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学子下三乡(感悟稿)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作者:何雨洁

安徽学子下三乡:访红色旧址,传革命精神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每次到地方调研考察,都要瞻仰革命圣地,红色遗址遗迹,革命历史纪念场所,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为响应主席的号召,学习历史,缅怀先烈,同时深入学习红色文化,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赴红色地点实践队”于7月19日前往六安市独山红军街六霍起义纪念馆展开实践调研。

在本次实践活动开始前,我们为了取得更好的实践结果,在网上查阅资料和走访调查对本次活动要去的纪念馆进行一次调查,了解到关于这个纪念馆更多的信息与资料。六霍起义纪念馆位于苏维埃城东大门北侧,为徽式四合院内走廊仿古建筑,分为暗夜曙光、六霍风雷、星火闪耀三个展厅。六霍起义纪念塔于2000年在独山拦山头兴建,由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字。塔体汉白玉宝剑部分高19.29米,象征着独山暴动发生于1929年,纪念塔总高度为21米,寓意光荣的老区人民胜利迈入21世纪。

图为独山红军街。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何雨洁 摄

当我们站在那些庄严而肃穆的革命遗址前,心中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与敬仰。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到延安的宝塔山下,再到西柏坡的指挥所前,每一处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中的英雄故事。这些红色地点,不仅是中国革命的重要里程碑,更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奋斗精神的生动体现。

踏入纪念馆的那一刻,庄严肃穆的氛围立刻包围了我们。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饱经风霜的革命文物,无声地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我们驻足凝视,仔细聆听讲解员的解说,每一个细节都让我们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们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不懈努力。我们边看边思考,不时驻足学习,追忆抗战时期英勇先烈的艰苦卓绝,体会中华儿女的艰辛不易,与历史进行一场“心灵对话”。那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段段感人的讲解,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我们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无畏的精神。他们坚定的信念、无私的奉献、英勇的斗争,让我们深受震撼!

图为名言“枪杆子里出政权”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孟欣 摄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让我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立志要努力学习,将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也让我们更加感慨与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决心要传承和发扬他们的革命精神,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我个人的感受尤为深刻。站在那片曾经洒满热血的土地上,我仿佛看到了先烈们英勇奋斗的身影,听到了他们坚定的誓言。我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必须倍加珍惜,并时刻铭记他们的丰功伟绩。同时,我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那就是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随着夕阳西下,我们的实践之旅也圆满结束。这次红色之旅让我们收获颇丰、感悟良多。它不仅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红色精神的内涵和价值所在;也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我们将以此次实践为契机,不断砥砺前行、追求卓越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但这份对革命历史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将永远镌刻在我们的心中。让我们携手并进,在新时代的征程上,继续传承和发扬革命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通讯员 何雨洁)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168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些精神,红心筑梦寒假社会实践团深入社区、乡村等地进行宣讲……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纪实|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纪实

社区实践团成功举办心理健康系列活动近期,大连理工大学“聚焦心理,关爱社区”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团队于马栏社区恒苑街道成功完成了一系列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实践项目。这次活动得到……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纪实|心理志愿春季自主实践纪实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AI在带来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也对不同人群的心理产生了复杂影响。为了深入探寻AI与心理之间的微妙关系,帮助人们更……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大学生社会实践:用行动诠释担当
2024年8月1日,曲阜师范大学“菌行天下,共筑未来”社会实践队的大学生们积极开展了一场丰富多彩且意义深远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以“关注社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为主题,旨在引导大学生深入社会…
校园文学:他
在那片被知识光芒照耀的大学校园里,奋斗是一首永不落幕的青春赞歌,它激荡在每一个追梦人的心田,绘就了一幅幅关于成长与突破的壮丽画卷。他,一个来自普通家庭的大学生,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踏入了这…
走进村民身边,调研实际情况
在对村庄有了一定了解过后,实践队员深入村民身边了解情况,在村民的口中实践队员得知,小岭村是远近闻名的“猪头肉加工专业村”,其主要特色是售卖加工制作的“猪头肉冻”,猪头肉的来源大多是靠附近的县城…
南师大外院“青言青语 阅智阅心”实践团队七月活动:红领巾心向党 养正气淬思想
为进一步推进爱国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少年儿童深入了解中华民族的文明历史及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少年儿童的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的精神,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南师大外院团课淬思想…
咸宁三下乡|走进黄鹤楼,感悟匠心之道
在2024年7月7日这个盛夏时节,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志愿服务团队的成员们趁着夏日余韵,莅临咸宁黄鹤楼酒业有限公司,进行了一场独具特色的考察学习活动。此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引领志愿者们走出校门,深度挖掘传统…
佛大三下乡队伍携手石潭镇,共绘“研学小镇”新画卷
在夏日的热烈阳光下,来自佛山大学的三下乡队伍“探夏沁闻”实践团怀揣着梦想与激情,于7月8日至7月21日间深入清远市清新区石潭镇白湾基层,助力当地打造“研学小镇”特色品牌,用知识和汗水为乡村振兴贡献青…
感革命精神,传红色之光
感革命精神,传红色之光为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2024年8月1日,在这个建军97周年的日子里,皖江工学院红“飘带”实践队到达淮海战役双堆集烈士陵园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在参观寻访红色遗址的过程中,我…
安徽学子三下乡:捍卫英烈荣光 传承民族精神
安徽学子三下乡:捍卫英烈荣光传承民族精神中国青年网舒城7月15日电(通讯员胡迎春)202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第75个生日。这75年来,中国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穷二白到全面小康,如今已踏上以…
投身基层治理,绽放青春风采
临沂市莒南县,2024年8月6日电,在这个热情似火的夏日,一群充满朝气与活力的大学生积极投身基层治理,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展现出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责任。为深入了解基层治理现状,提高自身社会实…
临沭特色产业,引领乡村新经济
中国青年网遵义7月29日电(通讯员冉思媛)临沭县素来有柳编之都的说法,柳编是当地赖以生存的特色产业。它历史悠久,传承千年:临沭柳编有着近1400年的传承历史,其最早可追溯到唐朝初年。白旄镇柳庄的植柳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