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人物专访|陈中明:择一事,终一生,化橘红非遗手艺的坚守者

来源: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 作者:张夏美 陈晓婷

传承,是非遗文化的生命之源。一代又一代的匠人、艺人,用他们的双手和心灵,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代代相传。他们的坚守与执着,让非遗文化在岁月的洗礼中愈发熠熠生辉。一片化橘红,传承致远。陈中明,广东省化州市金岭化橘红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化橘红制作工艺传人之一,生于化橘红世家,自幼接触化橘红制作工艺。2024年7月21日,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星辰队有幸访问到了守艺人陈中明。

星辰队旨在通过此次“三下乡”活动对化橘红非遗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着眼乡村振兴,以走访调研的方式发掘化橘红创新创生的发展形式,从而提高化橘红的经济价值,推动当地农民的经济发展和加强化橘红非遗文化的宣传工作。陈中明老先生作为化橘红制作工艺的传人之一,对于化橘红非遗文化可谓是深谙其道,他还曾登上过央视“丰收节·粤字号”栏目,一直坚持弘扬化橘红非遗文化。

薪火相传,匠心坚守

陈老先生回忆道,家中世代栽种橘红,幼时看父亲做化橘红,兴趣横生,从小耳融目染,长大之后接手了家中100棵化橘红老树。对于化橘红,他始终坚持手工制作,从摘果、洗果、开果到修剪、捆扎他都亲力亲为,如今,71岁的他仍在坚守着这门非遗手艺。据星辰队访谈了解到,陈老先生家的化橘红栽种面积较小且纯手工制作的产量并不高,每年的产出仅仅够一大家子的支出。并且,七爪化橘红的工序最复杂,村子里能做好这门手艺的人很少。当有队员问到他是否有想过放弃做化橘红,他毅然回答,从未想过。他说道“这是一门传统手艺,祖上传下来的手艺不能丢,只要自己能做就会一直坚持做下去。”与此同时,陈老的儿子儿媳和女儿也在学习做化橘红,包括小外孙会在一旁帮忙搓化橘红,一家人,齐心协力,真正意义上的非遗匠心传。

橘游天下,匠心独运

化州大地,橘红飘香,一方庭院,一缕柴香,一把刻刀,陈中明老先生静静坐在桌前,手起刀落,七瓣立现。星辰队的队员们围坐一旁,看老先生一边回答问题一边利落地修剪七爪,片刻间,瓣瓣大小均匀、切口整齐的橘红七爪就成了。橘红七爪,明清时期的贡品,制作工艺繁杂,每一道工序的力度都要求极高,陈老先生家的七爪橘红10个一组,大小一致,切口利落,陈化后的橘红表面晶体闪烁,那是陈化后独有的印记。他还提到,自家坚持用传统的柴火炉,荔枝木烘制,烘炉开,木香散,橘红自身清香馥郁,荔枝木烘烤后香味醇厚,匠心独运,只做道地的化橘红。

助村致兴,匠心引领

陈中明先生不仅是化橘红制作工艺的传承人,更是非遗文化、乡村振兴的引领者。在传承化橘红制作工艺的道路上,他始终坚持“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的理念。在原果的压制上巧用现代机器,但对于传统的七爪工艺仍坚持手工制作。他心系大岭村的发展,创设了广东省化州市金岭化橘红专业合作社,带领众多农户做好大岭村第一化橘红的口碑,同时,合作社帮助农户加工,收果的价格会比外边的价格高一些,从而也增加了农户的收益。

在采访的最后,陈中明表示自己将继续深耕化橘红非遗制作工艺。灿若星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一代又一代文化水源绵延不绝的滋养。

摄影:孟令梓 单琬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21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温馨社区,有你有我 时代呼唤,青年力行

为了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新时代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提升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推动社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切实了解当下社区的面貌,2025年1月21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和景明社会实……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 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乡探村居识真情,助力振兴见党功

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之上,众多乡村社区犹如隐匿的宝藏,它们的生活百态宛如待解之谜。2025年2月8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和景明社会实践队走进山东省菏泽市乡村社区展开实践调研,设……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 查看全文 >>

