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泥塑历史传承,创新发展理念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作者:橘子味小呆毛

泥塑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其历程可追溯至古代。据史书记载,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用泥土制作人形或动物形态的器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泥塑艺术逐渐发展,成为了我国民间工艺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在唐宋时期,泥塑艺术有了更多的表现空间。当时的宫廷、庙宇、城市街道等处都可以看到泥塑的雕刻品。在宋代,泥塑艺术得到了大力发展,同时也被认为是华夏文化的瑰宝之一。其中以江苏扬州的泥塑艺术最为著名,其精准的造型、生动的表现手法、细致的工艺处理等都值得称赞。

到了明清时期,泥塑又迎来了新的一波发展。当时的民间工艺美术中,泥塑被广泛地应用于家庭供奉、祭祀、喜庆等场合,成为当时人们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在宫廷和庙宇中,泥塑也被广泛运用,展示了当时泥塑艺术的精湛水平和独特魅力。

经过多个历史时期的沉淀与传承,泥塑艺术在我国民间文化中依然保持着重要的地位。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泥塑艺术在技法、材料等方面也得到了新的应用和挖掘,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注入了新的活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27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万里山河,唱响英雄赞歌

2022年6月20日,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兴发花苑。许昌学院暑期“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社会实践队队员向志远向社区周围的人员宣讲张从顺张子权父子先进事迹。“那个曾在警察父亲葬礼上哭泣…… 红心向党暑期社会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无畏的逆行者

2022年6月20日,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谢集镇,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暑期实践队“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向好友孙香宣讲了张定宇的个人先进事迹。她介绍说:他是院长,也是病患。他叫…… 红心向党暑期社会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向您致敬

2022年6月20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号召队员王红霞同学通过互联网学习鹤壁历史上第一位党员何名臣的相关资料。在学习过程中,考察队员了解到何名臣生平,何…… 红心向党暑期社会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2022年6月20日星期一,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南坞镇,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马文锴,了解张桂梅先进事迹,并从中学习他的优良品质。张桂梅,原名张玫瑰,女,…… 红心向党暑期社会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疫路前行,有你

2022年6月20日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暑期实践队“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高梦琦宣讲抗疫事迹。他说:为抗击疫情,徐汇团区委结合客观实际,创新线上形式展开了…… 红心向党暑期社会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疫情上报第一人

2022年6月20日,在济源市承留镇,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李天琪,今天线上宣讲抗击疫情的先进个人张继先的故事。第一个为湖北乃至全国拉响疫情警报的医生,…… 红心向党暑期社会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用生命守护祖国北疆绿色屏障

2022年6月20日星期一,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王帅学习了先进个人事迹。实践队员王帅在宣讲了于海俊同志的英勇事迹。于海俊,男,汉族。1986年4月加入中国共…… 红心向党暑期社会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于无声世界 用奋斗发声

2022年6月20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号召队员杨京明学习先进个人事迹,从榜样中汲取力量,以蓬勃奋斗的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观看了《感动中国2021年度…… 红心向党暑期社会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科大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于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

2024年9月5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在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发布《第十七届石油和化工企…

青科大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研究成果于第十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

2023年10月26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在第十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进行了题为《石油和化工企…

乡村振兴,物流先行——河北大学智链青春队开展 智慧物流选址调研宣传活动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河北省以智慧物流为核心抓手,率先启动“12县域农村智慧物流中心选址调研”项目。通过科学…

苏师物电“一品一会”:剪纸宣讲会传承徐州非遗文化

(通讯员汤洁涵)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3月19日,江苏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人力学子反诈实战,筑牢企业安全防线

身处数字浪潮,网络安全威胁如影随形,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起挑战。为提升人力专业同学的实战能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精心策…

最新发布

我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召开2023年度民主评议党员大会
(通讯员常晓茹肖畅洋)3月4日上午,我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于景德楼南栋202教室召开2023年度民主评议党员大会,支部书记以及全体党员(含预备党员)参与此次会议。会议由支部学生副书记主持。会议伊始,支部书记…
深蓝学院开展“龙“行大运,万事兴”龙”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龙行大运,万事兴龙”这个主题寓意深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祥瑞的象征,代表着力量、智慧、运气和权威。而“大运”则寓意着好运和成功。此次活动以龙为主题,旨在让参与者在新的一年里,像龙一样充满…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光影之翼服务队开展“周末课堂”志愿服务活动(七)
为构建和谐社区,丰富社区儿童的周末生活,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光影之翼服务队前往东昌府区柳园街道龙山社区开展“周末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光影之翼服务队部分成员参与了…
泥塑匠心制作,打造精品琳琅
泥塑的基本用料——泥土需精心准备,一般选用带些粘性又细腻的土,经过捶打、摔、揉,有时还要在泥土里加些棉絮、纸或蜂蜜。泥塑的模制一般分为四步:制子儿、翻模、脱胎、着色。制子儿就是制出原型,找一块…
泥塑传承,意义深远
泥塑是民间文化的体现,它通过各种形象,如人物、动物和物品,展现了人们对生活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和追求。泥塑中的动物形象通常象征着吉祥和幸福,而人物形象则代表着勇气、智慧和美德等品质。泥塑的历史悠久…
泥塑文化,独具匠心
泥塑,俗称“泥玩”“彩塑”等,泥塑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即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我国泥塑艺术可上溯到距今4千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其造型简练饱满、线条流畅…
深刻理解泥塑文化
第一、泥塑的可塑造性。雕塑家利用泥的软度进行随心所欲的创作制作,并且把泥的流动性利用的淋漓尽致,这是其它的方式所不好表现的。第二、泥塑的易改性。在雕塑的创作阶段,艺术家进行反复的推敲、制作,最…
感悟非遗传承真谛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让许多非遗物件都蒙上了灰尘,为追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发展问题,我参加了这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非遗的发展需要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现在乡村正在振兴,也助力了非遗物质文化…
聂家庄之旅继非遗新活力
参加大学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一直期待的事,所以我毫不犹豫的加入寄道非遗,泥韵乡采社会实践队。这次的聂家庄之旅,不仅是与“泥”的赴约,也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我也感受到了社会实践的意义,…
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开展每周“童心依旧”志愿活动
(通讯员向婷)3月7日,公共管理学院青工部开展此学期第一次“童心依旧”志愿活动。志愿者们在杨灵灿同学的组织下前往雨花区怡智家园,为残障人士送去关怀。通过线上招募,共有九名志愿者参加了此次活动。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