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观景德陶瓷,学文化内涵

来源: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 作者:黄文江

2024年7月24日江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千年古韵,盛世华章”乡村发展成就观察团首先前往御窑景巷的大顺布号了解清朝末年窑工们的服饰,紧接着前往老城博物馆学习景德镇瓷器的发展历程、制窑的过程方法和工匠的由来及其行业行规。在其之后,队员们前往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观赏陶瓷并学习其文化内涵。通过这次活动,队员们了解了瓷器的相关知识,并且深入地学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

“大顺布号”的前身为“元成永”,是20年代中期至30年代市里有名的绸布店。过去,在景德镇可以看到很多穿戴白围裙的窑工,他们在制窑的时候穿戴白围裙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也因为如此,白围裙成了景德镇窑工的标识之一。白围裙代表的是景德镇制瓷史上窑工对正义的追求,几百年后,人们依然记得其中孕育的历史文化内涵。

图为江西农业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大顺布号参观瓷工白围裙。“千年古韵,盛世华章”乡村发展成就观察团供图

景德镇瓷器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但真正意义上的瓷器制作始于唐朝。汉唐时期的陶瓷集镇,从新平镇到昌南镇,“新平冶陶,始于汉室”、“耕且陶焉”。两宋时期,“村村窑火,户户陶埏”,明清时期的瓷国高峰,成为了陶瓷手工业城市。清朝末年的瓷器制作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如青花、釉下彩、斗彩等装饰技法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随后的时间里,景德镇逐渐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瓷器中心。

图为江西农业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老城博物馆听讲解员讲解发展历程。“千年古韵,盛世华章”乡村发展成就观察团供图

景德镇窑工的起源与陶瓷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早在宋代,随着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兴起,一批批技艺精湛的窑工聚集于此,历经无数磨合,体现出了景德镇这座城市的包容性。他们不仅掌握了制作瓷器的各种技艺,还积累了丰富的陶瓷制作经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技术的进步,景德镇的窑工们的技艺也在不断传承和发展。

景德镇的窑工们在制作陶瓷的方法上独具特色。他们利用景德镇便利的水运网络,将制好的“不”子运送到各个作坊。在作坊中,匠人们通过手工拉坯、盘泥条、泥板围接等方式将“不”子制成各种形状的瓷坯。瓷坯成型后,需要进行细致的修坯工作,修去表面的不平整和多余部分。修好的瓷坯再进行干燥处理,提高其硬度和强度。

图为江西农业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在老城博物馆学习制窑过程。“千年古韵,盛世华章”乡村发展成就观察团供图

在景德镇的瓷器制作行业中,工匠们不仅需要掌握精湛的技艺,还需要遵守一系列的行业行规。这些行规包括对原料的选择、制作工艺的规范、成品的质量要求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同时,工匠们还遵循着师徒制度,强调传承和发扬传统的技艺和精神。这些行业行规共同保证了景德镇瓷器的质量和声誉,使得景德镇瓷器在历史上长期保持着其独特的地位。

此次活动,江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千年古韵,盛世华章”乡村发展成就观察团的队员们了解到了窑工们的服饰特征,学习到了景德镇陶瓷的发展历程和制作过程等。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具有千年的历史,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青白瓷风格。景德镇陶瓷文化不仅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还融入了地方特色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陶瓷艺术风格。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26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坤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与该局相关负责人蒋珍珍…… 医废焕能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医废团队深入了解该领域实际情况,为社会实践调查积累详实资…… 医废焕能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医废焕能调研团赴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开展调研活动

2025年1月25日,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李心宁赴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展开深入调研,并对医院医疗废弃物处理现状进行详细了解。在此次调研中,调研团成员采访了总务科工作人员邢文静,以…… 医废焕能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医废焕能调研团访谈基层卫生院医废处理人员

1月23日4时30分,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张祖悦前往山东省滨州市北海经济开发区马山子镇中心卫生院,就基层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处理状况及数字化治理平台应用影响,对该院医废处理人员张英晨展…… 医废焕能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医废焕能调研团实地探访了解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废弃输液袋、输液瓶处

