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血染就奋斗底色,丹心助长时代新光
青年的志向,怎样变成家国荣光?十数年的时光,他如何浴血战场?如今岁月如歌,又应写出怎样的篇章?1月10日上午,在队长带领下,曲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访红迹,传精魂”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一位退伍老兵家中,采访聆听他的故事。
图为退伍军人项玉安佩戴的勋章。杨书睿 供图
老人名叫项玉安,在最积贫积弱的年代,他参加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对于未经世事的年轻人来说,战争称得上是血与火的洗礼,是生与死的较量。当被问起让他直到今天仍记忆犹新的事情时,他满怀感慨地为实践队成员讲了一个菠萝蜜的故事。
图为实践队成员和退伍军人项玉安交谈。杨书睿 供图
战争彼时敌攻我守,对面的枪炮总是不分时间地向我方开火。在艰苦的环境下,我们总是吃了上顿见不到下顿,非常饥饿。可是那天,在浓浓的尸臭味中,我闻到了一丝好像不属于这里的甜腻的味道。我几乎不相信我的鼻子,但是确实是这样,连天的饥饿让我清醒地意识到食物就在身边。定睛去看,我发现就在我们的阵营附近,是一棵菠萝蜜树。那阵阵的甜味,是子弹击穿菠萝蜜后汁水流出发出的。那时枪炮声还不停,但是确认之后,我什么也顾不得了,只想着,哪怕是死,也不能做个饿死鬼。所以我跑到树顶上去,很努力地爬到高处,就想摘下来那个菠萝蜜。树那样陡,果实那样远,我只能把整个身子都伏在树枝上去伸手。但敌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攻击,子弹擦着我的耳朵飞过去,差一点,只差一点我就死在那棵树上了。最后,一直到我听不见任何动静,才从树枝上下来。
故事讲完,围坐的众人都陷入了久久的沉默。只一刹那的生死之间,却有着无数难以言说的过往与心酸,那些复杂的情感交织在一起,让听众一时语塞,不知道究竟什么语言才能精准描述。老人无疑是幸运的,岁月虽在他身上留下痕迹,却也赋予他讲述往昔的机会,他能以故事的形式,为这些鲜活的年轻人还原当年的战火纷飞。可是那些被埋藏在历史长河中的灵魂,却再也不能站在谁的眼前,诉说他们的英勇与牺牲。
和平是如此可贵,身处新时代的青年们,能健康成长,自由奔跑,尽情用力拥抱生活,这一切都来之不易。老人讲完他的故事后,缓缓地开口:“希望孩子们不要慌张,稳稳地、有把握地去做事情。不断学习,跟上时代,这样不管什么时候都有解决问题的办法。”他始终热忱地鼓励着青少年们,强调凡事皆有可能发生,一定要向前看,只要有勇气就有无限可能。老人每一句饱含深情的叮咛和嘱托,都在听者心里永远留下了回忆的一片火红烙印。
正如实践队的一位成员所说,历史可以有很多种颜色,可是最先被想到的,我希望是红色,热血的红色,火焰的红色,那是革命先辈们用生命铸就的色彩,承载着往昔,也照亮着未来。
图为实践队成员和退伍军人项玉安的合照。杨书睿 供图
汗聚的赤血,铁铸的丹心,吾辈青年亦应有满腔豪情,稳健看四方恢弘;精忠报国是良训,一分热血一分情,曲园学子永不忘家国信仰,执笔写铿锵。聆听记于心,感悟敏于行,愿少年不坠青云志,漫卷红旗铸精魂!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18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