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碳中和与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的双重背景下,探索基于资源循环利用理念的乡村资源高效利用方式及空间优化设计方法,是实现乡村人居环境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系统梳理低碳乡村概念内涵、资源循环相关理论、国内外相关设计实践案例的基础上,深入调研山东典型低碳乡村建设及生态基础设施发展运行状况,通过实地考察、入户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山东低碳乡村生态基础设施运行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一手数据信息,利用物质流分析法对数据进行量化解析。基于村民对生态基础设施资源利用的差异化认知和需求分析,总结山东低碳乡村生态基础设施的技术特点、应用特征及其现实困境,从空间、技术、社会三个层面,提出强化“资源—空间”互动整合、贯通不同尺度的资源循环利用、优化上下联动的公众参与机制的低碳乡村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及空间优化提升策略,以达到乡村节能降碳的目的并为中国低碳乡村人居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提供有益启示和借鉴。
自1985年开展生态农业试点建设开始,山东省先后经历了研究试验、试点建设和生态农业县建设三个阶段。在各层面相关政策的有效推动下,山东省在道路、水利设施、垃圾资源化处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为省内农业资源生态化利用和人居环境改善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条件。结合山东省首批绿色能源发展标杆乡镇和标杆村、国家级生态乡村、山东省生态乡镇建设试点等相关名单,团队从典型性(包含乡村典型空间形态要素和资源高效利用技术设施要素,反映山东低碳乡村资源利用的一般情况)、差异性(乡村生态空间规模差异化和城乡位置差异化)、可操作性(综合考虑经济发展差异化、生态农业分区)三个方面,选择和确定典型低碳村庄作为调研对象。
调研内容分别从资源利用模式、组织运行方式(两个方面,对案例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以便为后续的提升策略和优化路径的制定提供有效借鉴。
调研方式采用调查问卷、实地访谈的形式。考虑到电子设备在农村地区的应用也较为普及,除纸质调研表之外,利用微信技术平台制作简便易读的电子调研表格,以有效提高调研样本的数量和多样性。共发放纸质调查问卷、电子调查问卷1600份,回收问卷1400份。问卷填写人群包括村镇居民、当地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相关设计施工单位人员。问卷调研结果显示居民对于资源利用设施的投入使用大体呈现出正向的反馈,对于乡村内部资源利用设施认为尚有改进之处。
(一)资源利用特征
低碳乡村以实现不同资源的循环利用为目标,因此选取的调研案例资源利用模式主要分析包括水、能量/有机废弃物、生态农业的资源流动状况,及其关联的生态基础设施运行状况,调研结果发现具备两种生态基础设施的村庄较多,其中以能量/废物利用设施和水资源利用设施最为普遍。
1.水资源利用设施
在调研案例中水资源的高效利用所占比例为36%,可见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较为缺乏。乡村水资源高效利用主要发生在生活生产污水处理、雨水收集、垂直种养三种方式。污水处理则主要为“输出端——输配段——处理端”三个过程阶段,调研案例中仅少数村庄在村域尺度构建了生态化污水处理系统。污水输出端主要是村民生活污水排放,缺乏有效组织和空间支持;传统乡村街巷空间中作为污水输配段的排水明沟,则逐渐被地埋式污水管道取代;村庄尺度的生产生活污水污染较轻且排量有限,人工湿地、化粪池、生态氧化塘等都是实现污水资源化循环利用和景观化整合的有效选择。雨水收集方面发现绝大多数为废弃的沼气池作为雨水收集平台。水资源利用下的垂直种养方式也逐步推广,不仅可以提高产量,同时使得固定空间发挥更大的作用。
2.能量/废弃物利用设施
调研发现,能量/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约占半数,所有案例村庄都具有生活生产垃圾处理环节,但半数以上村庄依然实行“不分类、村收集、镇处理(或镇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建设集中式沼气站来实现生产生活垃圾的在地收集和资源化利用及实现农村家畜粪便返田的村庄较少。由于远离市政供暖管网、空间布局分散等条件限制,90%案例采用分户燃煤或电力取暖。此外,曾经常见的太阳房等被动式取暖措施未在案例中出现。电能方面,除个别农业产业园采用热电联产系统产电,64%村庄安装屋顶光伏电板来利用电能,其余村庄通过连接国家电网实现电力自用和余电外销,总体占比较低。
