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文化千年韵,相承万古长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者:“遇见非遗经典,

7月14日,为弘扬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溯历史之源,寻非遗经典”社会实践队暑假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曲阜市大庄绢花,拜访了绢花非遗传承人张祥东老师参观了绢花成品并学习制作绢花,旨在了解曲阜非物质文化遗产,助力非遗传承。

本次实践活动队员们来到曲阜市大庄绢花所在地,了解曲阜市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庄鹃花,并进行实践操作学习绢花制作过程。使队员们不仅能够了解绢花工艺的历史以及传承,更能在亲身体会制作出美轮美奂的绢花作品的同时,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的理解和感悟。

我们来到大庄绢花所在地,首先拜访了大庄绢花传承人张祥东老师,听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大庄绢花的习俗以及历史。在与老师交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大庄绢花之前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每逢过年过节家家户户都要买上几朵绢花,为节日添上更亮丽的色彩。但后来大庄绢花手艺逐渐失传,绢花出现的场所也越来越少。老师对我们说道,“现在做绢花的人已经很少了,既然没有人做,那我就来做”张祥东老师边说着边向我们介绍他所制作的一系列绢花作品,这让我充分感叹于张祥东老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责任感,感叹于张祥东老师在如此浮躁的时代潮流中守住了传统文化的良好品格,使得如此鲜活生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绢花得以传承。

另外,张祥东老师还为我们介绍了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绢花所作出的独特创新,如对绢花进行不同颜色的染制,使其更加鲜活生动。听完张祥东老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绢花的传承和创新,我不禁在脑海中绘制了绢花工艺因不符合时代潮流而逐渐消失,后被张祥东老师力挽狂澜,积极主动的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当今社会和时代发展相结合,让绢花工艺在新时代仍能被人们所接受,并展现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的文化创新历程。同时也让我更加深刻的感悟和体会到了文化创新在文化传承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只有当传统文化融入当今时代生活,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助力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在介绍完绢花的历史以及习俗后,张祥东老师热情的为我们介绍起来了绢花的制作步骤。首先是纸张的裁正修形,张祥东老师做完示范后,邀请我们社会实践队队员进行体验,裁出想要的单花形状。随后向我们告知,绢花最重要的工艺是染色,此步骤难度较高,不适宜我们这种新手操作,因而直接为我们拿出了之前已经染好颜色的单片花瓣,向我们展示。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充分感受到了张祥东老师对绢花的热爱,单个步骤看似简单,但长期重复定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但张祥东老师却能坚持下来,将绢花文化得以传承推广。其中除了热爱,更少不了坚持,同时张祥东老师对鹃花传承的坚守更是让我对当下我们急功近利,内心浮躁不安的现象进行了反思。

在本次活动的最后,张祥东老师为我们演示了将单片花瓣合成一朵栩栩如生的绢花的过程,并邀请我们进行体验。单层花瓣的合拢、聚集,最后形成一朵鲜活生动的绢花。通过亲身体验制作绢花,我真切的感受到了绢花工艺的神奇与独特魅力,仅仅以片片单层花瓣,就能展现出如真花般的生命和磅礴生机,我不禁又想起了绢花的来历,于寒冬之中,永远保持积极,昂扬向上的生活态度,不因外在环境的恶劣而自哀自怨,它是鲜活的,它是生动的,是积极昂扬向上的,正如创造出他的中国劳动人民一般,总能以智慧与勤劳,化解种种磨难,在生命的旷野上种出鲜活而顽强的花朵。

此次活动,我感悟颇深,或是折服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工匠精神和坚守的毅力,或是折服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辉煌秀丽,但令我感触最深的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所给我带来的震撼,只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代相结合,与人民同呼吸,才能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同时我也更能体会到我辈青年当今责任,生在如此大有可为的时代,更应拿出大有作为的决心和毅力,助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煌煌中华,郁郁文明。干古风流,薪火相传。习主席曾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同一座宝藏。一旦探秘其中就会终身受用。非遗文化正是在像彭大厨一样的传承人手中才能代代相传,我们青年自当接过传承使命,发乎本心与热爱,秉承中华文化基因,延续中华非物质文化。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在新时代发光发热,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14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心手相牵,同行有爱:以爱之名,共舞希望

