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20日下午,我们在新邵县湾里小学展开了一次有别样意义、且蕴含文化内涵的特色课程——非遗“拓鱼”课。
在这个快节奏、数字化的时代,能够有机会作为大学生深入乡村,为那里的孩子们带去一堂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拓鱼”手工课的体验,无疑是一段难忘而深刻的旅程。这次经历,不仅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敬畏与理解,也让我在心灵上得到了一次洗礼和成长。
孩子们清澈的眼神中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渴望,这让我更加坚定了要将这份珍贵的非遗技艺传授给他们的决心。拓鱼,作为一项融合了地方特色与匠人精神的传统手工艺,其制作过程复杂而精细,每一步都蕴含着匠人的智慧与汗水。
课堂上,教师首先向孩子们介绍了拓鱼的起源、意义以及它在当地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在他们心中种下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子。随后,一步步演示了从选材、设计图案、到细致入微地雕刻鱼形模具,再到将色彩均匀拓印于纸上的全过程。孩子们端坐在课桌上,目不转睛地观察着,偶尔发出惊叹声,那份对美的追求与向往,让我深受感动。

最令我难忘的是,当孩子们亲手尝试制作时,那份专注与坚持。尽管他们的手法还显稚嫩,但每一次刻刀的落下,每一笔色彩的涂抹,都充满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有的孩子在遇到困难时,没有放弃,而是主动向教师请教,那份对知识的渴望让我看到了希望的光芒。

通过这次支教活动,我深刻体会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忆,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是民族精神的根与魂。它需要我们这一代人去传承、去发扬,让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同时,我也意识到,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启迪与引导。在乡村的这片热土上,我播撒了希望的种子,也收获了成长的果实。
回望这段经历,我更加坚信,每一次的付出与努力都是有意义的。它不仅让我与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也让我更加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学习机会,更加坚定了未来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贡献自己力量的决心。这段经历,将成为我人生旅途中一段宝贵的记忆,激励我不断前行,在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继续探索与追求。(文/凌心语 图/夏雨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04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佳俊摄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5日电(通讯员孙燕)6月29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社会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宫塘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开展期间,团队成员在街……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巢院年网巢湖7月4日电(通讯员孙燕)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助力乡村振兴,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学工程院组建赴滁州市凤阳县乡村振兴实践团。自2023年6月29日起,团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1日电(通讯员王佳俊)“节俭是道德的统一“奢侈是最大的罪恶”,严格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7月1日,巢湖学院“乡意浓浓志愿服务小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陈悦)为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深入农村生活,体味劳作的辛苦和果实的来之不易,提高农民生活水平。7月3日,巢湖学院赴滁州市凤阳县助农乡……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7月7日电(通讯员周宇)以“农”为基,助“农”前行。为增强大学生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深入认识了解,6月29日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助农乡村振兴团来到凤阳县官塘小镇了解农产……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承载着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土壤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7日电(通讯员孙燕)为了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引导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做实事。2023年6月29日至7月5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助农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进行为……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滁州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农业是国家的根基,是人类生存的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