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溯历史之源,寻非遗经典”暑期“三下乡”实践队赴曲阜市大庄村,旨在了解大庄绢花的发展现状,体验当地特色非遗魅力,推动非遗在新世纪蓬勃发展。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种艺术,它静静地诉说着岁月的沧桑,那就是大庄绢花。在这次的实践活动中,我有幸近距离接触了这门古老的艺术,并与传承人张祥冬先生有了深入的交流。他的故事和精神,让我对非遗文化的传承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大庄绢花,一种源于明朝的传统手工艺,它以真丝为原料,经过复杂的工艺流程制成。每一朵绢花都栩栩如生,仿佛带着历史的温度和匠人的心血。然而,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传统手工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庄绢花的传承与发展,成为了当地政府和文化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在实践活动中,我有幸采访了大庄绢花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祥冬先生。他虽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对大庄绢花的热爱从未减退。他向我讲述了大庄绢花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让我对这门艺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大庄绢花的深厚情感和对传承的执着追求。
张祥冬先生不仅向我讲述了大庄绢花的历史文化,还热情地教授了我制作大庄绢花的工艺。在他的耐心指导下,我开始了我的大庄绢花制作体验。从选材、漂染到精细的手工制作,每一个步骤都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和匠人的匠心独运。在制作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了传统手工艺的复杂和精细。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专注力。我不禁想象起古人在制作这些艺术品时的情景,他们用双手创造出了如此美丽的作品,让我深感敬佩。同时,我也明白了传承这门手艺的不易。它不仅需要技艺的传承,更需要对这门艺术的热爱和执着。
张祥冬先生的人生经历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他曾是一位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红军战士,经历过生死离别和战争的磨难。战争胜利后,他回到家乡,看到家乡的非遗文化发展并不理想,他决定为家乡做点什么。于是他决定将大庄绢花这项家乡文化发扬光大。他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了他对家乡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执着。他的精神也激励着我,让我明白了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在这次实践活动中,我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起探讨大庄绢花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一起分享制作大庄绢花的乐趣和心得。他们的存在让我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和温暖。我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继续携手前行,为大庄绢花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对大庄绢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我不仅学到了制作大庄绢花的技艺,更重要的是,我领悟到了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我明白了,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传承和弘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去践行这份责任和义务,让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里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我相信,在张祥冬先生和我们这一代青年的共同努力下,大庄绢花这门传统手工艺将会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我们要将这份热爱和执着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大庄绢花,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新的时代里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同时,我也希望更多的年轻人能够加入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来,让我们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让中华文明的瑰宝在世界各地熠熠生辉。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实践大庄绢花的制作技艺,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水平。我也将积极参与各种文化交流和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大庄绢花这门传统艺术。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大庄绢花这朵东方之花一定会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147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