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陕工学子青春三下乡:青年承古韵 战鼓传新声

来源: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邓璐

为深入探索并传承咸阳地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引导青年学子坚定文化自信。7月18日,信息学院“赓续文脉 薪火相传”暑期社会实践团走进咸阳师范学院秦汉战鼓传习基地,近距离感受秦汉战鼓的魅力。

揭秘千年传承 走进秦汉战鼓

秦汉战鼓,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最初为秦军征战时鼓舞士气的鼓乐,分为出征、交战、凯旋三部曲,2009年被列入陕西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来到秦汉战鼓传习基地的展览区,展览区内陈列着各种秦汉战鼓实物展示。传承人青年教师夏振宇老师为大家讲解了秦汉战鼓的历史典故,并说道,“秦汉战鼓的演奏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包括节奏感、力度控制、鼓点的稳定等,需要时间和耐心去摸索,也需要将内心的激情融入演奏中。”

共鸣战鼓声起 再现秦汉雄风

参观完展览区后,实践团成员们在秦汉战鼓传习基地表演场地,欣赏了一场精彩的秦汉战鼓表演。表演者们手持鼓槌,随着激昂的鼓点起舞,展现出战鼓的韵律美,传递了古代战士的英勇形象和精神风貌。表演结束后,实践团成员们在夏老师的指导下,纷纷上台体验战鼓的演奏。尽管初次尝试略显生疏,但同学们的投入和热情,仿佛与战鼓产生了奇妙的联系。他们挥动鼓槌,敲击战鼓,用自己的方式演绎出了战鼓的新风采。指导老师李丹强调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仅是对技艺的复制,更重要的是对精神的继承和创新,需要每位同学沉下心来学习思考。”同时,李老师还鼓励各位同学通过校园文化节、社团活动和选修课程多种渠道接触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继而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交流传承心得 感悟文化力量

在交流环节,咸阳师范学院青年学生李京学分享了自己学习秦汉战鼓的感受,他说道:“学习秦汉战鼓的过程虽然辛苦且枯燥,但是每当我亲自握起鼓槌,那阵阵鼓声如同雷鸣般震撼心灵,每一击都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激发出一种无畏前行的力量。那些激昂有力的鼓点,仿佛穿越时空,让我亲耳聆听到了古代战场上勇士们英勇奋战的号角,热血在胸中沸腾。当鼓槌重重击打在鼓面的那一刻,我仿佛与悠久的历史对话,在不断学习中我感受到了那份沉甸甸的文化底蕴和不可磨灭的精神力量。”这份热爱深深鼓舞了实践团每位成员,纷纷表示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离不开青年力量,青年一代有责任也有能力,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继续传承下去,并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力。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的交流,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实践团成员们深入了解了秦汉战鼓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实践团将以此次交流学习为契机,进一步坚定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继续秉承这份热爱和使命感,不断探索和实践,让中华优秀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004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学以致用!广西师大学子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传承添新翼

在非遗保护意识不断高涨,传统文化亟待传承与创新的当下,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踏入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开展了一场旨在推动桂平杖头木偶戏活态传承的实地调研活动……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桂平杖头木偶戏 “遇春”:广西师大学子 “穿针引线” 解传承之困

在文化多元且非遗保护意识渐强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致力于为其传承创新贡献力量。桂平杖头木偶…… 王雨欣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赋能:广西师大学子为桂平杖头木偶戏 “舒筋通络”

在非遗保护热度攀升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肩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为其传承发…… 王雨欣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杖头木偶戏 “遇春”:广西师大学子 “穿针引线” 解传承之困

在文化多元且非遗保护意识渐强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深入调…

青春赋能:广西师大学子为桂平杖头木偶戏 “舒筋通络”

在非遗保护热度攀升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肩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宁财学子组建“赤心”实践团,在假期里毅然踏上了红色文化探寻的征程,这段…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今年冬季,宁波财经学院组建了一支由5名成员组成的“赤心”实践小…

最新发布

强国有我,青春有为 ——青岛农业大学“‘食’志不渝”实践团探求食品行业知识
为了探寻薛记炒货产品独特口感的奥秘,了解相关产品的制作过程及流程顺序,提前知道食品行业发展的未来前景及就业机会,7月29日,青岛农业大学“‘食’志不渝”实践团队前往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探访薛记食品有…
陕工学子青春三下乡:光影古韵 匠心传承
为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和保护,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7月19日,信息学院“赓续文脉薪火相传”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礼泉县史德镇赵蔡村拜访非遗皮影戏(弦板腔)老艺…
热情养育希望之花,坚持助力支教之路
2024年7月31日,山东建筑大学的“三下乡”实践团队“捐资助学燃星光,点亮乡村振兴路”前往沂水县杨庄镇吴家楼子村进行爱心支教活动。团队成员于7月31日下午5点在临沂市人民广场集合后统一前往支教目的地——沂…
沂蒙情协会支教活动开始
沂蒙情支教活动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吴家楼子村正式启动。本次支教活动由山东建筑大学沂蒙情公益助学团队发起,旨在为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和支持。本次活动共有18名协会成员参与其中,他们来…
晓姚农夫:以产业振兴点亮恩施乡村发展新希望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扎根恩施,晓姚农夫传承祖辈梦想,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2024年7月14日,华中农业大学赴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社会实践团在指导老师张涛的带领下走进晓姚农夫公司,与企业负…
“硒”望之地,食达领航:传承与创新
群与群之相际,代与代之相续。在恩施这片“硒”望之地,食达好商贸有限公司正以其独特的传承与创新,谱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2024年7月13日,华中农业大学赴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社会实践团在指导老师…
湖北学子三下乡:纸间传情,爱意融融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青锋·文源志愿服务队带着满满的爱心与热情,踏上了前往荆门市钟祥市长滩镇金星小学的旅程。7月12日为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折纸活动,用灵巧的双手在纸间编织出爱与温暖的传…
垃圾分类新实践:暑期团队深入社区,精准调研居民分类现状
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垃圾分类已成为社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常州工学院理学院的“绿色环保树新风,垃圾分类我先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
追寻革命足迹,青春献礼时代
导语:近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楚音汉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专程赴武汉革命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参观,让我们亲身感受革命历史的厚重…
童心相伴 夕阳同辉——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赴庐江县同大镇灵台村“一老一小”关爱服务
【童心相伴夕阳同辉——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赴庐江县同大镇灵台村“一老一小”关爱服务团走访调研】随着夏日炎炎,三下乡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在这个充满热情与活力的季节里,巢湖学院数学与大数据学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