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寻蓝印魅力,传承非遗风华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雅韵染九州・文脉灌云川”实践队 作者:王天宇

大学生网报南通2月5日电(通讯员王天宇寒假期间,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雅韵染九州,文脉灌云川” 寒假社会实践团队南通片区,于1月10日前往南通蓝印花布博物馆及周边地区,开展“探秘南通蓝印花布,共护非遗文化根脉” 线下采访实践活动,致力于唤起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推动传统技艺传承发展。

(图为实践队所拍摄的蓝印花布展品。来源 通讯员 蒋静雯)

南通蓝印花布以蓝白为主色调,历经岁月仍深受喜爱。从文化角度讲,蓝色象征深沉、宁静,白色代表纯洁、质朴,二者结合体现了中国人对纯净、平和生活的追求。在审美上,简洁的蓝白搭配视觉辨识度高,给人清新、素雅之感,且能与各种风格环境相融合。蓝印花布图案丰富多样,花卉图案因细腻生动、寓意美好而备受青睐。它与南通当地地域文化紧密相连,图案和工艺反映了南通人民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及渔业特色,在民俗活动中广泛应用,成为地域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本次实践活动,旨在通过与不同人群深入交流,全面了解南通蓝印花布现状,为其未来发展提供思路与建议。

在对市民的采访中,团队发现大家对南通蓝印花布的认知途径丰富多样。一位受访者称,最初在文化艺术展览上,被蓝印花布制成的精美作品吸引,从服饰到家居用品,蓝白相间的色调与独特图案瞬间抓住其目光。此后,通过查阅书籍、观看纪录片及社交媒体交流分享,对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和制作工艺有了更深入了解。另一位市民回忆,最早接触蓝印花布是小时候在奶奶家的一条包袱皮,质朴神秘的感觉和简单却韵味十足的图案,一直留在记忆深处。尽管身边部分亲友对蓝印花布有浅显认识,但经受访者分享,大家对其复杂制作工序和图案背后寓意有了更深认知。

(图片为实践队所拍摄的采访内容。来源 通讯员 杨佳薇)

谈及多媒体平台对南通蓝印花布的传播,受访者表示在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均见过相关内容。抖音上蓝印花布制作过程的短视频,生动展现匠人精心雕刻模版、熟练刮浆的场景;微博上文化博主分享的历史文化知识和精美作品图片,以及微信公众号推送的蓝印花布与现代设计结合的创意产品文章,都让大家对这一非遗技艺更为关注。其中,视频形式最受欢迎,能生动展示制作全过程,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对蓝印花布的浓厚兴趣。不过,多媒体平台传播也存在不足,部分内容过于追求流量,对文化内涵挖掘不深,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甚至存在错误解读,易误导大众。

对于南通蓝印花布的传承与发展,大家提及代表性传承人吴元新等,对他们培养人才、创办博物馆、推广蓝印花布的努力表示钦佩。然而,目前传承面临年轻人兴趣不足、市场竞争压力大、传承人才培养难等挑战。对此,受访者提出加强教育推广,将蓝印花布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注重创新设计,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开发新产品;强化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和知名度;政府和社会加大支持力度,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等建议。

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受访者使用过蓝印花布制品,如手帕和抱枕,柔软触感与雅致图案不仅实用,还为生活增添文化气息。大家认为,南通蓝印花布可通过多种方式融入现代生活,在时尚、家居、文化创意产品等领域开发更多产品,与餐饮、酒店等行业合作,提供独特消费体验。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蓝印花布能营造古朴温馨氛围,缓解现代生活的紧张节奏,增添文化底蕴和艺术气息。

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受访者分享了蓝印花布与文具、手机支架等结合的成功案例,认为文化创意产业为蓝印花布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要保持其独特文化魅力,需坚守传统工艺,深入挖掘文化内涵,注重品牌形象塑造。对于蓝印花布文化创意产品设计,期望产品种类更丰富,风格更多元化,注重实用性与艺术性平衡。 对于市场价格定位,认为应在保证传承人和生产者合理利润的同时,兼顾市场接受程度。南通蓝印花布在国内外市场都有很大发展潜力,可通过加强品牌推广、针对不同市场需求创新产品、优化营销渠道等方式挖掘市场潜力。

在旅游产业方面,受访者在旅游中见过蓝印花布主题的旅游产品,但部分产品设计简单、缺乏创意。南通蓝印花布可通过打造主题旅游线路、开发体验式旅游项目、设计特色旅游纪念品等方式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以蓝印花布为主题的旅游项目,能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提升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传播当地文化,提升地方知名度和美誉度。

通过这次寒假实践采访活动,“雅韵染九州,文脉灌云川” 团队深刻认识到南通蓝印花布这一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和传承价值,也清晰了解到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传承南通蓝印花布,不仅需要传承人的坚守与努力,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通过创新传承方式、拓展市场渠道、加强文化传播,让这一古老的非遗技艺在现代社会中绽放新光彩,让更多人领略到其独特魅力。

实践队: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雅韵染九州,文脉灌云川”寒假社会实践团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6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消防安全零距离,筑牢校园“防火墙” ——“蒲公英”社会实践队开展消防安

为普及防火灭火知识,提高消防技能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突发事件来临时,应急工作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最大限度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害,保证学生的安全。7月12日上午九点…… 梁明曦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资助政策下乡行,深入基层知民情 ——蒲公英社会实践队三下乡调研活动

