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环保守青山,文化展新篇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沈秋月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等问题逐渐显现,威胁着当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性。曲阜师范大学“渔隅勘行”社会实践队于1月10日上午来到山东省日照市张家台村,旨在实地探查了解张家台村在渔业捕捞与养殖方面采取的一系列环保措施,并为其未来的生态环境发展和文化传承建言献策,努力实现渔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保护渔业,绿水青山

1月10日上午,实践队员来到张家台村进行实地走访任务。主要就环境保护渔民文化传承这两个方面与村干部进行了详细的交流与探讨。村干部告知实践队员,张家台村的渔民们积极响应政府号召,采用更加环保的捕捞方式。他们使用更加环保的渔网和捕捞工具,减少了对海洋生态的破坏。同时,村民们还积极参与海洋生态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实施“禁渔期”制度,保护海洋生物的栖息地,维护海洋生态平衡。除了渔业捕捞,海水养殖也是张家台村的重要经济来源。为了实现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村民们采用了科学的养殖技术和合理的管理方式。他们注重养殖环境的保护,避免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对海洋生态造成破坏。同时,村民们还积极推广生态养殖模式,通过优化养殖结构、提高养殖效率等方式,实现了养殖业的绿色发展。过去,张家台村的养殖方式比较单一,但近些年来,养殖种类也变得多样化,有牡蛎,扇贝等海产品。

然而,尽管张家台村在渔业捕捞与养殖方面取得了显著的环保成效,但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村庄面临着更大的环境保护压力。部分区域的环境卫生状况仍有待提升,特别是在村民居住区,可见到用于赶海的工具随意放置以及建筑废弃物无序堆积等情况。

鉴于这些发现的问题实践队员提出如下建议。张家台村委会可以组织开展专门的培训来提升村民的养殖技术与管理水平,同时,鼓励养殖户引进多样化的养殖品种,降低市场风险。此外,可以通过积极开拓电商平台等新型销售渠道,、利用互联网这个大平台,打造张家台村特色海鲜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加强与大型海鲜市场、超市的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供销关系。此外,还应通过宣传环保知识讲座和发放宣传手册来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

渔歌悠扬,文化传承

张家台村的渔业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渔民们世代相传的捕捞技艺、渔歌渔号、渔家习俗等,共同构成了独特的渔业文化景观。这些传统文化不仅承载着渔民们的智慧与汗水,更是海洋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张家台村利用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渔业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游客们可以在这里体验渔民的生活,学习捕捞技艺,品尝地道的渔家美食。此外,游客们可以乘坐游船出行,体验渔民海上捕捞作业,游客们可以切身实地感受渔民海上作业的辛苦和体验出海游玩的乐趣。这种旅游模式的推广,不仅为村庄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也为渔业传统文化的发扬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在张家台村,我们看到了渔业传统文化的勃勃生机。老一辈渔民们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将捕捞技艺、渔歌渔号等传统文化传承给年轻一代。然而,发扬渔业传统文化并非易事。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许多年轻人选择离开渔村前往城市打工,导致渔业传统文化的传承面临困境。此外,一些传统捕捞技艺和习俗也受到现代化捕捞方式和外来文化的冲击,面临着消失的风险。

对此,实践队员提出如下建议:政府应加大对渔业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提供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除此之外,张家台村可以通过举办展览、演出等活动,提高公众对渔业文化的认识和关注度。同时,当地村委会还应加强对年轻一代的教育和引导,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和传承意识,让他们成为渔业传统文化发扬的中坚力量。

在环境保护方面,张家台村民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守护着这片碧海蓝天,让海洋资源得以永续利用。而在文化传承上,他们则通过坚守传统渔业习俗、创新渔业文化表现形式等方式,让渔业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张家台的故事,是对环境保护与文化传承双重责任的生动诠释,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借鉴。

图为环境保护的宣传标语。

图为传统渔船。

图为实践队队员在张家台村便民旅游服务中心前合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2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传方言,兴方言

