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在千年古都洛阳的悠悠古韵中,郑州大学医学院“言归郑医”实践团队在学院龙绍蓉老师的指导下,来到河南省洛阳市瀍河回族区河洛古城开展以“非遗传承”“乡村振兴”“科普教育”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深入挖掘并传承洛阳地区独特的传统制香工艺,让这缕穿越时空的香气再次萦绕在古都的大街小巷,唤醒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记忆与无限向往。
古韵探源 香飘洛阳
“三下乡”活动之前,指导老师让团队成员对非遗文化进行详细的了解与调查。团队成员通过中国文化遗产网等一些官方网站对非遗文化进行初步了解,然后又通过自媒体关注非遗传承人了解他们的故事,再到实地探访,参观博物馆,最终发现洛阳,这座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更是非遗文化的沃土,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非遗项目。
在众多非遗项目中,选择洛阳非遗制香作为聚焦点,源于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价值。随着时代的发展,洛阳非遗制香技艺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发展壮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认可。它不仅是洛阳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的窗口之一。
图为团队成员实地考察洛阳非遗制香的地位 团队成员刘诗琪供图
通过实地考察发现,洛阳的非遗文化很多,但是在宣传普及、合理利用以及传承保护过程中存在着问题,比如:社会认知与参与度不高,公众对于一些非遗文化甚至没有了解;资源分配不均,一些知名度低的非遗项目容易被忽视。团队成员在考察参观了洛阳后,决定亲身体验,希望通过他们的努力为非遗文化尽一分力。
深入交流 匠心呈现
为了更好的去了解目前洛阳非遗制香的发展情况,团队成员走进了河洛古城的一家制香店铺,与洛阳非遗制香工匠进行深入交流。团队成员切身体会到了这一古老技艺背后所承载的不易与美妙。在袅袅升起的香雾间,仿佛穿越千年,见证了每一缕香魂的精心雕琢。
团队成员亲眼看到了制香师傅对原材料的选择的严格,稍有偏差便会影响香气的品质;研磨时力度与速度的掌握,需要莫大的耐心这些看似简单的步骤,实则蕴含着无数次的尝试与调整,是匠人们无数次失败与成功的结晶。正是这份不易,才铸就了洛阳非遗制香的美妙。这些制香师傅们,用他们的双手,将自然界的草木精华,通过繁复而精细的工序,转化为令人心旷神怡的香气。制香的每一步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与智慧。
图为团队成员与制香师傅交流讨论 团队成员杨雅晶供图
通过这次深入交流,团队成员更加敬佩那些默默坚守在非遗制香领域的工匠们。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传承着这份古老而珍贵的技艺,让洛阳非遗制香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光彩。
亲身体验 香韵悠长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团队成员联系制香店铺,想要亲身体验,感受制香过程的不易与美妙。踏进洛阳非遗制香的店铺,团队成员仿佛来到了一个充满古韵与香气的秘境。在制香师傅的指导下,团队成员挑选了那些看似平凡却经过制香师傅反复严选过的原材料。然后在制香师傅的指导下,团队成员小心翼翼地称量着粉末,然后将它们和水以最佳的比例混合在一起。不同的尝试给团队成员带来了不同的香气体验,也让团队成员对制香有了更深的了解。
通过亲身体验,团队成员发现洛阳的非遗制香在传承的基础上也进行了一些创新和发展,比如:最后一步成型的环节,有更多的样式与现代年轻人所喜爱的玩物相联系,推出了更多符合现代人审美需求的商品,如不同形状的线香。这种创新推动了洛阳制香产业的发展,也为制香的传承做出了贡献。
图为团队成员在制香师傅的指导下体验制香 团队成员李佳奕供图
只有亲身体验洛阳非遗制香,才能体会香韵悠长的美妙。这份体验,成为了团队成员记忆中难忘的香痕,这就是非遗文化的魅力。
非遗瑰宝 香传久远
对国家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家文化身份的依据,是中华民族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的集中体现。对于民族而言,非遗文化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是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
洛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其非遗制香技艺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民族记忆。这些技艺不仅是洛阳人民世代相传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这些非遗文化,对于增进民族团结、促进文化认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此次“三下乡”活动团队成员不仅了解了非遗制香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看到当地非遗体验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城乡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同时激励了大家对非遗文化的关注,增强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团队成员还对一些小学生进行了洛阳非遗制香的宣讲,把文化认同付诸行动,贡献自己的力量,希望让非遗瑰宝在新时代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37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