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一味药物称为“金不换”。直至今天,它仍活跃在我们的生活中,这味中药就是三七。
三七也称山漆、金不换、血参、参三七、田七等,来源于五加科植物三七的干燥根和根茎,与人参、西洋参同是五加科人参属的植物,主要分布于云南、广西等地。
其中云南文山三七因低纬度高海拔,阳光照射充足,非常适合三七生长,所种植三七质量好、产量大,而被称为“道地药材”,即市面上常见的文山三七。在广西,三七主产地为田州,故此处所产三七又别名为“田七”。
三七的支根称为“筋条”,根茎称“剪口”,若磨成细粉,则为三七粉。
自古就有“人参补气第一,三七活血第一”的说法。中医认为,三七性温,味甘、微苦,归肝、胃经,具有散瘀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此药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又云:凡杖扑伤损,瘀血淋漓者,随即嚼烂,罨(覆盖)之即止,青肿者即消散。若受杖时,先服一二钱,则血不冲心,杖后尤宜服之,产后服亦良。大抵此药气温、味甘微苦,乃阳明、厥阴血分之药,故能治一切血病。
由此可知,三七最初的使用主要是用在外科、伤科上面,主要取其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同时,因三七为血分之药,能治一切血病,所以也可用在吐血衄血、下血血痢、崩中经水不止、血运血痛、赤目痈肿诸病。
在民间有三七“生消熟补”的说法。“生”是指生用三七,“消”是指生三七能止血活血、散瘀消肿。“熟”是指熟用三七,“补”是指熟三七的补血理血、补益健身和提高人体免疫力等作用。
生用活血止血
三七生用能够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为伤科要药。
典籍记载,凡金刃、箭伤、跌扑、杖疮等出血不止者,嚼烂三七根涂之,或者将三七打成粉末,掺在伤口处,其血即止。我国著名的“云南白药”系列产品中即含有此成分。
现代研究也表明生三七中含有三七皂苷,三七皂苷有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黏附与集聚、抗血栓形成和改善微循环的能力,进而产生活血的作用。
此外,三七还具有“止血不留瘀,化瘀不伤正”的特点。
一般来讲,止血药其性质寒凉又或具有收敛之性,易于凉遏恋邪,有止血留瘀之弊;而活血化瘀药其性行散走窜,容易耗血动血,如果使用掌握不好,很可能破泄太过,在化瘀的同时损害正气。而三七在使用时则完全不必有此担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48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