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废弃输液袋、输液瓶处理情况2025年1月22日上午,山东大学医废焕能社会实践调研团队的调研人员段钰访问了山西省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与总务科档案管理负责人孙静就医…… 医废焕能调研团 山东大学(威海)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威海市生态环境局开展实地调研

2025年1月27日,为调查了解威海市医疗废弃物处理及构建数字化医废智慧监管平台情况,山东大学(威海)医废焕能调研团成员邵佳…

山东大学学生访谈覃刚医生,聚焦医疗废弃物处理实践调研

2025年2月8日,山东大学医废焕能调研团前往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展开调研。此次访谈围绕医疗废弃物处理展开,旨在助力相关…

点亮文明之光:铜陵市社会文明实践活动纪实

点亮文明之光:铜陵市社会文明实践活动纪实在当今社会,文明是推动社会进步、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力量。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

福赠春联祈平安,墨香四溢迎新春

中国青年网菏泽1月26日电(通讯员孟琳)对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民俗风情,在春节等传统节日有着…

情暖新春,爱心相伴:春节慰问老人活动纪实

情暖新春,爱心相伴:春节慰问老人活动纪实春节,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情感与团圆期盼的传统节日,是家人相聚、共享天伦的…

最新发布

亮基层之光,筑牢民生之基
亮基层之光,筑牢民生之基传播党史精神,点亮基层之光;服务治理大局,筑牢民生之基。2024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乡”遇仲夏实践队在深入学习贯彻党史精神后,深入社区服务基层治理,点亮基层之光。在服务基…
教育的希望之光,志愿的守护之力:“乡”约盛夏 遇“践”青春志愿服务队在安阳镇中心小学的
在安阳镇中心小学,“乡”约盛夏遇“践”青春志愿服务队成为了教育的希望之光,用志愿的守护之力为孩子们照亮前行的方向。志愿者们举办了“文化节”活动,展示各地文化。在数学课上,开展数学建模比赛,培养…
三下乡|潍坊理工学院“助力乡村发展,开创美好未来”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
安徽学子三下乡:民族团结,籽籽同心
中国青年网池州7月24日电(通讯员冯馨语程林)为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培养他们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热爱与继承,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绿色种子志愿团队于2024年7月24日在安徽省池州市东至…
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革命意志
大学生网报马鞍山7月4日电(通讯员张咏康)2024年暑假前夕,为响应学校号召,我们自行组建了一支爱国主义教育团队。奔往祖国各地,寻找红色记忆、继承革命意志、发扬爱国主义精神。2024年7月4号星期四上午我们一…
7.25【实践感言 物电学院 关文慧】社会实践感言
通过此次对芳元红色经典文化博物馆的实地参观学习,我们回顾了那段不平凡的红色历史,馆内所陈列的艺术作品不仅仅重现了往日的光辉岁月,更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了震撼与洗礼,这些艺术作品不仅给人们带来了视觉…
兰理学子传承农耕文化,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拥有悠久的农耕文化传统。传统农耕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智慧、顽强拼搏的精神,也反映了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和变迁。为了弘扬和传承农耕文化,兰州理工…
江西省博物馆行:古韵金风交织,历史文化共赏
近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椽承社会实践队有幸参观了江西省博物馆,这是一次沉浸于历史与文化海洋的奇妙之旅。江西省博物馆作为展示江西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窗口,不仅让队员们领略了江西文化的独特魅力,更使…
追寻红色足迹,助力基层治理
追寻红色足迹,助力基层治理为广泛学习宣传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依托各地红色资源,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2024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乡”遇仲夏实践队前往革命纪念馆进行参观,随后实…
参观玉龙公园,感受当地文化
参观玉龙公园,感受当地文化中国大学生在线含山7月8号电(通讯员纪宇恒)含山玉龙公园,一座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与现代健身理念的综合性公园,坐落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含山县,是当地人民休闲娱乐、强身健体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