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是非遗文化的生命之源。一代又一代的匠人、艺人,用他们的双手和心灵,将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代代相传。他们的坚守与执着,让非遗文化在岁月的洗礼中愈发熠熠生辉。一片化橘红,传承致远。陈中明,广东省化州市金岭化橘红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化橘红制作工艺传人之一,生于化橘红世家,自幼接触化橘红制作工艺。2024年7月21日,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星辰队有幸访问到了守艺人陈中明。
星辰队旨在通过此次“三下乡”活动对化橘红非遗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着眼乡村振兴,以走访调研的方式发掘化橘红创新创生的发展形式,从而提高化橘红的经济价值,推动当地农民的经济发展和加强化橘红非遗文化的宣传工作。陈中明老先生作为化橘红制作工艺的传人之一,对于化橘红非遗文化可谓是深谙其道,他还曾登上过央视“丰收节·粤字号”栏目,一直坚持弘扬化橘红非遗文化。
薪火相传,匠心坚守
陈老先生回忆道,家中世代栽种橘红,幼时看父亲做化橘红,兴趣横生,从小耳融目染,长大之后接手了家中100棵化橘红老树。对于化橘红,他始终坚持手工制作,从摘果、洗果、开果到修剪、捆扎他都亲力亲为,如今,71岁的他仍在坚守着这门非遗手艺。据星辰队访谈了解到,陈老先生家的化橘红栽种面积较小且纯手工制作的产量并不高,每年的产出仅仅够一大家子的支出。并且,七爪化橘红的工序最复杂,村子里能做好这门手艺的人很少。当有队员问到他是否有想过放弃做化橘红,他毅然回答,从未想过。他说道“这是一门传统手艺,祖上传下来的手艺不能丢,只要自己能做就会一直坚持做下去。”与此同时,陈老的儿子儿媳和女儿也在学习做化橘红,包括小外孙会在一旁帮忙搓化橘红,一家人,齐心协力,真正意义上的非遗匠心传。
橘游天下,匠心独运
化州大地,橘红飘香,一方庭院,一缕柴香,一把刻刀,陈中明老先生静静坐在桌前,手起刀落,七瓣立现。星辰队的队员们围坐一旁,看老先生一边回答问题一边利落地修剪七爪,片刻间,瓣瓣大小均匀、切口整齐的橘红七爪就成了。橘红七爪,明清时期的贡品,制作工艺繁杂,每一道工序的力度都要求极高,陈老先生家的七爪橘红10个一组,大小一致,切口利落,陈化后的橘红表面晶体闪烁,那是陈化后独有的印记。他还提到,自家坚持用传统的柴火炉,荔枝木烘制,烘炉开,木香散,橘红自身清香馥郁,荔枝木烘烤后香味醇厚,匠心独运,只做道地的化橘红。
助村致兴,匠心引领
陈中明先生不仅是化橘红制作工艺的传承人,更是非遗文化、乡村振兴的引领者。在传承化橘红制作工艺的道路上,他始终坚持“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的理念。在原果的压制上巧用现代机器,但对于传统的七爪工艺仍坚持手工制作。他心系大岭村的发展,创设了广东省化州市金岭化橘红专业合作社,带领众多农户做好大岭村第一化橘红的口碑,同时,合作社帮助农户加工,收果的价格会比外边的价格高一些,从而也增加了农户的收益。
在采访的最后,陈中明表示自己将继续深耕化橘红非遗制作工艺。灿若星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一代又一代文化水源绵延不绝的滋养。
摄影:孟令梓 单琬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21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