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曲阜师范大学:寻春俗底蕴,感乡村振兴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岳晓语

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曲阜师范大学“心心向农,意蕴融融”实践队的实践队员,在春节期间于家乡开展新春文化探寻与乡野助农实践活动。实践队员深入家乡的大街小巷、村落田野,挖掘新春文化的独特魅力,积极投身于家乡的新春文化探寻,感受乡村农业发展,不仅丰富了春节期间的文化生活,也为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展现出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

探寻新春文化:追溯传统根脉,传承民俗记忆

春节期间,家乡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热闹非凡的节日氛围中。大街小巷张灯结彩,鲜艳的春联和大红灯笼随处可见,处处洋溢着新春的喜悦。实践队员穿梭其中,用镜头记录下这一个个充满温情与欢乐的瞬间,探寻着新春文化的深厚底蕴。

家乡的传统习俗多种多样。例如,赶大集。实践队员来到了春节集市上。春节期间格外热闹,人头攒动,各类摊位有序排列,商品琳琅满目。食品摊位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糖果、糕点,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吸引着众多顾客驻足挑选。手工艺品摊位中精彩纷呈,充满着艺术感染力。实践队员从摊贩口中了解到,赶大集这一习俗历史悠久,在过去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人们会在春节前夕的集市上采购各类生活必需品和节日装饰品,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成春节不可或缺的重要活动,承载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期盼。

(图为实践队员拍摄的赶集画面,岳晓语供图)

实践队员来到了欢庆新春的家庭中。阖家团圆的年夜饭也是春节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享丰盛的菜肴。每一道菜都蕴含着特殊的寓意,如象征“年年有余”的鱼,寓意生活富足;形似元宝的饺子,寄托着“招财进宝”的愿望。

除了这些,家乡还有春节期间祭祀祖先的传统。在特定的日子,家族中的长辈带领着晚辈,怀着崇敬的心情,表达对祖先的缅怀与感恩之情。这一仪式不仅是对家族传承的重视,更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传统美德的延续,强化了家族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投身乡野助农:参与春耕劳作,助力乡村发展

在感受新春文化魅力的同时,实践队员也积极参与乡野助农行动,与家乡农户携手开展春耕准备工作。春耕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收成十分重要。在农户的耐心指导下,实践队员学习使用农具进行土地翻耕。最初,面对沉重的农具,实践队员感到操作吃力,难以掌握技巧。但在农户的悉心教导下,逐渐掌握了翻耕的要领,动作也越来越熟练。经过劳作,原本板结的土地变得松软,为后续的播种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实践队员深刻体会到了农民劳动的艰辛,人们流下的每一滴汗水都倾注着对土地的深情和对丰收的期盼。

(图为实践队员在指导下进行耕作,岳晓语供图)

在乡村助农实践中,实践队员还了解到现代化农业技术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性。农户热情地向实践队员打开了话匣子,他表示,新时代科技政策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省时省力还高效。“新农人”返乡,带着新理念和新技术,投身新型农业模式。他们发展生态农业,种出的绿色蔬菜、水果备受市场青睐。人民齐心协力,正朝着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大步迈进。相信在政策支持和众人努力下,乡村定能迎来更加繁荣的明天。

(图为实践队员倾听农户的介绍)

实践感悟:担当青年使命,共筑美好未来

此次新春文化探寻与乡野助农实践活动,让实践队员收获颇丰。在新春文化探寻中,实践队员了解了家乡传统习俗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这些习俗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和情感。新时代的青年,有责任和义务传承和弘扬这些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各种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在乡野助农行动中,实践队员亲身参与农业生产,认识到农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青年一代,应积极关注农村发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贡献力量。

同时,实践队员也认识到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之间的紧密联系。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乡村的灵魂,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能够增强乡村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推动乡村文化旅游等产业的发展。而乡村振兴的推进,又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社会环境。

展望未来,实践队员表示将继续关注新春文化等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实践活动。相信在社会共同努力下,家乡的明天将更加美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早日实现。(通讯员:岳晓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7222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春运志愿行,温暖回家路