3.生态农业设施
生态农业设施占比不高,调研案例除传统大田种植和温室种植外,反映出的基于农业生产的资源生态化利用设施主要包含两类:一是通过立体种养实现资源高效循环的稻田养鱼、鱼菜共生、藕池养鱼等,如沐风兰桂农业合作社的“上花下鱼”立体混养和洪门村依托宅基地实施“葡萄种植+养殖+沼气”的立体庭院种养;二是有机废弃物的就地资源化再利用和返田,包括生态秸秆养藕和传统的粪便沤肥返田等。
(二)组织运行特征
低碳乡村的组织管理及村民参与模式,不仅涉及资源处理技术设施的运行效率,并且影响生产生活空间整合的村庄整体风貌效果。实地调研反映的生态村庄组织方式主要包括农户独用、村合作社、企业统管、村企联合四种形式,其中以村企联合或村合作社主导的组织形式,是低碳乡村建设运营的主要模式。
(三)村庄低碳效应评价特征
根据低碳乡村调研数据,整合后从生态基础设施利用模式、社会组织模式两方面,对村庄案例的生态基础设施检视及运行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在生态基础设施利用模式方面,从关键基础设施运行效率、三生关联性、物质循环三个分项进行评价,关键基础设施运行效率高、三生关联性强、物质村内就地循环的案例,其生态基础设施建设运行效果优于三生空间互动弱、物质外运输出为主且难以实现村内就地利用的案例。在社会组织方式方面,以村企联合或村合作社为主的有组织模式优于农户自组织模式,例如村民合作社对于保障生产生活一体化的发展要优于无组织的独户模式,可以更好的发挥不同设施的联合协作效应,利于村内外资源的高效调配和循环利用。
(四)问题梳理
山东低碳乡村在全国范围内起步较早,发展较迅速,作为低碳乡村建设发展较好的省份,典型案例数量大,且在设施建设、资源利用、组织运行等方面具有较好的示范效应,但结合案例调研反馈,发现其在具体实践操作中存在诸多需改进之处。
1.资源利用复合度不足
低碳乡村在实现资源的就地循环利用和有机代谢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山东省曾经高度普及的庭院经济模式逐渐凋敝,微观尺度的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系统被瓦解,其实用性让位于景观性需求,生态基础设施呈现出集中式大型化趋势,改变了传统小农模式下生活污水、有机垃圾就地循环利用和梯级利用的代谢路径。大多数传统村庄案例受限于狭窄街巷空间或老旧配套基础设施等因素,表现出资源循环代谢系统独立设置、生产与生活空间相对隔离的状况。
2.管理运行模式同质
调研中约60%的村庄以村合作社或企业为主体,引入和管理运营各类生产项目和技术设施,但设施的后续运行管理依然是以农户个体为主。部分村企联合或企业统管模式的调研案例,由于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导致效仿城市化的资源处理设施与空间结合方式,而忽略乡村风貌特色性及与生活空间的有机结合。
在党的二十大强调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打造生态宜居乡村的背景下,乡村人居空间建设、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意义及相关技术问题得到较多关注,并结合低碳乡村建设开展了广泛的实践探索。然而相关理论方法,在具体实操过程中,还未能针对乡村就地资源利用特征和三生一体空间组织特点,进行有效的适配和优化,结合技术和经济等因素制约,难以有效指导和应用于低碳乡村人居空间的可持续更新和稳定运行管理。在传统乡村的资源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下,相关职能部门通常将“水、能量/废弃物、食物”视为独立的资源管理议题,难以形成集成化解决方案。而以资源为目标导向的村庄营建发展策略,可有效整合不同利益主体的观点和诉求,将不同类型的资源利用状况纳入乡村人居空间建设过程进行协同考虑,以期改善和优化资源利用状况,提升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效度,是实现低碳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式和重要路径。
开展山东低碳乡村实地调研,通过获取一手数据资料,从技术、空间、社会多个维度探索和发现当前山东低碳乡村生态化营建的问题和潜力,梳理和总结乡村中村居庭院、组团邻里、村域空间等不同尺度所具有的低碳效应的“适宜性生态技术与空间一体化模式语言”,以强化低碳技术与乡村生产生态生活空间及管理运行方式的协同整合和高效互动。以资源高效利用为目标、以各类资源要素在乡村空间中的流动过程特征为切入点,分析山东典型低碳乡村的资源循环利用方式、生态技术运行方式、生态空间营建模式,有助于揭示和认知乡村适宜资源循环技术系统与三生空间的互动规律,为规范和系统地指导我国低碳乡村资源利用和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27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