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返乡学子添活力,姚集实践促振兴

来源: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作者:苏浩宇

2025年寒假,在团中央、团省委的号召下,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积极组织 “返家乡” 社会实践活动。安徽省临泉县白庙镇姚集的学子们踊跃响应,纷纷踏上归乡之路,投身家乡建设,用青春和汗水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留下了属于他们的奋斗足迹。

一、实践筹备:精心规划,搭建平台

活动伊始,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团委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鼓励学生参与 “返家乡” 社会实践活动。姚集籍学子们积极关注 “创青春” 微信公众号以及家乡各级团组织的公众号,获取丰富的实践信息。校团委与姚集当地团组织紧密合作,深入挖掘各类实践岗位,涵盖政务、企业、基层服务等多个领域,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在报名环节,学生们按照指引,在“创青春”微信公众号的“社会实践”栏目登录官方网站报名。经过严格的双向选择,众多学生成功匹配到心仪的岗位,为后续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岗位实践:深入一线,增长才干

(一)政务实习:了解基层运转,提升服务意识

不少学生选择进入机关单位、乡镇街道进行政务实习。在姚集乡镇政府,学生们参与到民情调研工作中。他们跟随工作人员深入各个村落,挨家挨户走访,与村民们促膝长谈。从了解村民的收入来源、生活困难,到倾听他们对乡村发展的期望,学生们认真记录每一个细节,收集了大量真实且宝贵的一手资料,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了有力依据。

在便民服务中心,学生们协助办理各类事务。面对前来咨询的村民,他们耐心解答问题,帮助村民办理医保、社保等业务。有的学生还参与到文件整理、会议组织等日常工作中,深刻体会到政务工作的严谨性和复杂性,也锻炼了自己的沟通协调和组织能力。

(二)企业实习:专业与实践结合,助力企业发展

依据专业特长,部分学生走进家乡企业实习。在姚集的一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学习食品工程专业的学生参与到产品研发环节。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对传统农产品进行创新加工,开发出多种新口味的休闲食品。学习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则负责市场推广,利用网络平台和新媒体手段,宣传企业产品,拓宽销售渠道,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当地的一家电商企业,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发挥技术优势,帮助企业优化网站界面,提升用户体验,同时开发了一套智能库存管理系统,有效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三)基层团组织锻炼:凝聚青年力量,服务乡村发展

还有一些学生选择到基层团组织兼任团干部,参与实岗锻炼。他们积极组织各类青年活动,丰富乡村青年的业余生活。在一次“青春助力乡村振兴”主题活动中,学生们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为村庄增添绿色生机;举办农业技术培训讲座,邀请专家为青年农民传授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提升青年农民的专业技能。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基层团组织的凝聚力,也激发了广大青年参与家乡建设的热情。

三、乡情考察:感知家乡变化,传承乡土文化

(一)产业发展调研:见证家乡崛起,坚定发展信心

学生们深入开发园区、农业科技园区和特色产业基地,开展乡情考察活动。在姚集的农业科技园区,现代化的种植技术让他们大开眼界。智能温室大棚内,通过精准的温度、湿度控制系统,蔬菜和水果实现了全年高效种植。学生们与技术人员交流,了解到先进技术对农业增产增收的巨大推动作用。

在特色产业基地,姚集的特色农产品 —— 优质生姜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并且通过电商平台远销全国各地。学生们深刻感受到家乡产业发展的蓬勃活力,也看到了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进一步坚定了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二)文化探寻与传播:挖掘文化宝藏,讲好家乡故事

为传承和弘扬家乡文化,学生们深入村屯农家,挖掘乡土文化。他们拜访村里的老人,收集民间传说、传统手工艺制作方法等。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了解到姚集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如独特的剪纸艺术、传统的农耕习俗等。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姚集文化,学生们利用所学的新媒体知识,制作了一系列宣传视频和图文资料。在短视频平台上,他们发布的介绍姚集剪纸艺术的视频,获得了数万次的点赞和转发,让姚集文化走出乡村,走向更广阔的世界。

四、服务家乡:奉献爱心,助力乡村建设

(一)助力乡村振兴:改善乡村环境,推动产业发展

在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学生们积极参与生态保护和文明倡导活动。他们组织环保志愿者队伍,定期清理村庄道路和河道的垃圾,还在村庄周围种植树木,改善生态环境。同时,通过举办文明新风尚宣传活动,向村民普及环保知识、文明礼仪等,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为推动产业发展,学生们利用电商平台,帮助村民销售农产品。他们为农产品拍摄精美的图片,撰写生动的宣传文案,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了村民的收入。

(二)参与基层治理:化解矛盾纠纷,共建和谐社区

在基层治理中,学生们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工作。他们参与社区治安巡逻,维护社区的安全稳定;协助调解邻里纠纷,运用所学的沟通技巧和法律知识,化解了多起矛盾冲突,促进了社区的和谐发展。

此外,学生们还参与社区文化建设,组织文艺演出、趣味运动会等活动,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三)开展公益服务:传递温暖关怀,点亮希望之光

在村、社区活动中心和青年之家,学生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公益服务活动。针对留守儿童,他们开设了课业辅导班,为孩子们辅导功课,解答学习中的难题;举办兴趣小组活动,培养孩子们的绘画、书法、音乐等兴趣爱好。

在春节前夕,学生们走进孤寡老人家中,为他们打扫卫生、张贴春联,陪老人聊天,让老人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这些公益服务活动,传递了爱心,也让学生们更加懂得了责任与担当。

五、实践收获:青春成长,展望未来

此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让姚集的学子们收获颇丰。在个人成长方面,他们不仅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升了专业技能,还锻炼了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家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责任感。

对于姚集来说,学生们的实践活动为家乡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活力。在产业发展、文化传承、乡村建设等方面,学生们都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家乡的振兴注入了青春力量。

