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保定1月16日电(通讯员 刘子嘉)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的“山海春声,乡音贺岁”社会实践队自1月14日
起携手山东与海南,探寻方言中的文化密码,以独特的视角展现春节习俗的多样性,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一、亲身感受,探索文化之异
实践队员们分别踏上了山东与海南这两片风情迥异的土地,积极开展实践活动。在与当地居民的深入交流中,尤其是从长辈们那满含故事的话语里,队员们了解到了诸多极具地域特色的春节习俗。
山东,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其春节习俗处处彰显着厚重的文化底蕴与传统礼仪。晚辈恭敬地向长辈拜年,传承着尊老爱幼的美德;除夕夜接连不断的鞭炮声,寓意驱邪迎祥,饱含着对美好生活的祈愿;家家门前崭新的春联,书写着对新岁的美好憧憬。而山东方言,发音较为洪亮、浑厚,表达上直来直去,与当地大气豪爽的地域文化相契合。
海南,因多民族聚居的特点,春节习俗融合了汉族与黎族等民族的文化特色。欢快的竹竿舞,舞者在竹竿间灵动跳跃,洋溢着热烈奔放的气息;品尝年糕,寓意“年年高”,承载着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海南话发音独特,带有浓郁的海岛风情,词汇和语法也有着自身的特点,与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紧密相连。实践队员深刻认识到山东与海南在春节习俗和方言上的显著差异,并且清晰映照出南北文化的独特韵味与地域风情。这不仅是地域文化差异的生动体现,更是中华民族丰富多彩文化内涵的有力见证。此次社会实践活动让队员们对民族文化的多元性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4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