心手相牵,同行有爱:以爱之名,共舞希望(通讯员谭柔)4月3日下午,阳光正好,商学院的四名志愿者满怀热忱奔赴爱萌特殊儿童康复中心,投身于“心手相牵,同行有爱”志愿活动,用音乐与舞…… 谭柔 湖南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商学院青工部门举办“心手相牵,同行有爱”志愿活动

商学院青工部门举办“心手相牵,同行有爱”志愿活动(通讯员谭柔)3月13日下午,商学院的四名志愿者积极参加“心手相牵,同行有爱”志愿活动,前往爱萌特殊儿童康复中心,通过音乐和舞蹈…… 谭柔 湖南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纪念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顺利举

为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领悟革命精神内涵,弘扬遵义会议精神,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月8日下午,南京审计大学“澄园先锋”…

广西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本科生第二党支部开展壮乡民族特色主题党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引导全体党员感悟“家国同源”的文化深意,…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

4月2日,外国语学院翻译教研室在教学楼2-402召开教研工作研讨会议。此次会议由翻译教研室主任王鑫主持,翻译教研室全体无课教…

新乡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赴新乡、焦作开展专升本招生宣传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专升本招生宣传力度,吸引更多优秀专科毕业生报考,外国语学院招生宣传小组前往新乡学院、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焦…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最新发布

探索中医药传统魅力,传承瑰宝的国际之旅
探索中医药传统魅力,传承瑰宝的国际之旅——英语对外宣传实践调研团队在行动在暑假到来之际,三下乡实践活动成为了当下大学生探索、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途径。在这段短暂且特殊的时间里,我跟随巢湖学院传承中…
推普启润民智 坚定文化自信
为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交流,弘扬中华文化,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正音筑梦实践队踏上了暑期社会实践的征途,他们的目的地各不相同,但共同的目标却异常坚定。这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对自我能力的挑…
随阳光升起的是希望
在踏上支教之旅的那一刻起,我的心中便充满了期待与忐忑。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旅行,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一次对教育真谛的深刻探索。走进那所偏远而充满希望的学校,我被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和渴望知识的眼神…
楷木传承千载,雕刻古韵流长
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溯历史之源,寻非遗经典”社会实践队于7月13日踏足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旨在深入挖掘曲阜非遗文化的深厚底蕴,弘扬民族精神,并致力于中国文化遗产的宣传与保护。实践队有幸拜访了…
创新同传统齐飞,文化共时代一色
为了解曲阜市大庄绢花,传承非遗文化。7月14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溯历史之源,寻非遗经典”社会实践队暑假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曲阜市大庄绢花,拜访了绢花非遗传承人张祥东老师。绢花又名京花,据说明…
织梦非遗,守护大庄绢花
为传承千年工艺,弘扬东方美学,2024年7月13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溯历史之源,寻非遗经典”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来到曲阜市大庄村,拜访了“大庄绢花”省级非遗传承人张祥冬老师。绢花,也叫京花…
传承千年工艺,弘扬东方美学
7月14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溯历史之源,寻非遗经典”暑期“三下乡”实践队赴曲阜市大庄村,旨在了解大庄绢花的发展现状,体验当地特色非遗魅力,推动非遗在新世纪蓬勃发展。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种…
教育历程书香气,非遗文化尽芳菲
为让非遗走出历史、走进当下、走向未来,既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一劳永逸,必须遵循保护非遗的传承规律,以初心来守护、以匠心来传承、以敬畏之心来开发利用。2024年7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溯历…
传承非遗文化,体验漆扇艺术
为了培养小朋友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和对漆扇制作热情,激发他们的动手能力。2024年8月5日上午,安大化院启明之旅志愿队与新家园公益联合在光明之家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办了一次与“漆扇”有关的主题活动。…
琢磨书法滋味,细品文化之美
2024年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溯历史之源,寻非遗经典”社会实践队队员前往淄博市,拜访了淄博市榜书书法家协会主席王继君先生,向王先生了解书法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旨在了解民间艺术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