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团队为进一步了解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计划的实施情况以及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对苏州大学在校以及规培中的四位学长姐进行采访,并向2017至2022级苏州大学定向医学生发放相关调研问卷。
我们选择17级临五订单班班长俞婷、18级临五定向班班长徐鑫、19级临床定向班学姐杨溢甜和20级定向班班长范绍伟作为采访对象,具有典型性与代表性。在被提问到定向医学生的培养经历与预期是否相符时,四位采访者不约而同地认为基本相符,照全科医生的方向去培养的,培养方案除了个别的科目不同之外,其他都与普通医学生一致。论及学习过程中遇到最大的障碍时,徐鑫学姐认为在科研上与普通医学生相比有所不足,杨溢甜学姐也在临床技能上感到稍微落后;而范绍伟学长与俞婷学姐则认为在学习中会遇到对定向医学生的“偏见”,一方面是培养过程中老师可能会对定向医学生产生偏见,另一方面是家长和社会层面部分认为定向医学生的前途局限。“最大的问题是有些代教老师得知你是定向的学生,或者是将来你工作要去基层的时候,有的时候可能嘴上并不会说什么,但是你能感觉到他对你和那些规培还有读研他们专硕规培,他们会觉得就是心里会觉得你们是有一些区别的,会觉得你知识会差一点,基础差一点,能力差一点,然后他教的时候就可能没有那么到位或者是上心。”俞婷学姐如是说。同时她也提到了解决的方法,即敢问敢学。如何缓解并消除外界对于定向医学生的偏见,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需要学校和社会以及学生个人等多方面的努力。
对定向就业协议书与定向培养协议书对于定向医学生在学业和职业规划的影响我们也进行了相关提问。在职业规划上,杨溢甜学姐认为最大的影响是考研和科研方面:“我们的协议要求我们不能出国也不能考研。普通医学生毕业之后,主要还是会选择考研提升学历。在校期间,因为没有就业和保研的压力,我们对科研的了解也比较少。”俞婷学姐和范绍伟学长共同认为这两份协议书既是一份保底,又是一种枷锁。一方面基本确定的工作让定向医学生少了些许压力,另一方面也为偷懒懈怠找到了借口。
最后提到对于未来基层工作的期待和担忧时,俞婷学姐说到“对我自己的期待是希望可以保持学习的热情,常学常新,不断的提升自己,不要躺平。对工作的期待,当然是希望他可以给我们更多的机会,更大的平台,可以更好地为医疗事业做贡献。”杨溢甜学姐也希望回到基层后,能够在岗位上发挥自己的职能,为周边百姓提供卫生服务和便利的就诊条件。范绍伟学长则从基层群众出发,强调服务人民的重要性:“很多大医院的医生也忙于文书工作,其实工作内容也差不多。但在三甲医院里,与病人的联系较弱,还是以疾病为中心的感觉。如果在基层,你可能负责一个片区,是非常有限的一部分人,这种基层工作与人民群众更近,能够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医疗。你可能在一个地方工作二三十年,看到一个小孩子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这会带来很大的获得感和成就感。你会觉得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不仅关注他们的健康,还关注他们的生活。这能很好地改善医患关系,也能大大增强我们医生的获得感和责任感。”被采访者对于基层工作的条件以及工资待遇普遍抱有担忧心理,这或许成为全科性医疗卫生人才是否愿意长期服务基层的痛点。
我们对2017至2022级苏州大学定向医学生发放的相关调研问卷有效填写人次达163人。旨在了解农村定向医学生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政策的认知程度、选择原因、实际经历与预期的符合程度、优劣势评价、岗位胜任力需求等方面的看法。通过对参与者的性别、年级、户籍类型等基本信息的了解,我们更全面地分析了不同人群对该政策的态度和认知。同时,调查还涉及到了政策宣传途径、选择动机、服务期限、未来规划等方面,这将有助于政府和相关部门更好地制定和实施政策,提高政策的吸引力和实施效果,同时也为大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采访与问卷调查,我团队对于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计划在苏州大学的实施现状进行了更深入的了解,探索定向医学生服务基层的有效路径,对农村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计划与乡村振兴的关系做出了更全面的解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15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