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投身文化双创实践,共探春节文化新程之感悟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儒德致学实践队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形象地说明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文化发展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文化保持活力和生命力。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这一重要论断以坚定的文化立场、科学的思维方式、深远的战略考量,展现出鲜明的理论品格和实践精神,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指明了科学路径,提供了根本遵循。基于此,为进一步了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路径,我作为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儒德致学实践队一员于2025年1月19日前往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开展实践活动。通过这次文化双创与春节的实践活动,从初期开展会议的热烈讨论,到问卷报告的精心调研分析,再到实践调查报告的深入探索,这段经历如同一场丰富多彩的文化之旅,让我收获颇丰,感慨万千。

在活动初期的会议上,我第一次如此深刻地感受到思维碰撞所带来的强大力量。来自不同背景的团队成员齐聚一堂,大家对春节文化怀着同样的热忱,却从各自独特的视角提出见解。学文学的学生引经据典,阐述春节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和深厚底蕴;有创意的学生则脑洞大开,畅谈如何运用现代科技和潮流元素为春节文化注入新活力。那一刻,我明白了文化双创并非是对传统的摒弃,而是在尊重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我们既要守护春节文化中那些温暖人心、传承千年的核心价值,如团圆、祈福等,又要勇于突破,让春节文化以更时尚、更亲民的姿态走进当代人的生活。这次会议不仅为整个实践活动奠定了基调,更点燃了我对探索春节文化创新发展道路的热情。

图为儒德致学实践队展开的第一次线上会议。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唐昊佳供图

问卷报告的撰写过程充满了挑战,但也让我对大众的文化需求有了更直观、更准确的认识。设计问卷时,我们反复斟酌每一个问题,力求全面涵盖与春节文化双创相关的各个方面。在收集问卷的过程中,我与不同年龄、职业、地域的人们交流,倾听他们对春节的记忆、对传统习俗的看法以及对春节文化创新的期待。从数据统计和分析中,我看到了春节文化在人们心中的分量,尽管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娱乐方式日益多元,但春节依然是大家心中最具仪式感和情感寄托的节日。 然而,数据也无情地揭示了春节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比如传统习俗的简化、年轻一代对部分非遗项目的陌生等。同时,问卷结果也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大众对春节文化创新的强烈渴望,尤其是对数字化、互动化体验的期待,让我意识到我们肩负的责任重大,必须通过创新的手段让春节文化重新焕发生机,满足大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图为实践队员采访当地居民。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唐昊佳供图

实践调查阶段则让我真正走进了春节文化的现实土壤,亲眼目睹了春节文化在不同场景下的呈现和发展状况。我们走进古老的街巷,观看传统的舞龙舞狮表演,那热闹非凡的场景让我感受到春节文化强大的生命力;我们拜访民间艺人,看着他们用精湛的技艺制作剪纸、年画,却也为这些传统技艺的传承难题而忧心忡忡。在一些乡村,我们看到了春节文化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成功案例,游客们在这里体验传统的春节习俗,品尝农家美食,感受浓浓的年味,这让我看到了文化双创为乡村振兴带来的巨大潜力。在与当地居民和文化工作者的交流中,我深刻体会到,文化双创不仅仅是专家学者和文创从业者的事,更需要广大民众的参与和支持。每一个人都是春节文化的传承者和创造者,只有当大家都意识到春节文化的价值,并积极投身到文化创新的实践中,春节文化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图为欢度新春的一条网红街道。中国青年网通讯员唐昊佳供图

回顾这段实践历程,我深感文化双创对于春节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它不仅是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必要手段,更是满足当代人精神文化需求、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调研相结合,如何在团队协作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同时,我也更加坚定了自己为文化事业贡献力量的决心。

春节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它承载着我们的历史记忆、民族情感和价值追求。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希望能继续参与到文化双创的实践中,与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为春节文化的创新发展添砖加瓦。我们要让春节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让全世界都能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勇于创新,春节文化必将在文化双创的浪潮中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通讯员 唐昊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98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受边关人民的深切爱国情。情感塑造是语言景观的重要功能,管理…… 语言景观实践队 广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查看全文 >>

言语激荡爱国情,青春闪耀来时路

为探究素有“中国南大门”之称的凭祥市如何用好用活丰富的红色资源,推动边疆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前往凭祥市友…… 语言景观实践队 广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查看全文 >>

以语言赋能,昂扬爱国情感

为探究友谊关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如何以城为媒、弘扬爱国主义精神,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前往凭祥市开展“爱国”景观…… 语言景观实践队 广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借春节申遗东风,扬文化双创之帆
借春节申遗东风,扬文化双创之帆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彰显出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全球影响力和独特魅力。据…
探儒韵千年 扬曲园新风
为探寻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弘扬曲阜师范大学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校园精神,2025年1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赴济宁市曲阜市孔子博物馆,开展了一场以“探寻儒家文化,传承…
实践赋能非遗戏,传承守护方言情
实践赋能非遗戏,传承守护方言情。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14日电(通讯员任梦彤)非遗戏剧是传统文化的鲜活载体。它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价值观和审美情趣。方言在非遗戏剧中承载着地域文化,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及赋…
觅音溯源守根脉,方言墙里展传承
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鲜明标识,承载着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是我国珍贵的文化瑰宝。2025年1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觅音寻根实践队来到日照吴家台黄石赶海园附近,对方言墙展开全方位调研,此次调研活动旨在…
曲阜大学生以“新春”之笔,绘文化双创新卷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形象地说明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文化发展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文化保持活力和生命力。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党的十八…
激活基层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青年网烟台1月19日电(通讯员牟桐慧)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且已步入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大国强农建设阶段,乡村治理秩序不可避免地呈现时代的新特点、新问题和新趋势,同时也面临着组织结构碎片化、资…
建画里乡村 留梦里乡愁
中国青年网烟台1月19日电(通讯员牟桐慧)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且已步入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大国强农建设阶段,乡村治理秩序不可避免地呈现时代的新特点、新问题和新趋势,同时也面临着组织结构碎片化、资…
曲阜师范大学:探寻红色记忆 助力保护新途
习近平总书记对传承红色文化高度重视,强调“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建设”。为通过调查和分析,探索黄河流域红色文化保护现状,以及这种现有保护机制下的不足与缺陷并回…
聚焦基层治理,汇聚乡村新画卷
聚焦基层治理,汇聚乡村新画卷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基层治理则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情暖社区,科普启航”实践队前往日照市莒县一村庄开展以“聚…
曲园学子三下乡:青年心系桑梓地,暖冬助残献爱心
基层是社会之基,国家之本,唯有深入了解基层的实际需求,才能更好地为其发展贡献力量。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服务基层、关爱弱势群体的号召,曲阜师范大学“新卷旧情,智绘故园”实践队积极响应,于近日前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