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晨启红旗渠,暮归精神扬:宣讲掠影

来源: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梦的里面

今天,是一个平凡而又充满意义的日子。作为“红旗渠精神我来讲”宣讲队的一员,我怀揣着对志愿服务的热爱与对红旗渠精神的敬仰,和团队的小伙伴们一起踏上了前往光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志愿服务的旅程。阳光唤醒了安阳这座城市,也透过清晨的薄雾,洒在我们身上,仿佛为我们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预示着这将是一场心灵与精神的双重洗礼。早上,我们在校门口集合,一起骑着电动车前往光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抵达光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时,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气息,预示着这是一个充满意义的日子。这里,是居民们日常生活的缩影,也是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阵地。我们与宣讲队其他伙伴迅速集合,领取了入户调查的任务清单。我们的目标很明确:深入了解居民们对红旗渠精神的了解程度,并以此为契机,向他们宣讲这一伟大精神,让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新时代继续发光发热。入户调查的过程,既是一次心灵的交流,也是一次文化的传承。我们走访了多家居民,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朝气蓬勃的青年,他们各自以不同的方式诠释着对红旗渠精神的理解。有的老人对红旗渠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如数家珍地讲述着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对那段历史的怀念与敬仰;有的年轻人虽然对红旗渠的历史了解不多,但他们对这种精神表示出了极大的敬意和向往,他们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对红旗渠精神有了初步的认识,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认同。每一家、每一户,我们都耐心细致地讲解红旗渠的故事,用生动的语言和鲜活的例子,让居民们感受到那份来自心灵的震撼和力量。红旗渠,这个曾经响彻大江南北的名字,是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用智慧和汗水创造出的奇迹。它不仅仅是一条水利工程,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不屈不挠、勇于挑战困难的精神力量。我深知,将这份精神传递给更多人,是我们宣讲队的责任和使命。在宣讲过程中,我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红旗渠精神的内涵与现实意义相结合,让居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一精神的价值所在。我们讲述了林县人民如何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修建了这条举世闻名的“人工天河”。我强调了红旗渠精神中蕴含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等优秀品质,这些品质不仅在当时是宝贵的财富,在今天更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下午,阳光变得柔和而温暖,我们带着上午的收获与感动,又一同前往杜官屯社区,继续我们的志愿服务之旅。这次的任务是对悬挂起来的红旗渠系列展板进行宣讲。一个个展板如同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展板上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段段深情的文字,将红旗渠的辉煌历程和伟大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我们站在各自负责的展板前,面对着来来往往的社区居民,用充满激情的声音,将红旗渠精神娓娓道来。站在展板前,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我深吸一口气,平静心情,开始了我的宣讲。我首先介绍了红旗渠工程的背景和意义,让听众们了解到这项工程对于改善当地人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接着,我详细讲解了红旗渠的修建过程中涌现出的英雄人物县委书记林贵等人的事迹,尤其是人们自制的工具、水泥。我试图通过这些具体而生动的例子,让听众们感受到红旗渠精神的力量和魅力。在宣讲过程中,居民们或驻足聆听,或点头称赞,有的甚至主动上前与我交流心得,提出自己的疑问和看法,我尽我所能进行解答和回应。我发现,许多听众对于红旗渠精神有着深刻的共鸣和感悟。社区的一名小学生表示,要学习红旗渠精神,将其融入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为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夕阳西下,我们的宣讲活动也进入了尾声。回顾一天的经历,我的心中充满了满足和自豪,我们不仅加深了对红旗渠精神的理解和认识,还和团队成员们一起合作,增进了彼此之间的默契,更重要的是,我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为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贡献了一份微薄的力量。但我认为,这只是一个开始,红旗渠精神将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中,成为我前行道路上的灯塔和动力。我将继续传承和弘扬这一伟大精神,让它在新的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在兼顾好自己学业的同时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身于志愿服务事业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为学校、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温暖和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40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爱在寒冬 情暖人心

岁末寒冬送温情,资助育人暖人心。为深入贯彻国家教育资助政策,切实关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1月20日-2月3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无敌先锋”实践队的黄小羽深入山东省…… 黄小羽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爱在寒冬,情暖人心

