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语”通未来 推普赋能进行时|重航学前推普暑期实践

来源: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学院 作者:王伟 张天天

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服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乡村振兴事业发展。7月14日,重庆航天职业技术学院“青春向党 志愿同行”学前推普实践队结合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走进武隆区火炉镇木水村开展为期20天的“推普技能+”培训活动。

走村入户 太“绝”了!

实践队走进木水村的商户以及村民家中,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形式,对当地农商户、青少年、基层干部等人群开展调研,全面了解当地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及程度及质量情况。实践队成员了解到,由于环境闭塞、资源缺乏等因素,当地普通话的普及率仅四成。其中一位商户说到:“因为地方口音重,导致很多外地人来购买特色农产品,都无法和他们正常沟通,如果学会了普通话,以后和外地朋友沟通就方便多了!“ 本次调研加强了实践队和当地村民的沟通,也使当地村民认识到普通话的重要性。

图为实践队走村入户实地调研(熊玉茹摄)

乡村夜校 太city了!

为加强农村地区普通话推广建设,将普通话与职业技能相结合,提升农村居民职业素养。社会实践队在木水村进行了“推普入乡村,技能促发展”的系列推普培训。

图为实践队正在开展“推普入乡村,技能促发展”培训(孙瑜婧摄)

实践队成员为参培人员讲解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相关的方针政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说好普通话的重要意义和普通话基础知识练习等方面的内容。为帮助参培人员提升职业技能,实践队成员再对普通话在电商直播话术、短视频制作、办公软件运用等方面的技巧进行了讲解。在对电商直播话术进行讲解时,实践队紧跟时事重点向学员们讲解当下的网络热梗。在帮助学员提升普通话水平的同时,又能趣味性地学到当前最新的网络用语,增强对新一代年轻网民的吸引力,增加直播带货流量。

图为养殖农户带领实践队成员抓小龙虾(熊玉茹摄)

图为当地农户养殖的小龙虾(熊玉茹摄)

图为实践队成员教农商户制作商品宣传短视频(孙瑜婧摄)

培训课程结束后,实践队成员还充分发挥了学前教育专业优势,运用所学舞蹈知识,从容自信地带领当地村民们跳起了广场舞。他们以推普之名,舞动青春,唱响乡村振兴之歌,不仅点亮了乡村的夜晚,也点亮了村民的未来。

图为实践队开展乡村广场舞课程(周晓渝摄)

典耀中华 太“妙“了!

为了深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的暑假生活,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实践队在课前十分钟开展常态化经典诵读活动,朗读内容主要为小学语文教材重点古诗文篇目,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在活动中,实践队成员鼓励小朋友们用标准的普通话声情并茂地朗诵经典作品,待小朋友们朗读完,实践团成员们会认真纠正小朋友们的发音错误,示范和教导正确读音。经典诵读活动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也让孩子们在诗词的字里行间中、在音节的抑扬顿挫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图为学生诵读经典诗文(周晓渝摄)

此次普通话培训,不仅是对木水村村民普通话水平的一次全面摸底,更是对村民语言素质提升的一次有力推动。学前青年学子们充分结合专业特色,把普通话推广与职业技能培训相结合,显著提高了农商户和基层干部对普通话的学习意识,提高了农村居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职业技术技能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木水村经济发展,助力了乡村振兴。

图为实践队成员同农商户合影(熊玉茹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614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些精神,红心筑梦寒假社会实践团深入社区、乡村等地进行宣讲……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纪实|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纪实

社区实践团成功举办心理健康系列活动近期,大连理工大学“聚焦心理,关爱社区”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团队于马栏社区恒苑街道成功完成了一系列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实践项目。这次活动得到……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纪实|心理志愿春季自主实践纪实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AI在带来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也对不同人群的心理产生了复杂影响。为了深入探寻AI与心理之间的微妙关系,帮助人们更……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玉师学子三下乡:访秀山诵楹联,助推普促振兴
2024年7月,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浸润经典·语润者湾”青年服务队赴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四街镇者湾村开展为期九天的社会实践与推广普通话活动。团队聚焦者湾村的普通话普及与使用,以“诵、写、讲、传”为四大…
青源志愿服务队探索恩施硒茶文化之旅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青源志愿服务队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与对农业实践的深切渴望,踏上了一段非凡的探索之旅——前往恩施市润邦国际富硒茶业有限公司,深入探索并学习独特的硒茶文化。恩施,这片被自然…
安徽工业大学赴淮南实践队感悟稿
安徽学子三下乡:陪伴与帮助,传递爱与温暖2024年在8月10日这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作为安徽工业大学赴淮南实践队的一员,有幸参与了一次特别的志愿服务活动。我们的目的地是淮南社区里几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
河海大学“追光”支教团:周洁个人感悟
作为从小在城市长大的孩子,对于乡村生活自然是充满了好奇的。乡村会有什么样的风光?那里的人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那里的孩子们收到的教育是什么样的?带着诸多疑问,我坐上了前往安徽涡阳支教的火车,听着…
河海大学“追光”支教团:张绍炀个人感悟
炎炎夏日,当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踏上安徽亳州市涡阳县涡南镇圣尧小学的土地时,我知道这将是一段难以忘怀的支教经历。作为一名志愿者教师,我怀揣着满腔热情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希望能够为这片土地上的孩…
注入文化活力,书法走进社区
在浓郁的传统文化底蕴引领下,恩施地区的“三下乡”活动不断创新内容,以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近期,活动组织者特别引入了书法趣味课程,旨在让社区学生近距离体验书法之美,同时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课堂…
陶韵茶语话千古,亢音高唱照红心
为引导青少年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2024年7月18日,华南师范大学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文学院文院丰火实践团(以下简称“丰火队”)继续在丰顺县东留中学…
文辞戏梦传薪火,鼓韵钱风展芳华
为提高丰顺县东留中学学生综合素养,挖掘和传播梅州市丰顺县的潮客文化,2024年7月,华南师范大学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文学院文院丰火实践团(以下简称“丰火队”)赴丰顺县东留中学开展“丰火燃情…
恩施“三下乡”活动开展 书法趣味课引关注
近日,恩施地区启动的“三下乡”活动中,引入了一门别开生面的书法趣味课,迅速吸引了广泛关注。来自当地文化馆的书法家们深入乡村,为村民们免费教授书法艺术,旨在推广传统文化,同时增进村民的文化生活。…
化学与化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辅助基层
一支由志愿者组成的团队深入基层,与当地群众一同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他们不仅帮助村民打扫卫生、背柴、干农活,更是用实际行动传递了关爱与温暖,共同营造了一个干净整洁、和谐宜居的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