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寒假,在团中央、团省委的号召下,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积极组织 “返家乡” 社会实践活动。安徽省临泉县白庙镇姚集的学子们踊跃响应,纷纷踏上归乡之路,投身家乡建设,用青春和汗水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留下了属于他们的奋斗足迹。
一、实践筹备:精心规划,搭建平台
活动伊始,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团委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鼓励学生参与 “返家乡” 社会实践活动。姚集籍学子们积极关注 “创青春” 微信公众号以及家乡各级团组织的公众号,获取丰富的实践信息。校团委与姚集当地团组织紧密合作,深入挖掘各类实践岗位,涵盖政务、企业、基层服务等多个领域,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在报名环节,学生们按照指引,在“创青春”微信公众号的“社会实践”栏目登录官方网站报名。经过严格的双向选择,众多学生成功匹配到心仪的岗位,为后续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岗位实践:深入一线,增长才干
(一)政务实习:了解基层运转,提升服务意识
不少学生选择进入机关单位、乡镇街道进行政务实习。在姚集乡镇政府,学生们参与到民情调研工作中。他们跟随工作人员深入各个村落,挨家挨户走访,与村民们促膝长谈。从了解村民的收入来源、生活困难,到倾听他们对乡村发展的期望,学生们认真记录每一个细节,收集了大量真实且宝贵的一手资料,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了有力依据。
在便民服务中心,学生们协助办理各类事务。面对前来咨询的村民,他们耐心解答问题,帮助村民办理医保、社保等业务。有的学生还参与到文件整理、会议组织等日常工作中,深刻体会到政务工作的严谨性和复杂性,也锻炼了自己的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
(二)企业实习:专业与实践结合,助力企业发展
依据专业特长,部分学生走进家乡企业实习。在姚集的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学习食品工程专业的学生参与到产品研发环节。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对传统农产品进行创新加工,开发出多种新口味的休闲食品。学习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则负责市场推广,利用网络平台和新媒体手段,宣传企业产品,拓宽销售渠道,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当地的一家电商企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发挥技术优势,帮助企业优化网站界面,提升用户体验,同时开发了一套智能库存管理系统,有效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三)基层团组织锻炼:凝聚青年力量,服务乡村发展
还有一些学生选择到基层团组织兼任团干部,参与实岗锻炼。他们积极组织各类青年活动,丰富乡村青年的业余生活。在一次“青春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活动中,学生们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为村庄增添绿色生机;举办农业技术培训讲座,邀请专家为青年农民传授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提升青年农民的专业技能。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也激发了广大青年参与家乡建设的热情。
三、乡情考察:感知家乡变化,传承乡土文化
(一)产业发展调研:见证家乡崛起,坚定发展信心
学生们深入开发园区、农业科技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开展乡情考察活动。在姚集的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化的种植技术让他们大开眼界。智能温室大棚内,通过精准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蔬菜和水果实现了全年高效种植。学生们与技术人员交流,了解到先进技术对农业增产增收的巨大推动作用。
在特色产业基地,姚集的特色农产品 —— 优质生姜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并且通过电商平台远销全国各地。学生们深刻感受到家乡产业发展的蓬勃活力,也看到了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进一步坚定了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二)文化探寻与传播:挖掘文化宝藏,讲好家乡故事
为传承和弘扬家乡文化,学生们深入村屯农家,挖掘乡土文化。他们拜访村里的老人,收集民间传说、传统手工艺制作方法等。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了解到姚集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如独特的剪纸艺术、传统的农耕习俗等。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姚集文化,学生们利用所学的新媒体知识,制作了一系列宣传视频和图文资料。在短视频平台上,他们发布的介绍姚集剪纸艺术的视频,获得了数万次的点赞和转发,让姚集文化走出乡村,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四、服务家乡:奉献爱心,助力乡村建设
(一)助力乡村振兴:改善乡村环境,推动产业发展
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学生们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和文明倡导活动。他们组织环保志愿者队伍,定期清理村庄道路和河道的垃圾,还在村庄周围种植树木,改善生态环境。同时,通过举办文明新风尚宣传活动,向村民普及环保知识、文明礼仪等,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为推动产业发展,学生们利用电商平台,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他们为农产品拍摄精美的图片,撰写生动的宣传文案,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二)参与基层治理:化解矛盾纠纷,共建和谐社区
在基层治理中,学生们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工作。他们参与社区治安巡逻,维护社区的安全稳定;协助调解邻里纠纷,运用所学的沟通技巧和法律知识,化解了多起矛盾冲突,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发展。
此外,学生们还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组织文艺演出、趣味运动会等活动,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三)开展公益服务:传递温暖关怀,点亮希望之光
在村、社区活动中心和青年之家,学生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公益服务活动。针对留守儿童,他们开设了课业辅导班,为孩子们辅导功课,解答学习中的难题;举办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绘画、书法、音乐等兴趣爱好。
在春节前夕,学生们走进孤寡老人家中,为他们打扫卫生、张贴春联,陪老人聊天,让老人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这些公益服务活动,传递了爱心,也让学生们更加懂得了责任与担当。
五、实践收获:青春成长,展望未来
此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姚集的学子们收获颇丰。在个人成长方面,他们不仅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升了专业技能,还锻炼了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家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责任感。
对于姚集来说,学生们的实践活动为家乡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活力。在产业发展、文化传承、乡村建设等方面,学生们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家乡的振兴注入了青春力量。
展望未来,参与实践的学生们表示,将继续关注家乡发展,利用所学知识为家乡建设贡献更多力量。学校和家乡团组织也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建立长效机制,让“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让青春在为家乡的奉献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1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