岁末寒冬送温情,资助育人暖人心。为深入贯彻国家教育资助政策,切实关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1月20日-2月3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无敌先锋”实践队的黄小羽深入山东省…… 黄小羽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政策助力梦想 奋斗成就未来

政策助力梦想,奋斗成就未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无敌先锋”实践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为推广国家学生资助政策,积极响应学校“学生资助宣传大使”活动,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 黄小羽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点亮陕北安塞腰鼓非遗传承之路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点亮陕北安塞腰鼓非遗传承之路为深入了解安塞腰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探索其在新时…

爱在寒冬 情暖人心

岁末寒冬送温情,资助育人暖人心。为深入贯彻国家教育资助政策,切实关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1月20日-2月3日,中国石油大学…

爱在寒冬,情暖人心

岁末寒冬送温情,资助育人暖人心。为深入贯彻国家教育资助政策,切实关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1月20日-2月3日,中国石油大学…

桂平古艺逢新探:广西师大学子为杖头木偶戏 “牵线搭桥”

在非遗保护日益受重视的当下,为推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平杖头木偶戏的“活态”传承,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温馨社区,有你有我 时代呼唤,青年力行

为了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新时代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提升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推动社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切实了解当下社区的…

最新发布

二师学子三下乡:手工立体小屋穿梭奇幻空间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谭倩)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空间感知能力,增加课堂趣味性。7月26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张沟镇先锋村点位志愿者,在党员活动中…
汽院学子“三下乡”——一笔一划皆故事
为促进小学生们对汉字的了解,使他们感受到汉字的发展和魅力,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春蕾”爱心支教服务团在石桥村开展了一堂关于汉字的发展的小课堂。汉字不仅仅是文字,更是历史的见证者,承载着千年的智慧与…
探索绿能——走进隆基绿能
7月12号,长安大学材料学院一支大学生团队赴隆基绿能展开为期一天的社会实践,探索绿色能源的新发展前景。隆基绿能作为业内领先企业,构建单晶硅片、电池组件、工商业分布式解决方案、绿色能源解决方案、氢能…
二师学子三下乡:志愿下乡赴仙桃,欢乐手工满课堂
为了让小朋友们体验更多的艺术课程,助力乡村振兴教育事业更好的开展支教活动,7月26日上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杨林尾兴隆村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为小朋友们上了一堂有趣的缝…
二师学子三下乡:趣味缝缝乐,欢乐满课堂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柴亚玲)为了让小朋友们体验更多的艺术课程,助力乡村振兴教育事业更好的开展支教活动,7月26日上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杨林尾兴隆村的党员…
二师学子三下乡:针织梦想,手工传情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电(通讯员刘茹燕)7月26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麦田守望者”赴仙桃市志愿服务队,走进杨林尾镇兴隆村,给这里的孩子上了一节有趣的缝缝乐挂件的手工教学活动。志愿者们化身手工艺人,耐心…
“百千万工程”森澜突击队|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圆满落幕,各展所长助力乡村振兴
2024年7月21日,岭南师范学院“森澜”突击队的大学生们在湛江市坡头区乾塘镇南寨村的“三下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为期两周的实践,“森澜”突击队成员与村民共同度过了充实而难忘的时光,收获了丰富的经…
二师学子三下乡:绘出绿色梦想,守护环保家园
大学生网报仙桃7月26日电(通讯员毕琳娜)为引导学生认识到绿色环保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发学生保护环境,爱护资源的热情,7月26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
安徽学子三下乡:一起走进VR的世界吧!
中国青年网池州7月25日电(通讯员冯馨语程林)为增强青年学生对科技创新的认知,激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怀以及对科技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绿色种子志愿团队于2024年7月25日在安徽省池州…
寻迹梅庵实践团 | 虚拟偶像破圈,“梅小安”为梅庵代言
重现梅庵记忆,“梅小安”应运而生往届设计:往届团队为更好的向外宣传梅庵红色文化,充分调动红色资源,向更多青年群体中扩大团二大和梅庵的影响力,对梅庵形象进行数字化开发。团队敲定以“梅花鹿”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