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县小岗村:传奇的改革之路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通讯员:计222戚华俊】凤阳县小岗村,一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地方,承载着中国乡村改革的传奇历程。从贫困到富裕的蜕变,见证着一代代村民的奋斗和探索,展现着中国乡村振兴的活力和希望。小岗村的改革精神,如同一盏明灯,照亮着前行的道路,激励着更多人奋发向前,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大包干精神
1978年的一个冬天,安徽省凤阳小岗村的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在一纸分田到户的“秘密契约”上,立下“生死状”,按下“红手印”,搞起“大包干”,不仅拉开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也形成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大包干精神。“大包干”的核心内涵是包干到户,“包干到户”是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形式。“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从农业开始的“大包干”精神,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变大幕。
沈浩:时代楷模的力量
沈浩,一个普通的名字,却承载着不平凡的使命。在那个物质匮乏、思想保守的年代,他以超前的眼光和坚定的意志,引导小岗村农民走上了改革之路。
沈浩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他是当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农村基层干部的楷模,是机关干部下基层为群众服务的榜样,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涌现的典型。到小岗村任职6年,他全心全意、无私奉献,团结带领村“两委”一班人,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找到了一条适合小岗村发展的新路,改变了小岗村“一夜越过温饱线,20年没跨过富裕坎”的困难局面,全村人均纯收入从2300元增加到6600元,村道修好了,家家户户改善了住房,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群众称他是“我们离不开的干部”。他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他放弃了原本舒适的城市生活,选择扎根农村,与小岗村的农民同甘共苦。在他的领导下,小岗村逐步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从一个贫困落后的小村庄,发展成为拥有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富裕乡村。沈浩的精神,不仅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小岗村人,更成为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农村改革者的榜样。
当年农家:小岗村的改革记忆
小岗村的改革,并非一帆风顺。在最初的几年里,村民们面临着重重困难和外界的质疑。然而,正是这种逆境,激发了小岗村人的创造力和坚韧不拔的品格。他们通过自主探索,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合本地发展的农业经营模式,实现了粮食产量的连年增长,彻底解决了温饱问题。
随着改革的深入,小岗村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从单一的农业生产,到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再到引入现代科技,建立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小岗村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之路。今天的小岗村,已经拥有了完善的基础设施,整洁的村容村貌,以及充满活力的社区文化。小岗村的巨变,是中国农村改革成果的生动写照。
学子接力传承精神
今日的凤阳县小岗村,已经不再是一个贫困之地,而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地方。安徽工业大学的学子们走进小岗村,聆听沈浩的事迹,感受改革者的足迹,体验现代农业的魅力。他们表示将继承沈浩的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传承着改革的火炬,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传奇续写辉煌不已
小岗村的故事,是梦想、勇气与智慧的胜利。沈浩的生命演绎了改革者的真谛,而小岗村,则见证了中国乡村改革的奇迹。从贫困到富裕的蜕变,凤阳县小岗村展现出中国农村改革的活力和希望,为大家树立了榜样,激励着更多人勇敢前行。
结语
凤阳县小岗村改革的历程,是新中国农村变迁的缩影,是对时代英雄的缅怀,更是对新时代奋斗者的鼓舞。在小岗村的热土上,青春与梦想再次交汇,共同续写中国乡村振兴的辉煌篇章。愿凤阳县小岗村的传奇继续发扬光大,为中国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贡献更多的力量,谱写新的华章!【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团队:重温小岗精神,赋能乡村振兴暑期实践团队】【责任编辑:计222戚华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990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