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合肥工业大学文法学院聚焦于目前中国唯一一尊、现存于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档案馆的马克思银像的故事,连续四载不断追踪,通过梳理梅氏三代守护马克思银像的历史过程、挖掘梅氏三代守护马克思银像的精神内涵、探寻传承梅家三代守护精神的现实路径,以期发挥红色基因的引领、凝聚、激励、教育的作用,讲好中国故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历史回响 银像诞生传承
1921年,共产国际特制十尊马克思银像,其中第六号银像被送到了中国。随着革命形势的变化,这尊银像最终由梅大栋带回了家乡旌德县。此后,梅氏家族历经三代人的守护,使这尊银像得以完好保存至今。在漫长的守护历程中,梅氏家族经历了无数挑战与困难。当国民党反动当局查封了梅家,开墙破壁、挖地三尺,搜寻马克思银像,梅母先一步用纸将银像包裹好,外面裹上几层破布,深埋在柴棚内的破瓦砾之下,上面又堆放破木板和稻草。在敌人用枪逼问马克思银像下落时,年仅3岁的梅大栋长子梅书华惊吓过度,当场死亡;梅大栋之女梅淑华正值韶华之际,忧思过度,亦不幸夭折;梅母,早年丧夫,之后又经历了丧子之痛,又面对孙子、孙女的死讯,痛苦过后仍然理解并支持长子梅大栋的革命事业,并接过守护马克思银像的使命,冒着生命危险与梅家其他人守护着这尊银像,代代传承。梅氏三代人正因信仰而坚守,因坚守而担当,因为担当而慨然前行,这,不仅仅是对一件文物的保护,更是一份对信仰的坚守和传承。
实践队与马克思银像 通讯员赵响供图
青春接力 四年传承调研
2021年,为了解、感悟宣城市旌德县梅氏三代为守护全国唯一一尊马克思银像的故事,合肥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团队在指导老师檀江林教授带领下,前往旌德县调研 。2022 年 6 月,团队再次来到旌德,团队成员对于在梳理梅氏三代人守护马 克思银像的历史过程中尚未明晰的问题进行深入询问,以补充细节、改善调研报告。2024年,实践团队充分研读三年来广泛收集、认真研读相关历史文献,研讨、制定研究方案,确定研究思路。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深度访谈等方式获得一手信息,结合文献研究成果将所获资料进行整合,梳理旌德梅氏三代守护马克思 银像事迹、挖掘其精神品质,并依此编创红色漫画与红色舞台,以期通过通过多元化、可视化的形式展现旌德梅氏守护事迹,弘扬守护精神,号召当代青年传承红色基因、传递革命火种、赓续红色血脉, 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
实践队合照通讯员陈梦昕供图
笔下画卷 展现守护记忆
实践队队员们通过细腻的画笔,将梅氏三代守护马克思银像的故事凝固在一幅幅漫画之中。每一幅漫画都精心构思,从梅大栋兄弟英勇被捕的悲壮场景到梅母和家人用生命守护银像的感人画面,再到后来岁月中银像被妥善保护的情景。漫画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了梅氏三代人的坚定信仰、面对困难时的不屈不挠以及在极端环境下依然保持的人性光辉。每一幅作品都力求传达出守护银像背后的深层含义,即对真理的追求、对正义的坚持。这些漫画不仅记录了守护过程中的重要时刻,更深刻揭示了守护的意义所在——不仅是对一件物品的保护,更是对信仰、对理想、对未来的坚守。
实践队员漫画设计通讯员陈梦昕供图
舞台光影 演绎守护故事
借助现代舞台剧的形式,实践队打造了一场沉浸式的红色舞台剧演出。通过精心设计的场景布局、灯光变换和音效配合,观众仿佛穿越时空,亲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这种“技术赋能+感官效应”的多元形式,不仅提升了观众的参与感,也让故事更加生动、感人。舞台剧综合运用了人物对话、歌曲、等多种表现手法,将梅氏三代守护马克思银像的故事娓娓道来。演员们通过精湛的演技,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的情景,让观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此外,专业人员的精心指导确保了每一幕都能准确传达故事的核心价值,让观众在享受艺术的同时,也能深刻体会到守护银像的意义。
红色舞台剧《三代人的守护》成员对剧本进行交流研讨
精神传承 深耕红色土壤
四载调研,不仅是对历史的深度追寻,更是对红色文化守护与传承,对于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扎实实践能力的未来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深刻彰显了文法学院在新时代背景下对“立德树人”教育方针的深入贯彻与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青年一代,实践团队将以梅氏家族三代守护“马克思银像”的坚定信念与无私奉献化作行动指南。他们深信,每一份历史遗产都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是红色文化生生不息的源泉。团队成员立志要成为红色文化的新时代传播者,勇于担当,敢于作为,以多元化的传播形式,使更多青年人能够跨越时空的界限,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与价值,激发他们对历史的敬畏之心和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撰稿人:陈璟芸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0961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