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泥塑匠心制作,打造精品琳琅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 作者:橘子味小呆毛

泥塑的基本用料——泥土需精心准备,一般选用带些粘性又细腻的土,经过捶打、摔、揉,有时还要在泥土里加些棉絮、纸或蜂蜜。泥塑的模制一般分为四步:制子儿、翻模、脱胎、着色。制子儿就是制出原型,找一块和好的泥,运用雕、塑、捏等手法,塑造好一个形象,经过修改、磨光、晾干后即可,有些地方还要用火烧一下,加强强度。翻模就是把泥土压在原形上印成模子,常见有单片模和双片模,也有多片模。脱胎就是用模子印压泥人坯胎,通常是先把和好的泥擀成片状,然后压进模子,再把两片压好泥的模子合拢压紧,再安一个“底”,即在泥人下部粘上一片泥,使泥人中空外严,在胎体上留一个孔,使胎体内外空气流通,以免胎内空气压力变化破坏泥胎。最后一道工序是着色,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说。一般着色之前先上一层底色,以保持表面光洁,便于吸收彩绘颜色,彩绘的颜料多用品色,调以水胶,以加强颜色附着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7274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万里山河,唱响英雄赞歌

2022年6月20日,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兴发花苑。许昌学院暑期“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社会实践队队员向志远向社区周围的人员宣讲张从顺张子权父子先进事迹。“那个曾在警察父亲葬礼上哭泣…… 红心向党暑期社会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无畏的逆行者

2022年6月20日,河南省商丘市梁园区谢集镇,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暑期实践队“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向好友孙香宣讲了张定宇的个人先进事迹。她介绍说:他是院长,也是病患。他叫…… 红心向党暑期社会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向您致敬

2022年6月20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号召队员王红霞同学通过互联网学习鹤壁历史上第一位党员何名臣的相关资料。在学习过程中,考察队员了解到何名臣生平,何…… 红心向党暑期社会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2022年6月20日星期一,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南坞镇,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马文锴,了解张桂梅先进事迹,并从中学习他的优良品质。张桂梅,原名张玫瑰,女,…… 红心向党暑期社会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疫路前行,有你

2022年6月20日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暑期实践队“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高梦琦宣讲抗疫事迹。他说:为抗击疫情,徐汇团区委结合客观实际,创新线上形式展开了…… 红心向党暑期社会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疫情上报第一人

2022年6月20日,在济源市承留镇,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李天琪,今天线上宣讲抗击疫情的先进个人张继先的故事。第一个为湖北乃至全国拉响疫情警报的医生,…… 红心向党暑期社会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用生命守护祖国北疆绿色屏障

2022年6月20日星期一,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王帅学习了先进个人事迹。实践队员王帅在宣讲了于海俊同志的英勇事迹。于海俊,男,汉族。1986年4月加入中国共…… 红心向党暑期社会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于无声世界 用奋斗发声

2022年6月20日,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红心向党”暑期社会实践队号召队员杨京明学习先进个人事迹,从榜样中汲取力量,以蓬勃奋斗的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观看了《感动中国2021年度…… 红心向党暑期社会 许昌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科大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于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

2024年9月5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在第十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发布《第十七届石油和化工企…

青科大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研究成果于第十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

2023年10月26日,青岛科技大学化工企业管理创新研究团队在第十六届全国石油和化工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进行了题为《石油和化工企…

乡村振兴,物流先行——河北大学智链青春队开展 智慧物流选址调研宣传活动

在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的背景下,河北省以智慧物流为核心抓手,率先启动“12县域农村智慧物流中心选址调研”项目。通过科学…

苏师物电“一品一会”:剪纸宣讲会传承徐州非遗文化

(通讯员汤洁涵)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论述,3月19日,江苏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人力学子反诈实战,筑牢企业安全防线

身处数字浪潮,网络安全威胁如影随形,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起挑战。为提升人力专业同学的实战能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精心策…

最新发布

请党放心 支教有我 | 兰州交通大学第二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开展教学能力培训
为落实团中央及全国项目办加强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建设的相关要求,提升研究生支教团成员的教学能力和业务能力。3月7日,兰州交通大学中国青年志愿者第二十六届研究生支教团在校团委的带领下走进兰州…
我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召开2023年度民主评议党员大会
(通讯员常晓茹肖畅洋)3月4日上午,我院本科生第二党支部于景德楼南栋202教室召开2023年度民主评议党员大会,支部书记以及全体党员(含预备党员)参与此次会议。会议由支部学生副书记主持。会议伊始,支部书记…
深蓝学院开展“龙“行大运,万事兴”龙”寒假社会实践活动
“龙行大运,万事兴龙”这个主题寓意深远。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祥瑞的象征,代表着力量、智慧、运气和权威。而“大运”则寓意着好运和成功。此次活动以龙为主题,旨在让参与者在新的一年里,像龙一样充满…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光影之翼服务队开展“周末课堂”志愿服务活动(七)
为构建和谐社区,丰富社区儿童的周末生活,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光影之翼服务队前往东昌府区柳园街道龙山社区开展“周末课堂”志愿服务活动。光影之翼服务队部分成员参与了…
泥塑历史传承,创新发展理念
泥塑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其历程可追溯至古代。据史书记载,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用泥土制作人形或动物形态的器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泥塑艺术逐渐发展,成为了我国民间工艺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泥塑传承,意义深远
泥塑是民间文化的体现,它通过各种形象,如人物、动物和物品,展现了人们对生活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和追求。泥塑中的动物形象通常象征着吉祥和幸福,而人物形象则代表着勇气、智慧和美德等品质。泥塑的历史悠久…
泥塑文化,独具匠心
泥塑,俗称“泥玩”“彩塑”等,泥塑艺术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即用粘土塑制成各种形象的一种民间手工艺。我国泥塑艺术可上溯到距今4千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其造型简练饱满、线条流畅…
深刻理解泥塑文化
第一、泥塑的可塑造性。雕塑家利用泥的软度进行随心所欲的创作制作,并且把泥的流动性利用的淋漓尽致,这是其它的方式所不好表现的。第二、泥塑的易改性。在雕塑的创作阶段,艺术家进行反复的推敲、制作,最…
感悟非遗传承真谛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让许多非遗物件都蒙上了灰尘,为追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发展问题,我参加了这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非遗的发展需要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现在乡村正在振兴,也助力了非遗物质文化…
聂家庄之旅继非遗新活力
参加大学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一直期待的事,所以我毫不犹豫的加入寄道非遗,泥韵乡采社会实践队。这次的聂家庄之旅,不仅是与“泥”的赴约,也感受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我也感受到了社会实践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