实践团来到山东济南,选取人流量较大的餐馆找取孩童进行方言教育。找到有意愿配合的孩童后,实践团成员向他们解释自己活动的初心与目的。随后,根据前期掌握的方言进行一对一教育,实践…… 韵语织乡实践团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文化瑰宝方言韵,记忆纽带方言情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的这句诗,道出了乡音在游子心中永恒的地位。方言,作为乡音的载体,是我们与故乡之间最直接的联系。它不仅仅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 韵语织乡实践团 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传方言,兴方言

实践团来到山东济南,选取人流量较大的餐馆找取孩童进行方言教育。找到有意愿配合的孩童后,实践团成员向他们解释自己活动的…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文化瑰宝方言韵,记忆纽带方言情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的这句诗,道出了乡音在游子心中永恒的地位。方言,作为乡音的载体,是我们与故乡…

学梦归濉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中国大学生在线网2月1日电(黄祥标)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响应学校“返家乡”活动号召返回高中母校…

安工大学子三下乡——深入感受基层服务,贯彻理解村庄坦途

为了感受基层服务,深入群众生活,1月16日至24日安徽工业大学探寻基层服务实践队在安徽省安庆市进行了以“深入感受基层服务,…

传非遗文化,迎幸福春节

过春节、贴窗花,在我们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作为中国人最大的传统节日——春节,少不了窗花的点缀。剪纸作为古老的民间艺…

最新发布

“文化之根,传承固本“实践团队:传承经典,续写美味篇章
“文化之根,传承固本”实践团队:传承经典,续写美味篇章“赴合肥“文化之根,传承固本”实践团队深入落实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贯彻时代新声,看合肥美食在传承中的蝶变,勇担时代之使命。在历史的长河…
建设法治社区
活动结束后,实践队员对在活动中提出复杂法律问题的居民进行后续跟进,为他们联系社区法律援助律师,确保他们的问题能够得到更深入和权威的解答,并且收集居民对活动的反馈意见,大多数居民表示通过此次活动…
架起居民与法治的桥梁
为了加强社区居民的法治意识,推动法治精神的深入人心,曲阜师范大学“行社区志愿,扬红船之梦”实践队队员于1月23日在德合园社区活动中心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法治知识普及活动。志愿者们通过展示法治展板、…
曲园学子“三下乡”:以青春之智,点亮社区教育之光
在教育资源共享与传递的时代浪潮下,曲阜师范大学的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响应“三下乡”号召,深入临园社区,以青春力量推动教育帮扶,一场专为初中生打造的英语教学实践活动成为冬日里的温暖亮色。活动前,志愿…
探东营吕剧:古韵承脉,新光传艺
在华夏广袤大地的文化星河中,地方戏曲宛如熠熠星辰,散发着独特的艺术光芒。吕剧作为山东地区极具代表性的剧种,以其质朴的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深受民众喜爱。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承脉古韵,传艺新光”…
情满桑榆心,爱满社区家
此外,实践队员还组织了贴心的生活照料服务。走进老人家中,与他们拉家常,了解他们生活中的困难和需求。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实践队员主动帮忙采购生活物资、打扫房间、整理家务。在与一位张爷爷的交流…
共建文明社区
当志愿者们穿上志愿服,拿起清洁工具,深入社区的各个角落,这一刻青年们的责任感瞬间被激发。我们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对社区的楼道、公共花园、健身设施等区域进行清洁打扫。在楼道里,志愿者们仔细清扫角落…
情暖桑榆,爱满社区
2025年1月26日曲阜师范大学“情满基层,服务先行”实践队员深入潍坊市寿光市南柴村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且富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以关爱社区老人、改善社区环境为核心,旨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
渔歌唱晚:渔村的深度探寻
乡村振兴战略是推动新型城市化、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决策,也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亿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为推进乡村振兴政策,2025年1月,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渔隅勘行”…
凝聚青春力量,共建和谐社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区在人们生活中的角色愈发重要,其和谐与发展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强化社区凝聚力,激发青年活力,并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曲阜师范大学“奏红色暖弦,扬社区爱心”实践队队员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