社区服务筑清洁,共绘环境美丽图

为营造更加整洁、美丽的居住环境,以实际行动诠释“我为群众办实事”的深刻内涵,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和景明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2月6日走进山东省烟台市东阁易居小区,展开了一场别……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学(师范·国学)查看全文 >>

观海阳秧歌,赏非遗文化

近日,山东省烟台市海阳市新元广场,敲锣打鼓,载歌载舞。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海阳大秧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吸引了循声觅道赓续文脉社会实践队队员的目光。他…… 于兴华 曲阜师范大学历史学(师范·国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古艺逢新探:广西师大学子为杖头木偶戏 “牵线搭桥”

在非遗保护日益受重视的当下,为推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平杖头木偶戏的“活态”传承,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温馨社区,有你有我 时代呼唤,青年力行

为了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新时代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提升社区居民的环保意识,推动社区环境可持续发展,切实了解当下社区的…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社区志愿除旧貌,清扫卫生换新颜

社区作为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其环境质量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社区居民忙…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乡探村居识真情,助力振兴见党功

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之上,众多乡村社区犹如隐匿的宝藏,它们的生活百态宛如待解之谜。2025年2月8日,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春…

广西师大学子乡间寻根,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 “活态传承”

桂平杖头木偶戏,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文化底蕴深厚,却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为传承优秀传…

最新发布

数字桥梁 智慧乡村行
数字桥梁·智慧乡村行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和手机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然而,在部分乡村地区,由于资源有限、信息闭塞等原因,许多村民对电脑和手机的使用仍感陌生或存在误区。为此…
基层服务之路,爱心温暖相伴
基层服务之路,爱心温暖相伴在这个充满活力与激情的时代,2024年8月6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智汇家乡·教育先锋队实践队队员在孙泽玮老师的带领下在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开展了为期一天的以“基层服务之路,…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长三下乡:带障碍儿童共奏鼓乐,共筑美好心灵
今天,湖北第二师范学院体育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深入湖北省黄冈书红安县童心园康复中心,为当地的障碍儿童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打鼓课程。此次活动旨在通过音乐的力量,为这些特殊孩…
感悟成果—我希望他们都能快乐成长
这个暑假,我接触到了一群来自星星的孩子。他们天真活泼又可爱,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小世界。我曾经以为自闭症的孩子其实就是不愿意与人交流把自己封闭起来的样子,但是在我真正的接触之后,我发现自闭症的…
曲园学子暑期社会实践——“译”见秧歌实践队开展线上工作指导会议
为进一步完善团队工作内容,推动实践成果转化,2024年8月6日,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译”见秧歌实践队于线上就第一阶段社会实践工作的完成情况和宣传效果以及第二阶段实践目标进行了详细汇报和讨论。会议由实…
脸谱绘制:传承文化薪火,共筑艺术梦想
中国青年网洛阳8月7日电(通讯员葛修远)在初夏的暖阳下,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艺科融承,古韵今辉”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洛阳市伊川县高山镇金滹沱村金滹沱小学,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传承与科普…
我们,永远璀璨
人生如旅途,我们一边遇见,一边再见。我有幸跟随石河子大学法学院赴第十四师二二四团九连、十连理论普及宣讲社会实践团参与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实践活动,与同伴们一起背着行囊,怀着期待深入乡村,这是一段令…
步履之间,心田印记
一晃又一年,蝉鸣又一夏。在这个炎炎夏日,我有幸作为石河子大学法学院赴第十四师二二四团九、十连理论普及宣讲社会实践团的一名成员,踏上了“暑期三下乡”之旅。对我来说,这不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一场…
巧手童心:激发创意,培养能力
中国青年网洛阳8月7日电(通讯员葛修远)河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艺科融承,古韵今辉”社会实践团队正在开展丰富多彩的儿童手工制作课程。这个充满创意的项目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动…
科普课堂进乡村,科学梦想扬帆起
在盛夏的阳光里,来自华南师范大学明裡力行实践团的青年志愿者们,相约广东开平赤坎镇,带着知识的火种走进了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点燃乡村孩子们对科学的热爱,照亮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道路。好奇心是探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