春运志愿行,温暖回家路2025年1月25日,春节的脚步日益临近,空气中弥漫着喜庆与团圆的气息。在东明县客运站,春运的繁忙景象已然拉开帷幕,大量旅客怀揣着对家的思念踏上归乡之旅。东明县…… 万晶晶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普通话,民族心——“民族之声”调研团走进新疆

普通话润泽民族情——“民族之声”调研团新疆调研之旅在祖国辽阔的疆域中,新疆以其壮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而闻名,…

相韵千年,晥风传承

相韵千年,皖风传承中国大学生网淮北2月6日电(通讯员吴振宇)2025年2月6日,安徽工业大学社会实践团出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工大与梦,共赴黄冈:安徽工业大学招生宣讲之旅

为引导青年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发挥假期育人功能,同时宣传学校办学成果与特色,1月21日,安徽工业大学湖北黄冈团实践团队…

用双脚丈量卓越,以勤奋助增绩效

用双脚丈量卓越,以勤奋助增绩效--安徽财经大学“卓越领航队”赴蚌埠市依爱消防电子有限公司开展社会实践依爱消防电子有限公…

安徽工业大学艺术学子进博物馆;

安徽工业大学艺术学子进博物馆:传承剪纸艺术,弘扬非遗文化为推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传统手工艺走近大众,8月20日,安徽工业…

最新发布

安工大学子实践赋能人工智能:科普创新促发展
安工大学子实践赋能人工智能:科普创新促发展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星火亮路、科普伴行”实践团队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开…
个人基层服务
微光成炬,温暖桑榆:基层服务中的暖心篇章在广袤的社会基层,无数平凡的身影正以不凡的行动,勾勒出一幅充满温情与关爱的画卷。其中,蔡顺意——一位普通却又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基层服务者,以帮助独居老人打…
“福运来临,喜迎新年”青少年实践活动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福运来临,喜迎新年”青少年实践寒假期间,为丰富社区青少年假期生活,增进他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春节文化的了解与认识,提高青少年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学习折福技…
曲园学子赴泸州博物馆探索文物创新 助传统文化“活“在社区
2025年2月5日曲阜师范大学“不忘初心队”社会实践队伍在春节期间深入四川省泸州市博物馆,开展以“文物创新性转化与传统文化活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该团队通过文物研究、数字技术体验及社区推广等环节,…
传方言,兴方言
实践团来到山东济南,选取人流量较大的餐馆找取孩童进行方言教育。找到有意愿配合的孩童后,实践团成员向他们解释自己活动的初心与目的。随后,根据前期掌握的方言进行一对一教育,实践团成员以方言对应普通…
青春筑梦进社区,三下乡教育绽芳华
近日,曲阜师范大学的大学生们积极响应“三下乡”号召,深入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且富有成效的社区教育活动,为社区青少年带来了知识的盛宴,也为社区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活动前期,大学生志愿者们通过问卷…
【管理学院寒假社会实践】文化瑰宝方言韵,记忆纽带方言情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的这句诗,道出了乡音在游子心中永恒的地位。方言,作为乡音的载体,是我们与故乡之间最直接的联系。它不仅仅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情感的寄…
学梦归濉
学梦归濉,展工大风中国大学生在线网2月1日电(黄祥标)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子响应学校“返家乡”活动号召返回高中母校安徽省濉溪中学宣讲工大风气。025年1月17日,为增进高中生对大学生活的了解,加强高…
安工大学子三下乡——深入感受基层服务,贯彻理解村庄坦途
为了感受基层服务,深入群众生活,1月16日至24日安徽工业大学探寻基层服务实践队在安徽省安庆市进行了以“深入感受基层服务,贯彻理解村庄坦途”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恰逢寒假,探寻基层服务实践队积极投身于在…
传非遗文化,迎幸福春节
过春节、贴窗花,在我们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作为中国人最大的传统节日——春节,少不了窗花的点缀。剪纸作为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受人们的喜爱。为了更好的了解和传…