。2024年全国两会大幕将启。走过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
天佑关注 | 我校举行“志愿之光耀陇原 雷锋精神续新篇”学雷锋青年志愿服务月活动启动仪式
雷锋是时代的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航标。3月3日,校团委在图书馆前广场举行“志愿之光耀陇原雷锋精神续新篇”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启动仪式,校团委相关负责人以及学院志愿者代表200余人参加启动仪式。校团…
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成为湖南省跨境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单位
为进一步推进校协企合作,加强跨境电商相关专业人才培养,2月29日,湖南科技大学应邀成为湖南省跨境电子商务协会副会长单位,授牌仪式在第三教学楼301会议室举行。省跨协副会长王曦、副秘书长廖茁成,湖南科技…
英才学子走进历史:感受英烈情怀,激发爱国情怀
为了深切缅怀为国家和人民献出生命的先烈们,“不忘初心”实践团成员于2024年2月17日-2024年2月21日怀着崇敬之情来到了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烈士山东路13号革命烈士陵园开展了为期五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在和工作人员…
济南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组织开展“沿黄青年行”返家乡志愿服务实践活动
为进一步做好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深化“保护母亲河”行动,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024年1月-2月寒假期间,济南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团委结合学院学科专业特点积极组织开展“沿黄青年行”返家乡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