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寒假,一场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的“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安徽省临泉县白庙镇姚集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热烈展开。来自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学子们,怀揣着对家乡的深情与建设家乡的热忱,积极响应校团委号召,投身于这场意义非凡的实践活动中,用青春的笔触描绘着姚集发展的崭新篇章。
响应号召,踏上实践征程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落实团中央、团省委的工作部署,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团委精心组织了此次 “返家乡” 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一经发布,便在姚集籍学子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众多同学踊跃报名,渴望在家乡的土地上挥洒青春汗水,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学们通过 “创青春” 微信公众号以及家乡所在地各级团组织的微信公众号,详细了解了 “返家乡” 实践项目的具体内容和报名方式。在 “创青春” 公众号的 “社会实践” 栏目,他们登录官方网站,进入 “返家乡项目” 报名入口,仔细筛选与自身专业和兴趣相符的岗位。经过严格的双向选择,最终确定了各自的实践岗位,开启了充满挑战与期待的实践之旅。
岗位实习:积累经验,感悟基层力量
在政务实习岗位上,同学们深入机关单位、乡镇街道,积极参与民情调研、公共服务等日常事务。有的同学跟随工作人员走村串户,与村民们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需求,认真记录每一个问题,为后续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在乡镇的便民服务中心,同学们热情地为前来办事的群众提供帮助,协助办理各类证件、解答政策疑问,耐心细致的服务态度赢得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在这个过程中,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国家治理体系在基层的运转方式,也明白了基层工作的繁琐与重要性。
在企业实习的同学们,依据自身专业与企业岗位需求进行匹配,深入参与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对于一些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业,学习市场营销专业的同学发挥自身特长,为企业制定线上推广方案,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宣传家乡特色农产品,拓宽了销售渠道。计算机专业的同学则帮助企业优化管理系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他们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明确了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
还有一部分同学选择到基层团组织兼任团干部,参与实岗锻炼。他们积极组织各类青年活动,如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乡村青年文化节等,吸引了众多家乡青年的参与,增强了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与其他青年的交流合作,同学们不仅提升了组织协调能力,还更好地了解了家乡青年的需求和想法,为今后开展相关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乡情考察:探寻家乡变化,传承乡土文化
为深入了解家乡的发展变化,同学们走进开发园区、农业科技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与相关负责人和技术人员进行交流,详细了解家乡的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在农业科技园区,同学们看到了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先进的农业设备,智能化温室大棚里,各种蔬菜瓜果茁壮成长。通过与种植户的交谈,他们了解到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巨大作用,也看到了家乡农业向现代化、产业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在田间地头和村屯农家,同学们与村民们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传统的农耕文化。他们参与到农事活动中,亲身体验农民的辛勤劳作,感受到粮食的来之不易。同时,同学们还深入挖掘家乡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采访村里的老人,收集民间故事和传统技艺。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家乡文化,同学们运用网络新媒体,制作并发布了一系列宣传家乡的短视频和图文内容,从家乡的特色美食、传统手工艺品到民俗节日,全方位展示了姚集的独特魅力,引发了广泛关注和点赞,进一步提升了家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服务家乡:奉献爱心,助力乡村振兴
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同学们积极开展生态保护和文明倡导活动。他们组织成立了环保志愿者队伍,定期在村庄周边的河流、道路等地开展垃圾清理活动,向村民宣传环保知识,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在文明倡导活动中,同学们通过举办文明讲座、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引导村民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尚,共同营造整洁、文明、和谐的乡村环境。
在服务基层治理过程中,同学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社区建设出谋划策。他们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人口信息登记、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利用所学的沟通技巧和法律知识,有效化解了多起邻里纠纷,促进了社区的和谐稳定。同时,同学们还积极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组织文艺演出、体育比赛等活动,丰富了居民的业余生活,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在公益服务领域,同学们在村、社区活动中心和青年之家等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在春节和寒假期间,他们特别关注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为留守儿童提供课业辅导、兴趣培养等服务,陪伴他们度过一个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对于孤寡老人,同学们定期上门看望,为他们打扫房间、购买生活用品,陪老人聊天解闷,让老人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在科学普及活动中,同学们通过举办科普讲座、展示科普展品等方式,向村民普及科学知识,提高村民的科学素养,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
实践成果:收获成长,共促家乡发展
随着寒假的结束,此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也落下了帷幕,但它所带来的影响却深远而持久。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同学们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长和进步。在个人能力方面,他们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升。在思想认识上,同学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家乡的发展现状和需求,增强了对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了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对于姚集来说,同学们的实践活动为家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产业发展方面,通过同学们的宣传推广,家乡的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得到提升,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宽,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持。在文化建设方面,同学们对家乡文化的挖掘和宣传,增强了村民的文化自信,促进了乡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在社会服务方面,同学们开展的各类公益活动和社区服务工作,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此次实践活动还在学校和家乡之间搭建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为今后双方的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可以根据家乡的实际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更多适应家乡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同时,家乡也可以为学校提供更多的实践基地和实习岗位,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平台。
在未来,相信会有更多的姚集籍学子积极参与到“返家乡”实践活动中来,他们将继续以青春之姿,为家乡的建设添砖加瓦。学校和家乡也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建立长效机制,持续推动 “返家乡” 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共同书写姚集发展的新篇章,让青春在为家乡、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1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