展望未来,参与实践的学生们表示,将继续关注家乡发展,利用所学知识为家乡建设贡献更多力量。学校和家乡团组织也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建立长效机制,让“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让青春在为家乡的奉献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12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人科学子进行时:“青”听心声,筑梦“童”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留守儿童福利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帮扶力度,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素质。2023年8月17日下午16:00,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心港湾,丹心筑…… 彭圆媛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人科学子三下乡进行时:学习思想践行动,“五育并举”润童心

为帮助农村地区学生在学业发展和素质拓展上相互融合促进,提升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2023年8月17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心港湾…… 彭圆媛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人科三下乡进行时:青年丹心系联丰,直播带货富农民

近年来,“乡村振兴”、“精准扶贫”已成为农村建设发展的关键词,乡村振兴的发展也逐渐成为新的时代热点。为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响应共同富裕的理念,…… 彭圆媛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人科三下乡进行时:深学笃行聚合力,实干担当促发展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积极传达重庆市委六届三次全会和重庆市城口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展现青年学生“永远跟党走…… 彭圆媛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人科学子三下乡:红色党史印心间,争做时代好少年

为了激发新时代儿童有缅怀红色历史、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和担当,2023年8月17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心港湾,丹心筑梦”大学生萌芽义教实践团为联丰村的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堂…… 彭圆媛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探访革命老党员,共忆初心传党情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肩负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伟大使命,筚路蓝缕、砥砺前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善于从革命前辈们身…… 彭圆媛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共护绿水,让碧水清波长存

为了进一步美化、净化、亮化居住环境,加强环境卫生治理,营造和谐、舒适、整洁、美观的人居氛围,提高城口县龙田乡联丰村村民对居住环境的满意感、幸福感、归属感。2023年8月16日上午,重…… 彭圆媛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萌芽义教”内部交流会议

为增强团队内部凝聚力,加强团队沟通协调能力,对实践团未来工作有组织有条理的进行规划和安排部署,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童心港湾,丹心筑梦”大学生萌芽义教实践团全体成员来到联丰村直…… YY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寒假社会实践:严守安全防线,共筑消防社会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寒假社会实践:严守安全防线,共筑消防社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消防安全问题逐渐引起了更多人的关注。尤其…

日照农民画展,乡村艺术的生动展现

中国青年网日照1月27日电(通讯员孙文滔)2025年1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阡陌绘梦实践队走进了日照市图书馆的农民画展览馆和日照当…

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队员于山东省德州市坡李村进行

2025年1月30日至2月6日,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队员栾佳慧在山东省乐陵市德州市开展“希望小屋系列活动”。…

踏访齐鲁寻文脉,践行传承展风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其作为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

高校科创园赋能双创战略,东南学子勇做创新先锋队——东南大学东南镜实践

“双创”战略近年来为国家重视,而高校是创新的前线。近年来,各高校积极响应国家的“双创”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加强学校…

最新发布

高校科创园赋能双创战略,东南学子勇做创新先锋队——东南大学东南镜实践团前往东南大学国
“双创”战略近年来为国家重视,而高校是创新的前线。近年来,各高校积极响应国家的“双创”与新质生产力发展战略,加强学校成果的实际转化,通过建设高校科技产业园构建高校与社会主体间的桥梁,帮助学生依…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传承胶东红脉,写青春担当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传承胶东红脉,写青春担当为践行党的二十届全会关于红色文化价值理念,曲园寒假社会实践鲁韵传薪队于2025年1月22日,走进位于烟台养马岛的胶东红色文化陈列馆,开展为期一天的寒假社会…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助力高密茂腔传承,街头演戏掀热潮
密韵寻遗实践社会实践团队深入潍坊高密,围绕当地传统戏曲茂腔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实践活动。此次实践旨在深入了解茂腔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探寻其传承与发展面临的挑战,并通过街头表演的创新形式,…
三亚吉阳区:爱心素食传递温暖 志愿行动点亮冬日
寒假来临,为积极响应学校“返家乡”活动要求,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益心益意”实践团队于2月3日,在三亚市吉阳区,开展一场的充满爱与温暖的雨花敬老免费素食活动公益活动,为其一周。在此期间团队成…
青春归巢展担当,姚集“返家乡”实践绘新篇
在2025年寒假,一场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的“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在安徽省临泉县白庙镇姚集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热烈展开。来自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学子们,怀揣着对家…
山西师范大学绿色先锋队:穿梭大街小巷,走访清洁天使
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绿色先锋队的成员聚焦“美丽中国,生态山西”,以寻访环保人物为切入点,广泛开展社会实践,为山西生态建设凝聚精神力量。2025年2月5日,绿色先锋队成员分别于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和安…
探寻日照农民画:继承与创新非遗之旅
(通讯员石璐嘉)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阡陌绘梦实践队于2024年1月20日前往乔诺美校及日照市图书馆进行实地调研,围绕日照农民画展开系列实践活动,致力于推动这一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实践队员首先来到日照…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严守安全防线,共筑消防社会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防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火灾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为加强消防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曲阜师范大学“弘史砺…
山东大学(威海)译路繁华调研团前往西北民族大学开展调研
2025年1月9日,山东大学(威海)译路繁华调研团前往西北民族大学,围绕中国文化海外传播主题开展调研活动。此次调研旨在了解西北地区高校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中的实践与经验,并就团队提出的“政府牵头-社区宣…
多元服务,情暖社区每一角
近日,广西靖西通讯员(许清渝)人人知过年须扫除霉运,也使我们的社区服务活动也显得“年味"十足。清扫小区的任务是我们云帆济海实践队一齐完成的,我们分工合作,互相帮助。临近过年,地上的鞭炮皮和花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