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觅音溯源守根脉,方言墙里展传承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 作者:高川雲

方言,作为地域文化的鲜明标识,承载着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是我国珍贵的文化瑰宝。2025年1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觅音寻根实践队来到日照吴家台黄石赶海园附近,对方言墙展开全方位调研,此次调研活动旨在深度挖掘方言墙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文化价值,积极探索在新时代背景下方言传承的创新路径,为方言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实践队队员抵达方言墙后,对方言墙的整体布局和内容进行了细致观察与记录。他们发现,墙底绘制了一些色彩鲜艳的图案,包括花朵、叶子和瓜果等,这些图案与上方的方言词汇相互映衬,增添了墙面的视觉吸引力,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地的民俗风情。实践队队员们缓缓走近墙面,认真观察,其中“不银物”“识字般”等词汇映入眼帘,队员们迅速进行分工协作,将这些词汇记录下来。为了能够深入、准确地了解这些词汇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含义和文化渊源,他们不仅与当地居民亲切交流,还广泛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和民俗资料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揭示方言奥秘的线索。

随着实践队研究的推进,这些方言词汇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底蕴逐渐浮出水面。众多日照方言词汇留存着东夷文化的独特印记,如部分与祭祀、图腾崇拜相关的词汇,虽在现代社会鲜少使用,却成为了研究东夷文化的关键线索。此外,日照的民俗文化也在方言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例如,在传统节日和婚丧嫁娶等重要场合,都有特定的方言词汇和表达方式。

在观察过程中,实践队成员注意到不少游客和当地居民在方言墙前驻足停留。队员们随即与他们展开交流,了解不同人群对方言墙的看法和感受。一位来自外地的游客说:“我来日照旅游,没想到在这里看到了这么有意思的方言墙。这些方言很新奇,让我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感受到了当地独特的文化魅力。”一位大爷站在墙前,一边看着墙上的词汇,一边向身边的年轻人讲解着每个词的意思和用法,他说:“这些都是咱老祖宗传下来的话,可不能忘了啊!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不太会说了,有了这面墙,能让他们多学学,挺好的。”

实践队成员了解到,这面独具特色的方言墙是当地政府推动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在现代社会发展的浪潮中,普通话的广泛普及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使得方言的使用范围正逐渐缩窄,年轻一代对方言的掌握程度也呈现出下滑趋势。在此背景下,方言墙以其直观且生动的展现形式,承载着展示与传承日照方言文化的重要使命。它犹如一把钥匙,开启了人们认识本土文化独特魅力的大门,不仅能够唤起当地居民尤其是年轻一代对方言的关注与浓厚兴趣,促进方言这一珍贵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更在无形中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自信。同时,对于外地游客来说,方言墙也是了解日照地方文化的一个窗口,有助于推动地方文化的传播与交流。

在调研过程中,实践队成员们深入挖掘墙上方言词汇背后的文化内涵,深刻感受到了日照方言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方言词汇不仅是当地居民日常交流的工具,更是地域文化的生动载体,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民俗风情。为此,觅音寻根实践队制定了一系列计划,他们将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对方言文化进行宣传推广。实践队队长表示:“我们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持续关注方言的传承与发展。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喜爱方言,让这一独特的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本次调研对于觅音寻根实践队的队员们而言,不仅是一次文化探索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他们深切领悟到保护和传承方言文化的重大意义,这也为他们后续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觅音寻根实践队将进一步开展相关活动,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方言将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凝聚乡情与文化的重要纽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198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承红色薪火,铸时代新光
在历史的长河中奔腾不息,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承载着无数革命先辈的热血与理想,在国家发展进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在新时代的浪潮下,如何让红色文化持续绽放光芒,如何将其蕴含的伟大…
借春节申遗东风,扬文化双创之帆
借春节申遗东风,扬文化双创之帆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彰显出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全球影响力和独特魅力。据…
探儒韵千年 扬曲园新风
为探寻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弘扬曲阜师范大学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校园精神,2025年1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赴济宁市曲阜市孔子博物馆,开展了一场以“探寻儒家文化,传承…
实践赋能非遗戏,传承守护方言情
实践赋能非遗戏,传承守护方言情。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14日电(通讯员任梦彤)非遗戏剧是传统文化的鲜活载体。它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价值观和审美情趣。方言在非遗戏剧中承载着地域文化,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及赋…
投身文化双创实践,共探春节文化新程之感悟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形象地说明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文化发展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文化保持活力和生命力。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党的十八…
曲阜大学生以“新春”之笔,绘文化双创新卷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诗形象地说明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文化发展也是如此,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让文化保持活力和生命力。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党的十八…
激活基层活力,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青年网烟台1月19日电(通讯员牟桐慧)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且已步入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大国强农建设阶段,乡村治理秩序不可避免地呈现时代的新特点、新问题和新趋势,同时也面临着组织结构碎片化、资…
建画里乡村 留梦里乡愁
中国青年网烟台1月19日电(通讯员牟桐慧)当前国家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且已步入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大国强农建设阶段,乡村治理秩序不可避免地呈现时代的新特点、新问题和新趋势,同时也面临着组织结构碎片化、资…
曲阜师范大学:探寻红色记忆 助力保护新途
习近平总书记对传承红色文化高度重视,强调“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红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建设”。为通过调查和分析,探索黄河流域红色文化保护现状,以及这种现有保护机制下的不足与缺陷并回…
聚焦基层治理,汇聚乡村新画卷
聚焦基层治理,汇聚乡村新画卷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任务,基层治理则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石。1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情暖社区,科普启航”实践队前往日照市莒县一村庄开展以“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