党的二十大提出“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为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加大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岭南师范学院蒲公英社会实践队暑期赴茂名市电白区七迳镇米粮村于7月8日正式开始实地调…… 黎子琳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科普探新路,知识进一步 ——“蒲公英”社会实践队开展科普教育活动

为了加强对青少年的科普知识教育和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及辖区青少年的科学文化素质,引领走近科学,开阔青少年眼界,激发辖区青少年对科学的兴趣及对生活的热爱,2023年7月7日下午,岭南师…… 苏诗婷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蒲公英”的约定,童心向未来——岭南师范学院“蒲公英”社会实践队开展

2023年7月12日下午,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蒲公英”社会实践队“蒲公英的约定,童心向未来”文艺汇演在茂名市电白区七迳镇米粮小学圆满落幕。米粮小学附属幼儿园的老师们出席本次活动…… 梁晓虹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保持学习之心

听课,是教师的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听课过程,是教师在互动中获取经验、自我提高的过程,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经验交流、教学…… 胡非怡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关注学生安全,事关你我

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学生的安全都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小学生,小学生缺乏自我防范意识,自我保护能力也不强,因此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现在正值盛夏,水上活动逐渐增多,溺水事故时有…… 梁晓虹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在实践中进步,记第一次给学生授课

今天是我在本次三下乡活动中第一次授课,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面对小朋友们进行授课。不同于以往小组作业的授课,小朋友们真的活泼好动,这是大学生身上所不具有的。尽管自己已经在上课之…… 梁晓虹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趣享运动,携手成长 ——岭南师范学院“蒲公英”三下乡社会实践队举办“运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落实“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相关规定。2023年7月9日下午3点,岭南师范学院“蒲公英”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在茂名市电白…… 何晓杰 梁明曦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科技大学举行“夜雨樱曲·樱花音乐节” 引领春日青春热潮

3月29日晚,湖南科技大学田径场灯光璀璨、人潮涌动,由校团委主办、学生会承办的“夜雨樱曲·樱花音乐节”如期举办,吸引了大…

4.18公共管理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童心依旧”活动

(通讯员:刘羿男王君青)4月18日下午,我校公共管理学院的志愿者们走进了怡智家园,陪伴心智障儿童度过了一段充满欢笑与温暖…

经管院团委竞赛指导部举办“挑战杯”宣传动员大会

为提高学生的比赛参与度,激发学生创造灵感,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在博学楼b502举办了“挑战杯”宣传动员…

经管院成功举办2025年“挑战杯”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激发我院学生对“挑战杯”竞赛的参与热情与创新活力,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特邀学院教授刘波老…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志愿服务暖人心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主题志愿活动在岳龙社区顺利开展。五名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三下乡:春雨润心绘梦想,助学行动暖寒冬
在国家持续推动教育公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教育扶贫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关键举措,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积极支持。曲阜师范大学“新卷旧情,智绘故园”实践队积极响应,联合曙光公益组织…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解码地方特色 传承文化样本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解码地方特色传承文化样本2025年1月25日,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子文化传承实践团队走进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长官镇,开展“传承家乡文化”主题社会实践活动,近距离感受小镇艺术文化,了…
探秘山东农民夜校:资源与课程全景洞察
探秘山东农民夜校:资源与课程全景洞察在农业大省山东,农民夜校是提升农民素质、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力量。为进一步优化其教育服务,一支实践队深入省内几所特色鲜明、功能全面的农民夜校展开调研,全面了…
溯传统之源,书传承新篇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瑰宝。然而,在现代社会迅猛发展的浪潮席卷之下,部分璀璨的传统文化正面临着被遗忘、失传的严峻困境。为了唤醒人…
以青春之槌,敲响淮海锣鼓传承强音
大学生网报连云港2月5日电(通讯员朱佳慧)为传承、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25年1月19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人文传媒学院“雅韵染九州,文脉灌云川”寒假社会实…
关爱孤寡老人,助力乡村教育
2025年1月12日,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青禾赤子实践队员在山东省诸城市皇华镇,开展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的主题为“关爱孤寡老人,助力乡村教育”开展“关爱孤寡老人,助力乡村教育”为期一…
沂蒙基地赋能,红色思政焕新
2025年1月19日,曲阜师范大学“忆昔启今”实践队前往临沂市博物馆及沂蒙红色文化纪念馆,开展以红色教育基地为载体,探寻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课的实践活动。图为实践队队员参观临沂市博物馆中国青年网通讯…
曲阜师范大学学子:乡村反诈守护行动
1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青禾赤子实践队的队员,前往山东省诸城市大福田村开展了一场极具意义的老年人普法宣传活动。近些年来,社会上老年人遭遇诈骗的事例频频发生,呈愈演愈烈之势。那些不法之…
赏杏花,忆传承,新春佳节再崭新光
赏杏花,忆传承,新春佳节再崭新光中国大学生网报池州2月5日电(通讯员杨旭)2025年2月5日,安徽工业大学社会实践团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其更好的传承,来到了安徽池州的杏花村,开展“赏杏花,忆传承…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历史的回响与精神的传承
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历史的回响与精神的传承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地方承载着厚重的记忆,成为民族精神的不朽丰碑。泾县皖南事变烈士陵园,便是这样一处庄严肃穆、令人敬仰的所在。当我踏入这片土地,仿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