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火热实践中“自找苦吃”,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勇当先行者 谱写新篇章,浙江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第二年组建“亲潭小队”奔赴建德市乾潭镇开展7月2日-7月9日为期八天的“’趣’乾潭”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实践活动在指导老师带领下,学前教育、艺术设计、电子商务、机电一体化、建筑设计等不同专业共11名学生共同参与,以红色建设、支教、非遗文化传承、共富调研为切入口,共同为推动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趣”乾潭,开讲啦。一支充满活力与热情的大学生支教队伍走进了乾潭镇,本次支教更深入地走进乡村基层,在幸福村、胥江村、安仁村、邵家村、马鞍岭社区5个乡村基层开展支教。他们带来的不仅是知识的火种,更是非遗文化与乡村教育的创新融合。支教特色是设计了一系列非遗文化与基础学科相结合的课程。课程融合当地和特色非遗文化,当地非遗文化方面教授孩子们共画当地浙江省级非遗文化伍子胥传说表情包,从小学习、传承、融入本土非遗文化,让本土非遗文化在新一代中“流动”起来“传承”下去。特色非遗文化方面设计扎染、吹塑纸版画、漆扇、盘子画、水拓画等系列非遗文化课程。此外,还设置了唱歌、舞蹈、手工、绘画、科学实验、游戏等支教课程。并且,在支教内容中穿插浙里青廉教育学习与文化宣传,走好新时代青年的新长征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亲潭小队相信,只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发光发热,成为未来的希望。
“趣”乾潭,访党员红色事迹。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亲潭小队拜访了平凡英雄网格员吴根良党员,“人民至上”的理念始终贯穿在吴根良同志职业生涯的全程,吴根良同志在突发事件和危机面前,迅速反应,优先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真正做到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党建“执笔”绘乡村振兴“新图景”,亲潭小队还拜访了下包村党员群体,下包村的发展故事,是一部凝聚着智慧、勇气与奉献的奋斗篇章。张金忠、谢光通、陶家威等同志坚守初心,不断探索创新,展现出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他们的事迹激励了亲潭小队,青年学生要踏踏实实做事,开开心心奉献,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都要起带头作用、无私奉献、勇于担当,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
“趣”乾潭,话共富。亲潭小队实地走访了盛燕农业杜鹃花基地共富工坊,从山间野花到共富之花,杜鹃花见证了前陵村的乡村振兴;走访了胥岭空心村,“没有一个人居住的话,这个村庄就是失败的”村书记坚守这一理念已二十年,如何留住人口是未来发展的关键;走访了三生谷生态村,调研中国首个国际生态村和中国自然物候生活体验基地是如何以生态、生活和生命为理念,促进新老村民共同发展,实现共富共生,推动文化振兴、经济振兴,助力建设和美乡村;拜访了新农人宋昀熹,探析新农人如何成为“兴农人”,在问到做茶行业的初衷时,宋昀熹回答道:“我们做的都是优质的茶叶,这些优质茶叶都被外国人买走了,而我们国人却未能品尝到,我希望能够把这些好茶带回国内,让大家尤其是年轻人都能有所认识我们的茶文化,尽管自身力量微薄,但这也是我坚持的民族自信。”
“趣”乾潭,传承浙江省级非遗文化伍子胥传说和杭州市级非遗文化铜制技艺。
亲潭小队通过拜访伍子胥纪念馆全面深入了解伍子胥传说的背景、经历、内容等信息,结合草莓、家纺、五金等乾潭镇当地特色产业元素,原创设计伍子胥系列表情包,取名“小乾乾”,幽默诙谐的卡通表情包增加乾潭镇当地居民日常非遗表情包使用频率,当地产业元素强化表情包本土特征,真正让非遗文化走近生活,使本土非遗文化“流动”起来。同时,将伍子胥表情包在支教课程中进行教授,让孩子们从小学习、传承、融入当地非遗文化,帮助本土非遗文化“传承”下去。
亲潭小队以“传承”为关键词,学习研究“身在”乾潭的杭州市级非遗文化“铜制技艺”。其传承共体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非遗传承人刘华、家族传承刘华儿子—优秀传承接班人刘文星、技艺传承刘华徒弟—优秀传承接班人邱莉敏、亲潭小队实践体验非遗铜制技艺。铜制技艺非遗传承人刘华在父辈的言传身教下,不断自学钻研,还曾拜师建德铜匠胡兴华,将铜与木结合,积极探索实践,曾获得杭州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建德市铜制技艺非遗传承人等诸多荣誉。虽然铜制技艺的传承曾面临挑战,曾经一段时间招徒困难,但在非遗文化的保护宣传与刘华的精心培养下,具备匠人精神且专注技艺钻研的年轻一代数量增加,刘华的儿子刘文星与徒弟邱莉敏是典型的优秀传承接班人。“类似于像是家族那种使命感和责任感。”谈到如何看待自己作为铜制技艺传承人家族成员的问题时,刘文星腼腆地回答着。在父亲的倾囊相授、耐心指导下,他不仅熟练掌握了诸如雕刻、蚀刻、锻造、铸造等核心技艺,还对铜艺文化的内涵与精髓有着深刻且独到的见解。刘华的优秀徒弟之一邱莉敏,十余年学习传承经历让她从青涩走向成熟,获得杭州市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仍在传承与创新铜艺的道路上坚守前行。邱莉敏深知,铜艺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她表示:“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铜艺,让这项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光发热。”非遗与年轻人,传承文化的新力量,感受铜制技艺的家族与技艺传承后,亲潭小队成员也希望作为青年大学生实践感受这一传统工艺。亲潭小队成员们亲身实践,体验了一把手工锻打铜锤纹錾子的乐趣,他们手持錾子和锤子,在一块块铜片上敲打,敲打出美丽的锤纹,以此提升工艺品的整体美观度。这一过程新奇且有趣,看到自己敲打出的美丽锤纹,倍感成就,亲潭小队在研学实操过程中体会铜制技艺的魅力,并将这一非遗工艺带给身边人,非遗不能“冻”起来,只有“动”起来,才能“活”起来。青年不仅是文化的继承者,更是文化的创造者,他们能以独特的方式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将情感与传承交汇,为非遗注入新的活力,创造出一个更加多元、充实的非遗文化世界。
今年是浙江科技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与乾潭镇人民政府校地合作协议暨暑期社会实践基地签约授牌第二年,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圆满结束也标志着校地合作的顺利进行与实践基地的有益建设。“亲潭小队”暑期社会实践团深感自己作为青年人肩负着对乡镇和社会的责任,将所学所得转化为实际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将继续努力,在“小我融入大我”中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以暑期社会实践为载体,为乡村振兴尽青年之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53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